- 级别
-
5
高级会员
|
云南楚雄原州长杨红卫夫妻分工敛财:不经意间收多了 昆明论坛小编导读 2012年12月13日,云南省高级法院第三法庭内,审判长宣布开庭后,一名男子被法警带上被告席。他表情平静,隐隐还有笑容,他就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原州长杨红卫。2011年4月,杨红卫因违法违纪被云南省纪委立案调查,同年10月13日,经云南省检察院决定,被执行逮捕。2012年5月,云南省检察院指定大理白族自治州检察院管辖该案。10月25日,大理州检察院以杨红卫涉嫌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向大理州中级法院提起公诉。
去年12月13日,楚雄州原州长杨红卫案开庭。法庭上,杨红卫对受贿事实没有异议,因为他说——
“礼尚往来”的受贿 ,“不经意间”就收多了
杨红卫1963年生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1983年参加工作后,仕途一帆风顺,25岁就当上正处级干部,28岁任弥勒县县长,成为有名的“娃娃县长”。2005年10月任楚雄州委副书记、代州长时,他才42岁。
案发后,杨红卫向办案人员交代:“我手中有了权力,一些老板就想方设法接近我,逢年过节送个三五千元的红包。礼尚往来,这在官场是平常事,我也没在意,哪知道出事后一加,居然收了这么多。”在检察机关指控的杨红卫多达116次受贿中,有不少属于这种“礼尚往来”。如2006年至2011年,杨红卫收受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人民币共18万元。这其中大部分是每年春节、中秋时,李某以慰问金名义送的红包,5年间累计达到8万元。
法庭上,杨红卫表现得很“坦然”。他对公诉人指控的受贿部分事实没有提出异议,因为“礼尚往来,收红包在官场是平常事”,不经意间就收多了。而对涉嫌滥用职权的两起事实,他矢口否认,因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发展地方经济。
“我当上领导干部后,基本不自己花钱,也从来不数钱。”这是杨红卫自己的说法。一些细心的老板发现他确有“不数钱”的习惯,每次收了红包,随手就扔在抽屉里,一般要等他妻子余某来楚雄探望时,才将红包里的现金收集起来带走,杨红卫本人是不清楚谁送了多少的。既然州长有这个习惯,为了留下“深刻印象”,送红包的人往往绞尽脑汁打感情牌。有的专门趁余某在场时送,有的将目标扩大到杨红卫的儿子、双方父母甚至兄弟子侄。某老板得知杨红卫是个孝子,就拉着余某专程去探望杨红卫的母亲,当着余某的面送给杨母2万元现金。
这些红包,只是联络感情“专款专用”的,交托的事情若是办了,还必须另外表示。据办案检察官透露,由于杨红卫收受红包次数太多,他本人多数情况下也不数钱,而其妻余某每过一段时间才到杨红卫住处收集一次红包,这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杨红卫能交代谁送了钱却不知道收了多少钱,余某能交代收了多少钱却不知道谁送的。这样的证据显然不能直接指控杨红卫受贿犯罪。为查明其受贿的真实情况,办案人员只能根据杨红卫的交代,找到行贿人逐一核实每一次送钱的细节,再与余某的供述进行印证。每一次行受贿的确认都需要经过反复讯问、询问、比对,26名行贿人的116次行贿情况就这样一一查实。
法庭上,公诉人出示了确实而充分的证据,使杨红卫对受贿事实无从否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