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点击“中国水污染地图” 如今,关心日常生活饮水健康的人不少,但如果我们提出两个问题:1.您身边的水资源被污染了吗?2.知道罪魁祸首是谁吗?许多人恐怕并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从长远、宏观的角度来看待环保问题,也习惯于把它看作政府的事情,殊不知环境污染已经逼近每个人的生活,治理环境污染需要每个人身体力行的参与。当然,如果您觉得上述说教仍旧过于苍白的话,请上网点击。半月谈记者王新亚 一份污染企业的网络追杀令 今年9月,中国第一个环保公益数据库中国水污染地图()网站高调开通。尽管这家网站的初衷是为专业环保研究人士和组织提供一个可资利用的数据库、交流平台,但由于它采取了新颖、直观的地图形式表现水污染现状,一下子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注意。开通一个多月来,点击率节节攀升,许多人留言表示赞许,还有许多人主动提供水污染线索。点击中国水污染地图网站,一幅完整的中国行政区划图呈现在电脑屏幕上。记者点开北京市所在区域链接,出现在面前的是一幅用不同颜色标注的北京市地表水质图。从地图上可以看到,除了远郊区有一些水库、支流为二类水质外,北京市区地表各河、湖几乎全部被劣质的超五类水所覆盖,令人惊心动魄。在地图下面,针对谁在毒害家乡的河流这个问题列出了污染企业的前十名,一些国有大企业、市级产业基地赫然在列。而在另外一些信息更为完备的地级市地图上,污染企业的具体地理位置已经被标明,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之中。显然,对污染源的详细曝光是这个网站的一大特色。要彻底曝光污染企业,我们做得还很不够。下一步工作是对污染企业进行定位。网站负责人、年轻的环保学者马军向记者介绍说,网站目前正和一些环保组织合作,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找到污染企业的准确地理方位,在详细的网络地图上加以公布,然后发动公众对其开展独立监测,运用社会监督的力量促使其改正污染行为。这无异于对污染企业展开网络追杀!记者一下子联想起这个最近比较火暴的网络词汇。然而,在多年前就参与追杀中国水污染工厂调查、对中国水污染现状了如指掌的马军对此却表现平静:我们只是在做一些很基础的工作。 一张期待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路线图 其实,中国水污染地图网站所做的远不是曝光污染企业这么简单。这是一个严肃的科学数据库,其信息含量相当之大。记者看到,在网站上每个地区的水质信息分类下,有地表水水质、主要河流水质、主要湖泊水库等6个子栏目;在排污信息分类下,有工业废水排放、重点陆源入海排污、面源污染排放等5个子栏目;公众高度关注的污染源信息分类里,也有不达标企业名单、不达标污水处理厂名单等4个子栏目,简直就是个水污染的信息集装箱。引人注目的是,网站还运用排名的手段对政府的环保工作进行舆论监督。除了数十个关于各类污染物排放的地区排名外,最后一栏是信息公开指数排名。记者看到,上百个城市在这个排名中都得了零分。马军的解释是它们没有向公众提供任何有价值的水污染信息。虽然这个网站可能会刺痛一些地方政府的神经,但马军还是对政府的环保信息工作表示高度赞赏。他恳切地说,网站分析使用的所有数据都来自政府公告、媒体报道所披露的官方信息,中国水污染地图之所以能够存在,离不开政府在推动信息公开方面所做的巨大努力。马军说,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大力推动环保信息公开,相关的政策、法规日益完善,全社会关于环境保护的共识正在形成。这其中最为可贵的就是公众参与环保治理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2004年开始实施的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公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直到今年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都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预留了法律、政策空间。当然,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机制还不够完善。马军说,当前公众参与环保的意识在提高,但政府提供给公民参与的具体渠道却比较少。他用一系列逻辑关系来描述公众参与与水污染治理的关系。他说,水污染治理不是技术问题,也主要不是资金问题,而是机制问题。要控制水污染,就必须加强执法;要加强执法,就必须突破利益关系;要突破利益关系,就必须鼓励公众参与。而公众参与从哪里起步呢?从环保信息公开、知情做起。在落实公众的环保知情权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水污染地图可谓任重道远。 在环保方面,每个人都是上帝 除了中国水污染地图网站,马军还担任着环保NGO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主任。这个中心以网站为载体,目前正在做《中国水污染报告》和环保数据库的整理工作。经费是靠马军从国内企业拉来的一点赞助维持着,包括马军在内,中心只有4名工作人员,他们要整理海量的数据,还要联系其他环保组织做污染企业定位等实际工作,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如今,网站的人气越来越旺,但做大后的经费如何筹措还是个未知数。尽管存在不少困难,马军依然充满乐观。他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公众对于环保参与的热情必然越来越高。在消费领域,消费者已经学会了作上帝,消费维权已经成为人们理所当然的潜意识行为。如果这种良好的权利意识能够引入环保领域,人们用对消费品购买者的权利观念来看待自然资源,它所激发的力量将是巨大的。其实,在环保方面,每个人都是上帝。马军肯定地说。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标志,是三个参差相连的中国古建筑云纹图案。马军解释说,这是表示政府、企业、公众在环保工作中是良性互动关系,三方存在利益的冲突,但更多的是和谐的伙伴关系。他认为,当务之急是发动公众参与,并在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建立起信任机制。只要建立起一种良性互动的新型环保治理机制,中国的水污染治理就有希望。我希望能看到中国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出现拐点的那一天。————随着城市治污力度的加大,化工、炼焦等污染企业出现向农村转移的趋势,而农村相关配套治污设施的缺失,使得工业废水经过简单处理便肆意流进农田,污染河道,加重农村面源污染。最近,记者在四川崇州市农村采访时发现,一个炼焦企业地处农村腹地,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内外排粉尘,污染河道,给附近十余户村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而当地环保部门竟称不知情。浙江海宁市从外地引进的一家化工企业,因不断发生爆炸、污染事故,已被海宁市政府强制停产两年多,然而两年来,企业却一直对政府要求其关闭或搬迁的决定予以抵制。在许多经受着产业结构转型之痛的东部地区,引资容易退资难已经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大难题。9月底以来,郑州市委、市政府里不少干部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在9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严肃处理了郑州市违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建设高校园区问题。干部们倍感沉重并不仅仅因为书记和市长受到处分,更大程度上是源自龙子湖高校园区的善后问题。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求,违规进入园区的河南财经学院、河南公安专科学校、郑州牧专等6所院校一律停止施工,并退还土地。然而,已向被征占土地集体和村民支付的4亿多元补偿款一时难以追回。一面是上级政府违法必究的强硬态度,一面是作为债权人的贷款银行和集资教师,干部们面临多重压力,如同在火上烤!厂房设备闲置、资本回报遥遥无期、被占用农田复耕困难……从江苏铁本钢铁有限公司违规建设项目被查处,到内蒙古新丰电厂项目违规建设遭遇国务院严肃处理,再到郑州龙子湖高校园区受到清理,违规者既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也给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是很多违规投资者与违规审批者共同的心态。直到被查处后,他们才幡然悔悟:企图靠弄虚作假规避国家产业政策面临着巨大法律风险,而只有自觉维护宏观调控的权威性,依法办事,投资才可能得到最大收益。 |
我国水体污染现状 一.我国的淡水资源 我国年平均降雨量648.2毫米,水资源总量为2.8142×10(12)立方米/年,其中河川径流量为2.7115×10(12)立方米/年。年径流量约占全球的5.8%,居世界第六位。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不算少,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所以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165立方米/年,约为世界平均值的五分之一,在世界上排名第88位,中国已被列入世界12个贫水国家的名单中。我国除了人均淡水资源贫乏之外,水资源的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很不平衡。我国属季风气候,水量大部分集中在汛期,夏季径流量几乎占全年的40%,那时大量的淡水未被利用,通过洪水排入大海,而其余时间又往往缺水,因持续干旱而造成河流断流现象时有发生。从地区上来说,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径流量约占全国的81%,而北方广大地区不足20%。南方人均年径流量为4,170立方米/年,北方只有938立方米/年,南方为北方的4.5倍。我国目前600多个城市中有300我个城市缺水,日均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影响产值每年为200亿元以上。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使得一些城市不得不进行长距离引水,如天津引滦工程、青岛引黄济青工程、北京引密工程、大连碧流河引水工程、长春引松工程、西安黑河引水工程、贵阳红枫湖引水工程、太原万家寨引黄工程等,耗资巨大。 二.水体污染现状 1.地下水 我国的饮用水源污染非常严重,符合饮用水标准者约占30%,在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各主要城市地下水超采,且严重超采现象十分普遍。比较突出的有太原、西安、北京、南京、石家庄、苏州、大同、唐山、保定、青岛、烟台等。而大连、青岛、烟台、北海等城市的海水入侵现象日益突出。 2.河水 对我国532条河流的污染状况进行的调查表明,已有436条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占调查总数的82%。到1994年为止,全国各大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呈发展趋势,工业发达城市(镇)附近水域的污染尤为突出。据全国七大水系和内陆河流的110个重点河段统计,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1、2类的占32%,3类的占29%,属于4、5类的占39%。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和生化需氧量。大、中城市的下游河段普遍受大肠菌群污染。 以下列举了我国几个河流主要河流的水质情况 长江干流水质好于支流,但主要城市河段岸边水域污染严重,对沿岸饮用水源构成威胁。据统计全流域水质符合地面水1、2类标准的占42%,3类的占29%,4、5类的占29%。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个别河段铜、砷化物超标。 黄河干流水质尚好,但有些河段受到有机污染。支流汾河、渭河、湟水河、伊洛河的部分河段污染严重。全支流域水质符合1、2类标准的占7%,3类的占27%,属于4、5类的占66%。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挥发酚。1994年,黄河兰州段发生两起较大的水污染事故,造成约500公里河长的水体污染。 淮河流域水污染严重,1994年发生了3起特大污染事故,其中以7月15日-20日淮河干流鲁台子段到蚌埠间段发生的污染事故最为严重,群众反应强烈。此次污染在一段时间内给淮南、蚌埠、淮阴、连云港市区、盐城等地数十万居民生活用水带来严重影响,给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其中1、2类的水质占16%,3类的占40%,4、5类的占44%。 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水质符合1、2类标准的仅占6%,3类的占23%,属于4、5类的占71%。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酮、氰化物。其中太子河的本溪段污染最重。 海河流域的拒马河水质尚好,其余河段基本为污染河段。水质符合1、2类标准的占32%,3类的占24%,属于4、5类的占44%。 上海黄浦江水质状况分为三个断面,闵行以上江段原水水质为2-3类,临江、长桥江段为3-4类,而位于市区的南市、杨浦等江段为4-5类。 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并呈恶化趋势。影响城市河流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挥发酚、氨氮、生化需氧量、总汞等。 3.湖泊、水库水 我国湖泊达到富营养水平均的已达到63.3%,处于富营养和中营养状态的湖泊水库面积占湖泊水库总面积的99.5%。环境监测表明:大淡水湖泊富营养程度进一步加重。主要污染物是总磷和总氮。巢湖西半湖和滇池污染较重。太湖高锰酸盐指数较高,入湖河道污染较重。洪泽湖突发性事故时有发生。全国城市内湖富营养化严重,其中济南大明湖和南京玄武湖污染较重,大型水库水质普遍较好,但多数水库也受到总氮、总磷等污染的影响。 4.海水 近年来,沿岸海域各海区无机氨和无机磷普遍超标,污染程度有所增加,局部海域营养盐含量已超过国家3类水水质标准,油类污染有所减轻,但珠江口、大连湾、胶州等海域污染仍较严重。我国近海海域内发生赤潮的频次和面积都有所增加。1994年,全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改善,水产养殖业受到严重影响,局部水域内发生水生生物死亡。沿岸梭鱼、海螺、蛤蜊、毛蚶、贻贝、牡蛎等水产品受污染影响较大。 据统计,1994年全国共发生工业污染事故3,001起,比上年增加240起。其中,废水污染事故1,617起,比上年增加186起。据20个省不完全统计,94年共发生污染渔业事故333起,造成渔业经济损失12.6亿元,较93年增长142.3%,其中海水产品损失6.01亿元,淡水产品损失6.59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