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江普生同志为班长的州委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州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发挥西双版纳的区位优势,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保持边疆稳定、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全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西双版纳州的发展变化和取得的成绩与江普生同志的有力领导和辛勤工作分不开。——刘维佳 江普生 男,汉族,1954年3月生,广东普宁人,中昆明论坛员。曾任云南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 2003年出任中共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委书记,2006年8月当选为州委书记。中共十七大、十八大代表,云南省委委员。 2011年8月26日,中国共产党西双版纳州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江普生连任州委书记。 |
江普生:建成一批大项目 带动大发展 江普生2006年8月当选中共西双版纳州州委书记,去年8月26日获得连任。 他的任内,西双版纳把握桥头堡建设机遇,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相继建成景洪电站、思小公路、小磨公路、大沙坝水库、沧江新区等一批大项目,机场改扩建、滨江果园山庄、磨憨铁路物流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或建成,教育、卫生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改善明显,景洪城区及全州城乡面貌变化巨大。十一五期间,全州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5亿元,比改革开放以来前5个“五年计划”的总和还多。 天然橡胶、傣药南药、生态食品、生态用品、文化旅游、电力等六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得到培育和壮大,2011年旅游总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00亿元。全州生产总值突破160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1.9%。 在江普生主导下,西双版纳基本完成全州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正在推进配套改革,新一轮国企改革顺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得到大力加强,中老泰边境地区六方合作会议机制和全州口岸会议联席机制得以建立,对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渠道得以开通,全州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对外经济贸易总额,都比“十五”末翻了一番。 “西双版纳还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以及速度不够快等问题,城乡间、山区坝区间,人口较少民族、特困民族与其他民族间发展不平衡情况突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保险制度不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急待加强,干部队伍的素质与推动科学发展还有差距。”2011年1月,江普生在西双版纳州委六届十一次全会上说,要围绕“民族更加和睦、社会更加稳定、治安更加良好、边防更加巩固、群众更加安康”的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就业、就学、就医、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创建平安和谐州。 江普生认为,要竭力推进以文化旅游产业为支撑的城镇化,发展西双版纳最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立和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使热带雨林成为西双版纳永不褪色的第一名片,到2015年,要确保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成生态州,届时能有效解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森林覆盖率达到80%左右,达到“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文化繁荣、兴边睦邻”的目标,把西双版纳建成“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生态旅游州。 |
陈玉侯同志思想政治素质好,党性观念强,工作思路清晰,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工作务实,事业心责任感强。能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问题决策前能广泛听取意见,集体讨论决定,作风正派,办事公道,敢抓敢管,敢于负责,工作有魄力。理论功底扎实,注意总结研究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工作对策和解决的办法、措施。省委认为,陈玉侯同志担任西双版纳州委书记是合适的。——刘维佳 陈玉侯 男,汉族,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1963年5月出生,1981年8月参加工作,198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9年9月至1981年8月在曲靖农机化学校读书; 1981年8月至1985年7月在曲靖地委办公室工作; 1985年7月至1987年7月在曲靖地委党校大专培训班读书; 1987年7月至1991年12月任曲靖地委办公室正科级秘书; 1991年12月至1993年6月任曲靖地区纪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 1993年6月至1995年8月任曲靖地委办公室副主任; 1995年8月至1996年12月任共青团曲靖地委书记; 1996年12月至1998年8月任省委农村政策研究室秘书处处长; 1998年8月至2000年5月任省委办公厅秘书四处处长; 2000年5月至2003年4月任玉溪市政府副市长; 2003年4月任中共玉溪市委副书记; 2007年12月任省林业厅党组副书记; 2008年1月任云南省林业厅厅长、党组副书记。 |
陈玉侯:“森林云南”纳入全省发展目标 现年49岁的陈玉侯,2008年1月以来任云南省林业厅厅长、党组副书记,此前他还有在曲靖地委、省委办公厅和玉溪市委市政府等地市和部门工作的经验。 在担任省林业厅厅长期间,陈玉侯向省委、省政府提出把“生物多样性宝库”和“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列入桥头堡建设战略目标。他还组织编制了《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宝库和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规划》,并专程到国家林业局汇报规划编制情况,促成国发〔2011〕11号文件明确把“建设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作为桥头堡建设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 2011年11月召开的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也把“建设森林云南,推进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宝库建设”作为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六大目标之一。 陈玉侯还促成全省1.78亿亩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全部纳入生态效益补偿或天保工程森林管护补助范围,从2011年开始,省级公益林补偿标准由5元提高到10元,实现国家同等标准补偿和管护补助全覆盖;促成森林火灾保险试点由昆明等5州(市)扩大到了全省的15个州(市),投保的林地面积达到3.26亿亩,涉及林业经营者820余万户,使全省95%的林农家庭纳入了保险范围,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由3个州(市)6个县,扩大到5个州(市)的14个县;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出台了天保二期的政策措施,使11980名森工企业职工得到妥善安置,17374名离退休人员纳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计划从今年起用10年时间,在生态脆弱区实施1000万亩25度以上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其中今年启动实施80万亩,这已列入省政府20项重点督查工作;报请省政府批准,出台了《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意见》,明确了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人员编制、经费保障方式,为有效解决自然保护区管理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 他曾说,2012年是森林云南建设的关键之年,主要目标是:完成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六次复查工作,实施营造林650万亩,中低产林改造400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80万亩,全民义务植树8000万株以上;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779户;新建沼气池7.2万户、节柴改灶10万户,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0万台;森林火灾受害率和有害生物成灾率分别控制在1‰和6.8‰以内;林业综合产值增长15%以上。围绕上述目标,要突出抓好支持山地城镇建设工作、陡坡地生态治理、天保工程二期建设、林业改革开放、产业培育和发展、中低产林改造、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资源管护、林业信息化建设和部门自身建设10个方面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