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的力量不可低估,但又不要高估。网民穷追不舍深挖洞,监管亦步亦趋观风向;网民心急火燎求真相,监管慢条斯理待调查。非是网民力量大,而是监管太乏力。 其实,有些疑似腐败是公开的,并非像监管部门在总结腐败案件时所讲十分隐蔽难察。即以杨局长为例,他在不同场合先后戴着10多只名表,如果监管有预警,注重日常性监管,主动性出击,那杨局长的“名表门”何以要借助“微笑门”来推动?网民们的“准胜利”又何尝不是在显示监管的“不成功”? 尽管监管部门公开讲他们将进行调查,但这个调查却只是“对事件所涉问题”,至于该局长有否有“豪宅门”、“豪车门”、“情妇门”等等,想必没有网民的步步紧逼,他们是难以积极主动加以调查并得出公正和公开的结果吧! 不知有关方面是否进行过统计,现在“翻船”的官员有多少是因为网络曝光而倒下的?但从这一现象至少可以获得两个认识:其一,监管部门应善于和主动通过网络发现官员腐败线索;其二,正常的监管渠道不畅,导致群众被逼上网举报,并借助网络推动方可倒逼监管部门来做调查。 只要高估了网民的力量,就必然会掩盖监管的滞后与乏力。我们希望“名表门”、“天价烟”等类似事件的调查处理,不是靠网民的步步紧逼,而是监管部门的主动行为。 |
日前,在陕西发生致36人死亡的特大交通事故后,陕西安监局局长杨达才被拍下在事故现场面带微笑的照片,引发网友声讨。8月29日,杨达才致歉,并称:“由于事故太过重大,基层同志都显得特别紧张,我让他们放松些,可能一不留神,神情上有些放松。”杨达才并就数块名表的质疑予以回应,称手表都是用自己的合法收入购买,已经向纪律监察部门做了汇报。 “事故现场微笑”,“佩戴数块名表”,“微笑局长”迅速转入舆论漩涡,引发网友围攻质疑。如今“微笑局长”能够主动利用微博回应网友质疑,实难可贵。但是“微笑想让基层同志放松”、“名表都是合法收入购买”,恐怕还不足以让公众信服。“微笑局长”若想自证清白,恐怕只有接受公开调查,拿出有力证据,如此才能圆满收场。 一个官员到处遭遇信任危机的社会里,质疑和监督已然成为公众习惯,所以官员只有积极主动地回应质疑、接受监督,才可能恢复和重建官民之间的相互信任。值得欣慰的是,“微笑局长”如今站出来不回避,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但是,在监督密集和公民警惕的舆论环境中,如果不能继续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支撑,恐怕仍有被推回风口浪尖的危险。 就此次事件而言,正如“微笑局长”回应的那样:只要他不是怀有恶意和无视生死的态度微笑,并无不可;他的数只名表只要来自正当收入购买,更无可厚非。但是这一切都要依赖他可能提交的证据,否则只能是自说自话。当杨达才的“微笑”受到炮轰时,如果政府部门能够第一时间询问现场工作人员,记录现场状况以及杨达才工作表现,当事人及时出面澄清,相信事件绝不会闹得沸沸扬扬,短时间就能平息,而以“工作繁忙没时间”拖延回应绝非应对之策。至于“微笑局长”佩戴数块名表的质疑,其实提交证据更为简单,只要适当调查公布其的收入状况,恐怕远比一句“都是合法收入购买”更有说服力。 尽管“微笑局长”能够主动直面公众、网友质疑,但似乎其回应内容和可信程度度实难令人信服,既然已经拥有面对公众、回应质疑的勇气,为什么就不能提供更能令人信服的证据,将此次监督质疑处理得尽善尽美呢?舆论随时有可能将任何一名政府官员推向舆论风口,所以这不仅需要官员自省慎行,更需要应对监督质疑时的坦荡与方法。固然清者自清,但是在一个舆论密集的大环境中,更需要官员们随时拿出有力证据,自说自话恐怕难以自证清白。 从微笑到名表 别高估了网民的力量:因在延安车祸现场面带微笑引发网友不满,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深陷“微笑门”。此后,杨达才继而被网友“人肉”出在不同场合先后佩戴五块不同品牌款式的名表。接着,网友继续发动“人肉”攻势,又为杨达才找出六块名表。至此,杨达才的名表总数已达11块之多。 真是“一笑结恩仇”,杨局长一个很不合时宜的微笑惹怒了网友,遭到了人肉大搜索也就不足为奇。令人称奇的是在初“获”5块名表后,网友们居然又“挖”出了6块名表,一下子将这位杨局长在不同场合戴着的名表数量上升到两位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