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论坛
标题:
痞子蔡:左脑创作小说 右脑研究工程
[打印本页]
作者:
呈贡仙子
时间:
2011-5-8 16:43
标题:
痞子蔡:左脑创作小说 右脑研究工程
蔡智恒,昵称痞子蔡。1969年生,台湾成功大学水利工程博士。1998年于BBS上发表第一部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造成全球华文地区的痞子蔡热潮。至今发表小说10余部。现在成功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兼任助理教授之职。 13年前,痞子蔡以 jht为ID在网络BBS上连载《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风靡整个华语世界,成为了史上最轰动的网络小说。抱着单纯写作欲望的他一写成名,赢得了数以百万计的读者粉丝追捧。此后,痞子蔡的创作一发不可收拾,《爱尔兰咖啡》、《夜玫瑰》、《亦恕与珂雪》、《孔雀森林》、《暖暖》、《回眸》……十多年来,痞子蔡连续创作了10余部童话故事般的纯爱小说,成为了e世代天王级的畅销书作家。
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位畅销书作家并不是中文系的高材生,也不是标准的文艺青年,而是台湾成功大学的一名水利工程博士后研究员。多年来,痞子蔡一直过着“左脑创作小说,右脑书写学术论文”的非正常规律生活。尽管写作给他带来了超高的人气和众多名利,但他始终把写作当作一种业余爱好,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和文学保持着“一段可以微笑的距离”,水利工程研究才是他的主业。
今年4月,痞子蔡的最新作品《蝙蝠》的简体中文版在大陆出版,该书由《蝙蝠》、《米克》、《求人之水》三个中篇小说构成。《蝙蝠》讲述了一个传说——“死去的亲人或爱人会化身成蝙蝠,飞回家看他生前所挂念的人”;《米克》展现了一条狗与主人之间的故事;《求人之水》讲述的是一位宅男在改变生活的过程中收获爱情的故事。痞子蔡把笔触从爱情延伸至亲情和大爱,此书被看作是他新创作起点的转型之作。但蔡智恒却表示,他并没有刻意“转型”,只不过是用相同的风格说不同的故事罢了。
谈新作
“用相同的风格说不同的故事”
记者:《蝙蝠》被视为你文学创作的转型之作——从之前的纯爱小说转向亲情和大爱,你怎么看?这部作品的题材和风格和你之前的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痞子蔡:可能是因为我采用了跟以前截然不同的题材来写作,但严格来说不算“转型”,或许我的文字应用更精炼流畅,但叙事风格没变,读者仍能一眼就看出那是痞子蔡的作品,我只是用相同的风格说不同的故事罢了。
记者:这本书的创作是否与你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丰富有关系呢?比如你做了父亲。
痞子蔡: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东西会变,作者的心态也会变。 其实在写《鲸鱼女孩 池塘男孩》的时候我想起以前那种很想写点什么的冲动,也想起一些曾经遗忘的东西。因此我想趁着还记得时,赶紧动笔完成。而激发我想起那些遗忘的东西的,其实正是生活中的细节。
记者:《蝙蝠》把笔触从爱情延伸至亲情和大爱,你如何看待亲情、家庭、爱情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痞子蔡:之前写的东西确实或多或少加入了我在现实中的东西,比方小说主人公可能是学水利工程或住台南,这就是我现实中的样子。现实生活中,我养了一条叫小皮的狗,小皮就是《米克》里那条狗的原型。亲情、家庭、爱情这三个词其实有重叠的地方。比方说,我和内人的关系从最初恋爱时的爱情到现在已经有一部分转化成为亲情。而家庭必须是建立在一个完整的亲情基础上的。无论如何,这三点都是在人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轻重缓急之分。
谈文学
“写作不是百米冲刺 而是马拉松赛跑”
记者:从《第一次亲密接触》到《鲸鱼女孩 池塘男孩》,你连续写了10多本“蔡氏爱情童话故事”,是什么让你能保持这样的创作激情和效率?
痞子蔡:这10多本书的写作占掉我大部分的休息时间,我变得忙碌,这与我原本懒散的个性冲突,我因而多了作家这个身份,虽然我对文学还很陌生。但我很庆幸,这十年来我并没有改变初衷,依然只把写作当作业余兴趣,写作动机依然单纯,虽然水利工程枯燥而且压力大,但我始终不曾离开。我在水利工程学上念到博士,如果不对水利工程尽点心力,我会良心不安。对于写作,我始终保持一段可以微笑的距离。对于作品,我始终坚持要专心完成,不可为写而写。
当我在写作的路上感到挫折,因而质疑写作的意义时,我总会想起以前对写作的那颗单纯而美好的心,并清晰地看到当初的我,那个始终在深夜里笨拙地敲打键盘的男孩。然后我便会有力量和欲望去完成作品。我很自豪,名与利并未腐蚀我。
记者:你的每一部小说都先挂到网上让读者免费阅读,是否考虑过影响实体书籍的发行量和你自己的收入呢?这次《蝙蝠》还会挂到网上让读者分享吗?
痞子蔡:如果不把写作当成职业,那么发行量和收入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就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了。我曾经和我的读者承诺过,无论何时,我都会把我的故事放到网上与他们分享,这是我的习惯,也是跟读者间的默契。
记者:你被看作网络文学的先驱,现在的网络文学数量越来越多,你对它的前景怎么看?
痞子蔡:网络文学通常以连载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这时作品的“节奏”很重要,也就是说,作者必须掌握自己作品的节奏感,再配合吸引人的剧情引人注目。不过我想建议写手们,尤其是打算长期写作的人,写作是件值得鼓励的事,但不要想太多,也不要太在意别人。不要把主要的心思放在提高人气,而应该要努力思考自己想写些什么。写作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赛跑。
谈工作
“心中的第一顺位是学生”
记者:网友和读者都知道你是个畅销书作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你是水利工程博士,写作是否会影响你的专业研究呢?你是如何在这两个角色之间转换的?
痞子蔡:我从事理工的教学和研究,其实是很枯燥的东西。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很想摆脱一切、透透气,这时就会想写东西。我没有每天固定写作的习惯,当我写完一部后,通常得等一段时间再动笔。比方《蝙蝠》写完后,至今我连一个字都没写。对我而言,老师这种角色,心中的第一顺位是学生,要无时无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以及自己该如何帮助学生、教育学生。而作家这种角色可以很任性也可以很自我,想写就写、不想写就停,想写什么也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愿。目前教书占据我大部分的时间,写作的念头通常只能埋在心里,无法付诸行动。等到某天实在憋不住了,便会想办法抽出时间写小说。对我而言,写作是保有自我并与自己内心对话的过程,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教书可能只是一种工作而已。
记者:能说说你平时的创作习惯吗?是否经常在夜里写小说?
痞子蔡:我写作的地点一定是学校的研究室和家里,时间常常是在完成正职工作后的夜晚时分。台湾的出版社曾送我一台笔记本电脑,希望我可以随时随地写作。几年后那台电脑坏了,而我一个字也没写。写作时我需要新鲜的空气,所以窗户总是开的,冷热天都一样。
谈阅读
偏爱金庸作品 不会刻意写影视剧本
记者:你平时阅读些什么书籍?最喜欢的作家和作品有哪些?
痞子蔡:坦白说,除了专业书籍外,我看的漫画恐怕比小说多。不过以小说而言,我比较偏好阅读历史小说和推理小说。我第一次阅读小说是在国小三年级,那时金庸的小说在报上连载,我也因此有了很愉快的小说阅读初体验。如果说喜欢的作家和作品,那么金庸的小说都不错,如果要我选一本书给我的小孩看,我想我会选择金庸的书,我希望把这种愉快的阅读体验也带给他。
记者:现在很多畅销书作家都在写影视剧本,你的几部作品也被改拍成电影,你是否考虑过剧本的创作?
痞子蔡:在我的作品中,《第一次的亲密接触》、《7-11之恋》、《夜玫瑰》都已拍成电影,《爱尔兰咖啡》正在拍摄中,《檞寄生》和《亦恕与珂雪》正在筹拍。另外《雨衣》(收录于《7-11之恋》之中)和《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也打算重新再拍。目前还有两个台湾导演跟我接洽拍电影的事,不过还没具体结果。对于将我的作品拍成电影或电视,我个人倒是乐见其成,写剧本的工作似乎也已经有人代劳。就像之前提到的,我不会刻意去写什么。
作者:
钻石
时间:
2011-5-10 22:41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老网民了
欢迎光临 昆明论坛 (http://kmrlt.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