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论坛

标题: 过桥米线--云南美食的名片 [打印本页]

作者: 红土情    时间: 2014-7-13 05:22
标题: 过桥米线--云南美食的名片
    来云南的游客,都十分喜欢品尝驰名中外的云南风味“过桥米线”。它用料考究,制作精细,鲜美可口,细嫩香醇,颇受人们欢迎。

  过桥米线是昆明最著名的食品。那东东奢而不侈,物美价廉,而且餐具也颇为讲究,五件套:两个大碗一个大盘两只小碟。一大碗鸡汤烫一个生鹌鹑蛋、四五片薄肉、七八根韭菜豆芽豌豆尖,红黄绿白,色香味俱全。出于安全原因,滚烫的鸡汤由服务员垫了毛巾端上桌,食客就有了贵族风范。两个大碗是所谓的桥墩,将此碗中的米线挑至彼碗的鸡汤里,谓之“过桥”。
   怎么吃过桥米线
  吃的程序如下:首先,将一小碟里的生鹌鹑蛋以及大盘中的生肉片、生鱼片之类放入看似冷漠其实滚烫如火、盖了一层油的大碗鸡汤中,绅士般地等候鹌鹑蛋肉片鱼片烫熟了,然后将另一小碟中的绿菜放入鸡汤中,再次绅士般地等待片刻,最后“过桥”,把米线一一挑至其中,放上红油辣椒,方可慢慢品尝。
  假如哪个不懂程序的冒失鬼先去喝汤,必定先熟了自己的舌头。
  过桥米线的由来
  “过桥米线”始于清朝。相传清光绪年间,滇南蒙自县的南湖之中有一个小岛,岛上绿树成荫,环境幽静,有一位名叫张浩的秀才为了赶考住在这里攻读。她的妻子每天从家里送饭给他吃。
  秀才很喜欢吃米线,其妻常为他做米线吃,但因离家较远,而且还要过一长桥才能到达小岛,饭菜送到时已经凉了。一天中午,她煮了一只鸡和米线一起入罐再炖,汤面浮了一层很厚的油,准备送给丈夫吃。她刚要出门时,突然晕倒在地,待到醒来,日已偏西,她用手摸汤罐还是热烘烘的,连忙送去给丈夫吃,鸡汤和米线仍然是热的,丈夫吃了很满意。
  究其原因是因为鸡汤被厚厚的一层鸡油覆盖着,保住了热气。其妻从中得到启发,后来又把猪肉片、生鱼片等放入汤中汆熟后,和米线一起入罐保温。这样秀才就能常常吃到热米线了。“过桥米线”由此得名。
  后来,建水县李马田锁龙桥外有一米线馆,收集和总结了当地群众食用米线的各种烹调方法,采用汤汆米线法,很受群众欢迎。人们常常相约过锁龙桥吃米线,这样“过桥米线”就更加广泛流传开来。如今,它已成为闻名中外的菜品。





欢迎光临 昆明论坛 (http://kmrlt.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