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论坛

标题: 云南昆明:“灰城”里的众生相 [打印本页]

作者: xiangfang    时间: 2014-5-4 11:14
标题: 云南昆明:“灰城”里的众生相
  云南昆明:“灰城”里的众生相  从前,在昆明街头女士们戴口罩,是为了防晒。如今不仅女士们戴口罩,很多男士也戴了。是怕晒吗?不是。主要是为了防尘。一些网友说,昆明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工地,“春之城”已经变成了“灰之城”。近期,记者走访了十多条“灰路”,并进行了PM2.5测试,发现这些道路都存在着重度污染的情况,原因主要是工地多,而且没有有效的除尘手段。“以前个把月才洗一次车,现在一星期就洗一次但车还是脏。”车主杜小姐说,现在昆明工地真是多,灰沙相当大,每当晚上她开车路过黄土坡时,都能听到沙子砸在车窗玻璃上的声音。
  
  人民西路灰尘太大骑车人绕行
  
  近期先后接到网友爆料:人民西路灰尘太大,特别是昆明医科大学附近的工地,风沙大到看不清对面大楼,风沙吹在脸上会使人感到生疼。骑电动车的人能绕行就绕行。
  
  “开店又不能关着门,但开着灰尘太大,别说生意了,吸入太多灰尘,对我们的身体也是有害的!”在人民西路开店的小徐说,近两年来人民西路增加了好几个工地,灰尘也就越来越大了。特别是今年以来,昆明医科大学工地开工后,灰尘更大了,严重的时候就像沙尘暴一样。“家里都是灰,窗子都开不了,每天都要擦很多次,生活太受影响了。”附近一位居民说,他们对工地扬尘苦不堪言。一位市民说,最近有洒水车时不时来工地周边洒水,但主要是在进出工地的道路上,而不是在施工现场,所以对工地扬尘没有太大作用。
  
  “必须工地内部降尘,或是工地外围装上防尘罩之类的吧,不然实在没有办法,我现在每天都避开那里走。”住在环城西路昆医附一院家属区的小张说,他在建设路上班,平时都是骑车从人民西路左转环城西路回家,但由于沙尘太大,他现在都是绕路从大观路回家。
  
  记者通过多次观察,发现只要是施工阶段,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风沙就像沙尘暴一样刮起。记者用PM2.5测试仪测试,实时浓度为268微克/立方米,属于严重污染。
  
  春雨路居民常年不敢开窗
  
  由于春雨路常年黄灰漫天,曾有网友戏称“春雨路”应该更名为“春灰路”。
  
  近日,记者来到春雨路,发现这里漫天飞黄灰的情况比之前好了一些。但经过PM2.5测试仪测试,发现实时浓度为389微克/立方米,也属于严重污染。
  
  春雨路车家壁路段,只要车辆通过,黄灰就随之而起。记者发现,该路段路边的居民楼都是窗户紧闭。家住车家壁的张奶奶说,这里有几个搅拌厂,灰尘相当大,平时不敢轻易开窗户,只有下雨才会开窗透透气。
  
  家住春雨路普坪村的小刘说,近期几乎每天都可见到灰尘满天的景象,他已经养成了出门戴口罩的习惯了,而且口罩戴两天就要洗,否则就会很脏。灰尘大主要是因为春雨路附近工地多,拉沙、拉土的大货车多。
  
  寺瓦路灰大时路都看不清
  
  李先生向本报反映寺瓦路青龙村段灰尘实在太大,有时候连路都看不清了。在寺瓦路青龙村段一个建筑工地旁的人行道和绿化带里,记者看到灰尘已经堆了厚厚一层。这里有两个在建工地,渣土车不停地穿梭。起风时,行人们更是寸步难行,甚至有人掩面蹲下等待风暴过去再走。“希望有关部门赶紧派洒水车来降降尘,不然我们连路都找不到了。”刘奶奶说。
  
  记者拿出PM2.5测试仪测试,发现实时浓度为450微克/立方米,属于严重污染。
  
  龙泉路晚上渣土车太多
  
  一天中午,记者站在龙泉路省旅游学校附近,拿出PM2.5监测仪测试,看到实时浓度最高为280微克/立方米。“白天灰,但晚上更灰。”看到记者拿出测试仪后,王大爷凑过来说,龙泉路灰尘很大,特别是夜间,骑车人都睁不开眼,因为晚上渣土车太多了,一辆接着一辆。一到晚上,路面上就会泼撒下很多渣土,天空也是灰蒙蒙的。
  
  在龙泉路骑车的小刘全副武装,墨镜、口罩一样都不少。他说以前没有戴口罩的习惯,觉得男生戴口罩“很娘们”,但有一次他眯着眼睛骑车回家后眼睛就发炎了,医生说是因为进了很多沙子。之后,他也学会戴墨镜和口罩了。
  
  思考:只用洒水车难有效降尘,为何不学学外地用“高空喷淋”?
  
  4月15日,一名网友在微博上发了两张图片,从图片上可以看到,拆迁工地周边到处是灰尘,这位网友还将照片@给了昆明市环保局。几天后,昆明市环保局官方微博对此事给予回应,并附上了西山区环保局针对此事的一份报告,报告中要求施工方加强工地车辆的管理,并在建筑施工和渣土外运时采取洒水等措施,减少扬尘污染。
  
  有施工方表示,施工工地必须动土,动土就意味着肯定灰。至于降尘,很多工地都说,只能做到在工地路口洒水。另外就是冲洗渣土车的车轮,其他就没有更好办法了。
  
  记者了解到,在外省一些城市,均在推广“高空喷淋”降尘技术。也就是利用塔吊安装喷雾,相当于在工地上空装了十几个淋浴喷头,降尘效果明显。而在昆明,就记者采访的十多个工地中,没有一个工地采取这种方法降尘。曾在深圳做过建筑工的李先生说,他在深圳见过这种“高空喷淋”,这种方法不仅能降尘,而且工地也比较干净。“昆明为什么不学学外地城市,采用‘高空喷淋’来降尘呢?”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胡开林说,施工方要有主动降尘的意识,把降尘作为一种日常工作。降尘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采取水沫降尘、喷淋降尘等。
  
  记者何瑾(春城晚报)





欢迎光临 昆明论坛 (http://kmrlt.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