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论坛

标题: 昆明:餐具消毒业五年发展回顾 [打印本页]

作者: 红河谷    时间: 2011-6-13 15:32
标题: 昆明:餐具消毒业五年发展回顾
  昆明餐具消毒业五年发展回顾:经历史上最彻底洗牌。  
    
  从2006年初,一次性消毒餐饮具开始在昆明出现至今,已经历了5年时间,消费者对消毒餐饮具从抵制到接受,再到习惯。然而,消毒餐饮具的卫生状况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一部新法规的颁布实施,一场历时半年的市场清理和整顿,昆明餐具集中消毒行业终于迎来了史上最彻底的洗牌。
  
  按照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昆明市有大大小小的餐馆2万余家,如果这些餐馆的客人都用消毒餐饮具,需求量是非常惊人的。近日,记者走访发现,昆明的近百家(包括黑作坊)一次性餐具消毒企业正面临着空前的洗牌,如今经过执法主管部门验收合格的仅37家,其中还有部分企业正在进行整改,到8月,整改不达标的企业将永久退市。
  
  近百家餐具消毒企业黑作坊占两成
  
  为了规范昆明市的一次性消毒餐饮具市场,2009年5月,昆明市成立了餐具集中消毒行业协会,下属会员单位有30多家。会长公占东是昆明金顺达工贸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该公司生产的消毒餐具为“和康”牌,当时是昆明市场上相对来说规模最大的企业。在公占东看来,消毒餐饮具市场正在一步步规范、成熟,前景看好。
  
  公占东介绍,昆明的餐具消毒市场起步于2005年,一开始是一些作坊式的黑工厂雇些人来洗碗,再拿出去卖给餐馆从中获取利润。虽然利润低,但由于成本低廉,还是有不少黑作坊乐意做。2006年开始,一些商家开始从省外买入设备,相对规范地生产消毒餐饮具产品,也就是这个时候,昆明的市场才开始处于接纳消毒餐饮具的状态。“市场的需求一直在上升,这也是我们这些企业一直坚持的重要因素!”公占东生产的“和康”餐具从2006年的日均300套到2007年的日均1万套,现在日产已经达2万套了。
  
  “公众对我们这个市场的关注度在2010年是空前的!”2010年3月14日,全国22家消协组织发布了《致餐饮企业的公开信》。消协认为,不管餐饮企业是否明确告知,另行收取消毒餐具费的做法无依据,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这一事件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一次性餐饮具的消毒费到底该由谁来买单的争论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热议的焦点。同时,消费者、餐馆卫生执法监督部门等纷纷对餐具消毒企业给予关注,昆明市卫生局卫生执法监督局对昆明辖区内的相关企业进行了一次彻底检查,取缔了一些黑作坊。公占东说,到2010年,昆明市正规的餐具消毒企业有80多家,还有20多家黑作坊依旧靠“打一枪换个地方”的做法生存着。
  
  公占东说,从协会掌握的情况看,昆明市的餐具消毒企业解决了2500人的就业问题。他专门算了一笔账:以昆明市有2万个需要配送消毒餐具的餐馆来计算,与餐饮企业自己搞餐具消毒所需要的成本相比,集中式消毒每年可以节约720万吨水、800万度电,这些都说明餐具消毒企业有存在的价值。
  
  关于“消毒费到底该由谁买单”的问题,经过争论后,最终由企业和餐馆对消毒餐具费分成,基本上从顾客身上收取的1元钱,由餐馆拿0.3元,消毒企业拿0.7元。
  
  入市门槛大幅提高34家企业知难而退
  
  市场在不断发展,随着各地一次性餐饮具的卫生隐患屡屡曝光,相关部门也意识到规范这一行业势在必行,毕竟它跟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2010年6月10日,昆明市卫生局组织召开《昆明市公共餐饮具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听证会。相关部门在修改了《办法》的部分内容后,于8月31日通过了市政府常务会讨论,10月25日起在昆明市执行。
  
  10月20日,昆明市卫生监督执法局召集全市14个县、市、区的餐具集中消毒企业的负责人,就近期执行的《昆明市公共餐饮具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内容进行培训。新修改执行的《办法》将餐具消毒企业的生产场所面积从200平方米提高至400平方米,违法最高处罚也从5000元提高到1万元。同时,昆明市卫生执法监督局开始按照这一标准对全市的餐具消毒市场进行又一次摸底、整治。整顿的重点是对是否持有有效的工商营业执照、选址是否符合相关卫生要求、生产场所面积是否达到400平方米、厂房布局工艺流程及设施设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等,进行检查验收。行动还对辖区内的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开展拉网式检查指导,督促限期整改达标,到期仍不达标的企业,依法严厉查处,对生产场所面积小于400平方米的企业劝其自行关、停、并、转。
  
  经过半年的整治,2011年5月6日,卫生监督局在位于穿金路的昆明市餐具集中消毒行业协会召开改造升级的现场办公会,来参加会议的只有29家企业(不包括县级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他们都是昆明市主城区和呈贡新区的企业,是经过严格筛查后并基本合格的。
  
  会上,卫生监督局副局长邵伟民介绍:昆明市有餐具集中消毒企业80家,经整顿,关停了9家,生产场所达到400平方米并规范合格的有37家;生产场所在200-300平方米,需进一步规范完善的有11家;200平方米以下不达标的有23家。通过整顿规范,合格率从整治前的22.4%上升到67.6%。目前,这34家企业已经“自动出局”。
  
  基本合格的37家企业还将按照要求进行整改,接受8月份的验收。邵伟民表示,按照要求餐具消毒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昆明市公共餐饮具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进行整改,硬指标包括:生产场所不得建于居民楼内;生产场所与可能污染公共餐饮具的有害场所距离不得少于30米;生产场所面积不得小于400平方米等。
  
  选用黑作坊的消毒餐具餐馆将受罚
  
  昆明的餐具消毒市场该何去何从?发展的道路在何方?不光企业关心,消费者也密切关注。经过调查走访发现,大部分因为厂房面积不达标被淘汰的企业正在以加大投资、合并办厂等方式进行整改。“和康”消毒餐具的负责人透露,将安装价值40万元的一体机,誓做昆明餐具消毒企业的“老大”。
  
  公占东介绍,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引进先进的技术,或在安装、整改污水处理设施等。目前,昆明市的餐具消毒企业,每天至少为昆明市近2万个大、中型餐馆提供消毒餐饮具50万套左右。据统计,正规企业生产的消毒餐饮具占整个市场份额的80%。
  
  有业内人士坦言,广州、深圳那些地方的餐具消毒行业发展得非常好,那里的企业厂房不得少于800平方米,一个企业一天的消毒餐饮具数量最起码也是2万套。相比较而言,昆明是旅游城市,餐饮业发展得也不错,如果发展得好,预计昆明市每天所需的消毒餐饮具可达到100万套。
  
  公占东说,目前消毒餐具企业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能够长期租用的厂房,很多企业因为拆迁后搬迁重复投资而损失惨重。行业协会希望政府能扶持这一行业的发展,最好能划定一块地方,让企业统一自建厂房,发展一个“餐具消毒工业园区”,携手将这一行业做大、做强。
  
  昆明市卫生局卫生执法监督局副局长邵伟民表示,目前已经淘汰了大半的不合格企业,下一步,监督局将指导企业购进先进的设备,在昆明市的东、西、南、北、中等重要位置安置具有规模化生产的大厂家,以满足周边餐馆的需求;针对目前商标鱼龙混杂,消费者无法辨认合格产品的情况,将统一消毒餐饮具上的防伪标志及配送车辆等细节;针对餐馆使用黑作坊的消毒餐饮具的情况,监督局将加大检查力度,发现违规情况后,餐馆将受到处罚。“通过一系列的整治工作,我相信这一市场将逐渐规范,这个行业的市场蛋糕也将越做越大、越做越成熟!”邵伟民对餐具消毒行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作者: 清水百合    时间: 2011-6-13 18:48
一次性的卫生令人担忧啊




欢迎光临 昆明论坛 (http://kmrlt.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