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论坛

标题: 云南东川泥石流越野赛渐趋国际化 [打印本页]

作者: 红土情    时间: 2013-5-6 10:36
标题: 云南东川泥石流越野赛渐趋国际化
  云南东川泥石流越野赛渐趋国际化 5月3日,记者从东川泥石流汽车赛组委会了解到,今年赛事的一些设置与去年有很多不同,如提供每天三十分钟的视频公共信号、媒体的注册流程国际化、维修区大营的统一设立等。  
  
  今年大营设立在往年举行开幕式的和平广场,采用的是如达喀尔拉力赛一样的大营模式,让比赛的氛围更浓烈。由于靠近闹市,每天都有很多当地观众在维修区里参观,凭自己的感觉评价赛车的还坏,并观摩车队修理赛车、更换零件的过程。  
  
  众多人员的簇拥,使广场边上的茶吧、炸洋芋摊的生意都为之兴旺不少。维修区与市民零距离接触后,更加彰显了这项运动的亲和力。  
  
  以前车队各自为战  
  
  据了解,早在前两年,赛事组委会就尝试设立比赛氛围更浓烈的大营。但组委会的想法在缺乏商业包装理念的越野车队里很难得到响应,大多数车队都是“走着老路”,直接在车队住的酒店旁边进行赛车的维修。几十支车队里只有红云红河车队拖着近十台的后援车辆进驻了指定的维修区大营。仅有的一支车队在大营里,也显得有点“脱离群众”。  
  
  带领着云南雄风车队征战东川的麻俊昆现在谈起两年前的参赛经历,仍然感慨万分:“我跑越野赛,也是照搬拉力赛的那套模式,有车队维修区,有强大的后援团队,还有靓丽车模。毕竟跑了那么多年的拉力赛,这种运营方式还是比较成功的。但我一到东川就傻了眼,其它的车队基本就是人带车,车带人,既是车手又是车队经理,甚至还是车队的维修呢。那一年,也只是我们一支车队进驻了足球场里的大营。”  
  
  今年学习达喀尔拉力赛先进理念  
  
  其实,2012年的东川泥石流国际汽车越野赛维修区大营就开始强制执行,但那时的选址没有现在的好,偏离闹市,过于狭长,远远没有现在的热闹。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东川泥石流国际汽车越野赛一直在进步,今年,负责赛事推广宣传的赛事公司人员观摩了达喀尔拉力赛,很快就把一些先进的理念嫁接进东川泥石流赛事中来,如提供每天三十分钟的视频公共信号、媒体的注册流程国际化、大营的选址变化等等。  
  
  而究其深层原因则是近几年中国长距离越野赛有了飞速的发展,东川赛事十年发展的探索、达喀尔拉力赛的持续宣传、环塔拉力赛的深入民心和中国越野拉力赛的启动,都使得中国越野赛事有了全方位的提高,不单是赛事组织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参赛车队水平的大步向前。  
  
  统一维修区可解决个人赛车配件维修的忧虑  
  
  与已经举办了几十届的达喀尔拉力赛等国际赛事相比,中国的越野赛事还处于婴儿阶段,大营也只是初具雏形。虽然大部分车队车手们都赞同在比赛中设立维修区大营,但也有一些车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现在中国越野赛的参赛人员水平还参差不齐,很多车手都是只带上领航员和一两个维修人员就过来参赛,车辆配件甚至维修都得到当地的汽配厂进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整个车组必定也会脱离了大营。如果严格执行规则,就会把一些个人参赛的车组拒于门外。  
  
  可喜的是,随着越野赛相关产业链的形成,让车队统一驻扎在维修区大营还是有好处的。现在不少车队都能够提供维修服务和赛车配件的现场销售服务,这对于个人参赛的车手来说,也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只要在赛前做好准备,如挂靠在某车队比赛、又或者数位个人参赛的车手联合参赛等等,还是能够避免在比赛过程中脱离大营现象发生的。  
  
  大营利于形成良好比赛氛围  
  
  大营的设立不仅仅在于形成良好的比赛氛围,还能够对所有参赛车辆进行一定的约束,也为当地的交通管理减轻了压力,提高了比赛的安全指数。组委会和车队从来就不是两个对立面,而是两个相互关联的体系,是彼此约束的。只有双方都能够达成一致,赛事才会有着更好的发展。
作者: lym520184    时间: 2013-5-9 11:10
那个女魔长得不怎么样嘛
作者: 红土情    时间: 2013-5-12 01:36
lym520184 发表于 2013-5-9 11:10
那个女魔长得不怎么样嘛

魔就是魔,长成人了,就错了




欢迎光临 昆明论坛 (http://kmrlt.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