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论坛
标题:
官方提供法律援助两年 云南农民工不买账
[打印本页]
作者:
wuliang
时间:
2013-4-2 16:36
标题:
官方提供法律援助两年 云南农民工不买账
官方提供法律援助两年 云南农民工不买账 打官司维权,一怕慢,二怕贵,这是横在农民工面前的一道门槛。为解决打不起官司的难题,2011年1月1日,云南省农民工法律援助维权中心成立,免费为农民工维权打官司。但让人费解的是,两年下来,该中心所接案件仅仅300多件。农民工法律援助,免费午餐为何“不买账”?农民工维权路到底卡在了哪儿?农民工法律援助之路,到底能够走多远?
现状:“绿色通道”门可罗雀
2011年1月1日,对于云南省620多万农民工来说,无疑是个好日子:云南省首个农民工法律援助维权机构——云南省农民工法律援助维权中心成立,标志着全省广大农民工有了为自己提供法律援助维权服务的专门机构。
云南省农民工法律援助维权中心主任罗坷称,中心还为农民工维权简化一些援助审查程序,只要是符合援助条件的农民工,就可以免费接受法律咨询及诉讼代理服务。也就是说,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因为经济困难,打不起官司的农民工,只要简单的一纸申请,就可以获得专业律师的免费服务。而且该中心还规定,农民工在云南因被拖欠工资而申请法律援助,没有什么条件限制。不管是否经济困难,只要发生工资被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均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从没听说过有个农民工法律援助中心。”记者采访得知,许多用过激方式讨要工钱的农民工,根本不知道云南还有个专门的农民工法律援助维权中心,更不用说法律援助的“绿色通道”是怎么一回事了。晚报记者从云南省农民工法律援助维权中心了解到,这条专门为农民工开通的法律援助“绿色通道”自开通以来,一直门可罗雀,主动前来申请援助的农民工寥寥无几。
探因:打官司耗不起时间精力
两年多来,法律援助维权中心共计接待法律咨询30000余次,但却是咨询的多,真正办理打官司的人却是寥寥无几。据统计,2011年间代理的法律援助案件共计129起,大多是工伤纠纷和劳动争议案件。而且,这些案源大多是通过社会案源转移过来的,还有一部分是通过他人介绍的,农民工自己主动上门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可谓是少之又少,大多农民工却有些“不买账”。
罗坷分析说,一提到打官司,不但是农民工还有许多市民,都认为百分之百的要出钱,对于法律援助更是知之甚少,也将法律援助的公益性质理解为“变相的收钱”,由此造成很大的误解。这些靠打工养家糊口的农民工,由于赔不起精力、赔不起时间去打官司,有的只得横心忍痛,背起包袱游离其他地方打工,希望碰到能及时给付工资的好老板;而有的则走上了暴力讨薪的道路。
“不买账”的原因,主要是担心律师打完官司后收钱,还有一些农民工认为,不花钱打官司,害怕律师“走过场”。援助维权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有的农民工因为老板拖欠工钱而到法律援助中心咨询,想通过法律手段讨要工钱,可是一听说完成整个程序需要近一年的时间,都选择了放弃法律援助。他们普遍认为,用近一年的时间来打官司是不合算的,利用这段时间多找几份工作,多赚点钱才是最实惠的。
据了解,昆明市有近七成农民工未与雇主、企业(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协议。在已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协议的农民工中,大多数农民工对合同的内容都不太清楚,更谈不上公平。绝大部分农民工都只对工资待遇、工伤赔偿等作了口头约定,一旦老板违约,即使有法律援助机构的介入,因存在取证难的问题,也只能以败诉收场,黯然返乡。
农民工维权路卡在哪儿?罗坷有一肚子的话要说。据介绍,办理农民工案件是件十分头疼的事,因为农民工群体流动性很大,文化水平有限,发生工伤一般是选择私了,不会轻易走法律途径。但是,办理一起工伤案件至少要走四道程序,确认事实劳动关系,从仲裁到人民法院一审、二审需要8个月左右的时间;工伤认定需要2个月;劳动能力鉴定需要2个月;工伤索赔仲裁到人民法院一审、二审需要8个月左右的时间。
云南联宇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理乾认为,政府花很大力气在设立“绿色通道”,为农民工维权提供帮助,但是“通道”自开通以来却鲜有农民工来寻求援助。主要还是农民工维权意识淡薄,像一些拖欠工资,多数农民工选择委曲求全,只要给点儿就算了。
困境:补贴不能及时支付
从近年来的统计数据上显示,云南农民工维权的热点集中在讨薪和工伤赔偿两大方面,其中七成以上案源还是集中在讨薪上,工伤次之。而建筑行业拖欠工资的案件比例占到20%左右;工伤案件的比例占到30%以上,建筑业成维权热点难点行业。目前,农民工案件数量不断增大,由于经费缺乏,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同时,劳动仲裁、工伤认定、医疗事故鉴定、司法鉴定相关部门之间没有一套强有力的衔接机制,进行工伤认定较为困难,农民工维权成本和难度仍然很大。
云南省农民工法律援助维权中心常务副主任汤光仁说,法律援助人员办理案件补贴微乎其微。譬如在查找资料、调查取证等方面都要相关的经费支出,有时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还要自己来支付承担相关费用。对于靠法律服务谋生的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来说,低标准的法律援助案件补贴必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办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就云南省农民工法律援助维权中心而言,汤光仁说,中心成立之初,就分别组成工伤保险待遇纠纷部、劳动争议纠纷部、人身损害纠纷部,由12名专业律师全面负责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因为在工作之初关于法律援助维权中心的法律援助公益基金事实单位的相关手续尚未办结,所以法律援助案件的补贴不能及时支付,一直是通过律师事务所“内补贴及垫资”等方式来为律师承担差旅、文印等办案费用。
作者:
励志
时间:
2013-4-3 16:58
不买帐说明做得不好,表面文章呗
作者:
wuliang
时间:
2013-4-14 00:45
那肯定是的
欢迎光临 昆明论坛 (http://kmrlt.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