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论坛

标题: 美丽的与丑陋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打印本页]

作者: 七仔    时间: 2013-1-22 12:42
标题: 美丽的与丑陋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美丽的与丑陋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有两种鸟曾在新西兰大量存活。
  
  一是椋鸟。这种鸟羽毛绚丽多姿、流光溢彩,声音婉转缠绵、惹人爱怜。雌鸟是捕捉小虫子的高手,雄鸟没有这个能耐,但它们“夫妻”配合默契,形影不离。被所在的新西兰土著部落奉为神物,与毛利人相依相存。
  
  另一种是垂耳鸦。垂耳鸦的雄鸟也有像啄木鸟一样的嘴,雌鸟的嘴也是细长而弯曲的。它们也是形影不离地分工合作。只有在一只死后,另一只才会再觅配偶。遗憾的是,它们羽毛灰黑,“哇、哇”的叫声让人毛骨悚然,被当地人视为不祥之物。人们只要看到它们,就立即猎杀。垂耳鸟只好东躲西藏远离人类。然而随着森林被毁,垂耳鸟无处可藏纷纷饿死。1907年,最后一只垂耳鸟在孤独中死去。
  
  也许有人会想,“丑陋”的垂耳鸟无法幸存,美丽的椋鸟应该可以更好地生存吧?
  
  事实上又如何呢?
  
  英国国王爱德华即位不久就访问新西兰。欢迎他的人送给了他一支美丽的椋鸟羽毛。风流浪荡的爱德华随手把羽毛插在了自己的帽子上。意想不到的是,用椋鸟羽毛装饰帽子竟成了风靡欧洲的时尚。1907年12月28日,生物学家在森林里发现了最后一只已经死去的椋鸟。
  
  丑有丑的好处,美有美的不足,凡事都要一分为二地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然而,在一个极其恶劣的环境中,美丽等同于丑陋,庸才就是人才,谁都没有好下场。环境创造人,同样地创造物。这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文/风的痕迹





欢迎光临 昆明论坛 (http://kmrlt.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