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论坛

标题: 钱钟书与钱 只给不借对折奉送 [打印本页]

作者: 长春山    时间: 2012-10-31 13:38
标题: 钱钟书与钱 只给不借对折奉送
  钱钟书与钱 只给不借对折奉送 钱钟书(1910-1998)是一位学者型的讽刺幽默作家,是我国学术界泰斗。大陆、港台自不必说,就是西方学人,也常以见到钱先生为幸,竟有人倾倒如此程度——说:“到中国来,一则游览长城,二则拜访钱钟书。”中国的文人学者,享此盛誉的能几人?但,钱先生对此却置若罔闻,诚如一句清诗所言:“夕阳如避俗,只在远山红”。
  
  某电视台拟制作大型纪录片《当代中华文化名人录》,钱钟书名列其中。摄制组几次与钱先生商议,均遭拒绝。后来,摄制组了解到,只要能做通钱先生夫人杨绛的工作,事便成了一大半。他们给杨绛打电话,一打便是一个小时。可时间再长,得到的回复仍然是两个字:不行。
  
  组织者在电话里说:“被录制的文化名人,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报酬。”
  
  钱先生立即从旁插话道:“我都姓了一辈子钱,难道还迷信这钱吗?”
  
  钱先生的藏书中有一本《牛津大字典》。里面密密麻麻布满了钱先生的批注,惹得牛津大学以巨款求购。钱钟书仍是那句老话:“我姓了一辈子钱,还迷信钱吗?”
  
  1979年冬,钱先生收到四册《管锥篇》8000元稿费,钱老把钱分装进两个口袋,一边拍打着一边对杨绛说:“走,逛商场去!”不知道是口袋被钱装鼓了呢,还是找到了富翁的感觉,钱老昂首挺胸,杨绛宛如保镖护驾,一边走一边提醒:“注意提防小偷。”
  
  有人找钱老借钱,钱钟书问:“你要借多少?”答:“1000元。”钱老说:“这样吧,不要提借,我给你500元,不要来还。”同一个人第二次又来借钱,钱老如法炮制,依旧对折送人。
  
  文/风的痕迹

作者: 涵筱雨    时间: 2012-11-3 11:35
还是比较欣赏钱钟书的
作者: 长春山    时间: 2012-11-3 21:12
涵筱雨 发表于 2012-11-3 11:35
还是比较欣赏钱钟书的

恩恩,应该欣赏。




欢迎光临 昆明论坛 (http://kmrlt.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