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办炫富女高悦儿拍了驻京办板砖 新浪微博陷认证危机
驻京办炫富女高悦儿拍了驻京办板砖 新浪微博陷认证危机 昆明论坛小编导读 1月12日,一网名为“高悦儿”的年轻女子在新浪微博上的公然炫富,迅速引发舆论关注。这名网友的住址显示为北京市朝阳区,而其新浪加V的认证身份,竟是“吉林市政府驻京办职员”。众多网友将“高悦儿”称为“2012年首个网络红人——高美美”。驻京办炫富女高悦儿被骂装B,再次显示了网友们对于炫富我只恨无爱。但是,同时也见证了炫富这一路线在网络上是屡试不爽的让自己火速被放到话题浪尖的好方法。我觉得大家骂过就骂了,骂别人装B也差不多到位了,过个好年,看看还会有什么妖魔鬼怪出来吧。
看到炫富女“高悦儿”明目张胆炫富的消息,不由得让人想到去年的“郭美美事件”。可以说,“郭美美事件”之所以会引发公众的强烈关注,在于作为一个“导火索”,引爆了广大公众对于中国慈善机构长期以来诸多行为的不满,特别是公众的慈善信息长期以来未能得到阳光透明运行,加之一些慈善机构奢华消费等,使得公众的善心受到了极大挫伤。而“郭美美事件”的出现,恰恰为公众情绪的宣泄提供了一个得当的“契机”。而“高悦儿”炫富微博一经曝光,同样引发巨大轰动,迅即成为舆论热点。
我们姑且不论“高悦儿”的真实身份,但通过公众对“高悦儿”事件的热切关注,其实传递出来的是公众对于“驻京办”问题的强烈不满,特别是在春节前儿,如此事件更是给各地“驻京办”,以及一些官员思维意识中的“驻京办”思维敲响了警钟。长期以来,驻京办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在社会上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甚至,一些驻京办早已沦为滋生腐败利益链条的“桥梁”与“纽带”。面对“驻京办”存在的种种问题,国务院专门作出明文规定,要求撤销驻京办。然而,面对国家的明令禁止,很多驻京办或依然“潜伏行动”,或“明撤暗不撤”,或“改头换面”存在……
事实上,即便一些地方政府切实按照国务院要求撤销了“驻京办”,但如果官员内心存在着“跑部进钱”等根深蒂固的思想认识,那么,“驻京办”意识必然会在官员心中深深扎极。事实上,在当前着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中,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早已建立了十分顺畅的联系渠道,加之当前信息沟通十分便捷,任何地方政府都根本没必要设立驻京办。而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将国务院的要求抛于脑后,依然设立驻京办,祸根在于这些地方政府的驻京办早已“变了味”。比如,有些驻京办的存在,只是为了方便地方官员赴京“找关系”、“走门路”……
如此“驻京办”,无疑就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地方政府通过向国家部委官员请客送礼,从而可以争取到更多项目与资金,这样一来,无论是腐败官员,还是地方政府,都从中得到了好处,但却破坏了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也违背了国家政策法律。面对“高悦儿”事件带来的恶劣影响,有关部门不仅应当彻查“高悦儿”的真实身份,而且,各地“驻京办”都应当进行认真的自我反省。与此同时,对于国家部委的广大官员来说,更要切实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真正让每一个项目、每一笔资金能在公开、透阳、阳光的气氛中运行,果真如此,“驻京办”自然会失去其存在的不良土壤!
驻京办炫富女高美美男友照遭曝光:都是微博认证惹的祸
网络炫富已经成寻常,因网络炫富出麻烦的更不稀罕,高美美此次能在全国引起关注,主要还是因为打的是“吉林市政府驻京办职员”这块牌子,对于“驻京办版”高美美能被V,还需要问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鉴于网络谣言的泛滥,人们开始关注微博认证。各网站对于微博的认证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对官方、企业微博身份的认证,圈定条件较多,而且必要出具单位的证明,否则根本不给你认证。“高悦儿”能被成功认证为“吉林市政府驻京办职员”,如果不是“吉林市政府驻京办”出具了相关资料,就是网站管理出现巨大漏洞。
这次新浪微博对于“驻京办炫富女”身份认证的再次出错,再加上天后王菲多次抱怨新浪微博的漏洞,看来这次新浪微博危险了。
虽然新浪微博方面只是用“某市驻京办职员”回应了高悦儿炫富事件,但是网上早就人肉出来高悦儿是自称吉林市驻京办职员,并且对于除了网上流传着的炫富照之外的一些把玩世界名牌奢侈品的照。对于有着这些照片的贴子回复的网友几乎同一个鼻孔出气,调侃称是不是PS的呢,或者问那些奢侈品是不是A货或者是不是借来的呢。
驻京办炫富女点燃公众积怨
卡地亚蓝气球系列中性石英表,市场价52300元,82拉菲、MIUMIU小包包、香奈儿小鞋鞋……微博认证身份为“吉林市驻京办职员”的@高悦儿,昨天在其微博上大秀“澳门血拼成果”。年轻美貌的女子、奢侈品、公职人员的身份……因这些关键要素和“郭美美事件”雷同,此女也被网民称为“高美美”。
不过,吉林市委宣传部很快就此事作出回应,称吉林市驻京办并无此人,其微博认证资料系作假。如果事实如此,那“吉林市驻京办”似乎是躺着也中枪,够冤枉的。但即便“高美美”是假,恐怕也无法彻底缓解围观者的焦虑。因为和“郭美美”一样,这个假“高美美”阴差阳错地,把公众的目光引向了一个问题频出、负面新闻不断的机构“驻京办”。公众对一个小女孩炫富的不满,就如一点火花,点燃了公众对该机构的“积怨”。
吉林驻京办现在只是“辟谣”说内部并无此人,但对自己的身份似乎还要多做些解释。按照国务院早前下达的“撤销令”,吉林不是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也不是计划单列市,一般来说不应保留,如果确因工作需要,必须由省人民政府核准后保留。那么,在撤销驻京办的大背景下,其“工作需要”到底是什么?有必要给公众一个合理解释。尤其是,驻京办一直堪称是个灰色存在,其运作模式往往不为人知,也远离公众监督。名正才能言顺,若不能说清自己存在的价值,再怎么及时辟谣,恐怕都难以阻断“引火烧身”。
所以,驻京办及时回应,澄清具体事件的真相固然重要,但读懂民众的焦虑同样重要。正如“郭美美”之于红十字会,尽管其后红会多次澄清,郭和红十字会并无实质性的瓜葛,但公众并未就此“还红会一个清白”。因为即便没有“郭美美”,红会当时暴露的诸多问题,也很难说自己是“清白”的。现在,如果吉林市驻京办早已撤销,那“高美美”的假认证风波,作为一个笑料很快会让人淡忘,但遗憾的是“小骗”背后,赫然站着的却是个让人心存疑虑的“庞然大物”。
“郭美美”之后,已经不止一次出现“美美”事件,这些或真或假的“美美”们,所指向的往往是一些公权力机构。这种“创新”的监督背后,反映的是一些公权力机构缺乏公信力,问题在于,涉事的这些机构,能否经住这些看似莫名其妙的监督,并赢回民众的信任。
有钱就这样,就不配有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