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zailuquan 发表于 2011-11-2 00:30:23

中国水污染地图引轰动 各地陷入饮水慌

  中国水污染地图引轰动 各地陷入饮水慌 昆明论坛小编导读 中国水污染地图是全国水污染公益数据库,由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于2006年开发并运行管理。该数据库收录了各省、市政府部门公布的水质信息、污染物排放数据以及污染源信息。目前污染地图数据库已涵盖了空气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截至2010年9月,该数据库共收录在华企业超标违规记录超过69000条。其数据不断更新,民众可通过地图的搜索引擎,查询相关企业是否因环境表现糟糕而被曝光。
  
  中国水污染地图,是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从2006年开始发布的水污染地图数据库,到2009年4月份,“中国水污染地图”已经列出了超过30000条的企业污染纪录。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是中国的一家环保NGO组织,由马军领导的团队,他们持续对水污染的数据库进行更新。
  
  背景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早年进入香港《南华早报》担任研究员,正是在这段近十年的工作期间,马军有机会目睹河流断流、湖泊污染等触目惊心的环境事件。在研读大量科技文献、历史典籍,并进行多次实地考察后,马军终于在1999年写成《中国水危机》一书。
  
  2006年,马军创立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期间主持开发了“中国水污染地图”,和“中国空气污染地图”,建立了国内首个公益性的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数据库。
  
  中国2/3的城市面临水资源短缺,而有限的清水资源正在被滚滚排放的污水破坏,“创造水污染防治的动力是当务之急。”马军说。
  
  简介
  
  污染源
  
  打开中国水污染地图,首页是一张中国地图链接,通过点击中国地图可以进入省级地图,点击省图可以进入地级市的行政区域图。通过点击地图链接,可以查看不同省市的空气信息。使大家可以对自己所在的城市,也可以对各地的水污染的水平进行一个横向的比较,由此对全国或者某一个省的范围内的水质水平有一个更清晰和宏观性的把握。
  
  通过这个公益数据库,用户可以进入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和超过300家地市级行政区的相应页面,检索当地的水质信息、污染排放信息和污染源信息,包括超标排放企业和污水处理厂信息。
  
  马军及其所领导的团队持续对水污染的数据库进行更新。从2006年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第一次发布水污染地图数据库直到2009年4月份,“中国水污染地图”已经列出了超过30000条的企业污染纪录,而空气污染地图也列出了13000余条企业违规超标纪录。国内的企业占其中的大多数,但也包括相当数量的外资企业,甚至包括很多知名跨国公司。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还与绿家园、地球村、绿驼铃等多家环保NGO组织合作,将政府公布的污染或者超标企业的数据搜集并在两张地图上进行定位和标注,这样公众可以更多了解周边污染源的监管记录。
  
  “每一条河流的保护最终离不开本地的社区和环保组织”马军说,“希望我们的数据平台能够有助于推动更加广泛的公众参与”。
  
  供应链管理体系
  
  长江水系水质状况
  
  2008年马军注意到,向中心说明改进情况的几乎都是知名的欧美和日本跨国公司,而国内包括港台、韩国的企业则少之又少。显然,通过曝光违规超标产生的公众压力只对拥有知名品牌的大型企业有作用。
  
  同时,马军认为,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在受惠于外需拉动的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环境压力。要提升中国的环境质量,需要将压力传递到大量对公众关注尚不敏感的企业,而最好的途径就是通过供应链。
  
  2008年8月,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开发了名为绿色选择联盟的供应链管理体系。马军的思路看起来很简单:大型企业有数百家到上万家不等的供货商,而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恰恰有各级环保部门发布的几万条污染企业的官方纪录。企业将供应商的名单输入水污染地图中的搜索引擎,把这两个名单一比对,就可以马上发现自己的供应商是否存在政府查处的违规超标现象。
  
  但这一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开发实际上却并不简单,它是中国多种社会进步的释放点。首先,中国各级环保部门在近年来公布了大量的环境信息;之后,环保NGO将这些散落分布的信息收集整理起来,使之变为可搜索、易查询的公共数据平台;其后,国内外媒体对相关信息进行了放大,使其更有效地传播。最后,公众对此给予了更多关注,而负责任的企业率先对公众压力作出了反应,加强了自身的环境管理。
  
  “绿色选择供应链管理体系是一种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新尝试,它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激发的动力,通过领先企业传递到庞大的全球供应链条,从而调动市场的力量,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保护进程。”马军说。
  
  水污染地图激发的公众参与,不同于以往单纯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监管形式。除了收集政府信息外,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也依靠当地社区和环保组织等民间力量发现环境污染问题,并以此为线索找到政府监管信息。随后通过媒体的互动与跟进,将企业的污染信息传播给社会,进而对污染企业形成公共舆论压力,促使企业进行整改。这期间,一些地方政府也积极回应,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做出了停产整顿的处理。这就实现了各个利益方的良性互动。
  
  实践表明,公众参与确实为受困于执法不严的污染防治注入了新的动力。在信息公开形成的公众关注的压力下,先后有上百家企业与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合作,其中多数说明了自身出现的环境问题。甚至还有20多家企业开展了第三方环境审核,以向公众证明其达标状况。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与“自然之友”等20家本地环保组织参与监督审核的过程,促进了企业改进其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
  
  虽然“绿色选择第三方审核”是基于环境专业机构的审核标准和流程开发的,但它不同于传统的环境审核。“基于对审核市场中存在的问题的认识,我们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要求,即绿色选择审核的过程需要有环保组织的监督。”马军说,“当然,只要我们确定审核的流程是正常的,环保组织不会干预专业机构做出专业的判断。”
  
  中国水污染地图数据库对供应链管理的作用已经引起了一些大型企业的关注。2007年2月,当上海松下电池有限公司在得知公众对其超标排放问题的反应后,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进行了积极交流,同时进行了大力改进。当年8月,在“自然之友”等21家参与发起绿色选择倡议的环保组织均无异议的情况下,上海松下公司的超标纪录成为第一条从水污染地图数据库删除的纪录。
  
  在绿色选择供应链管理体系推出后,沃尔玛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自2007年起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展开多轮会谈,了解数据标准、更新状况以及使用方法等问题。通用电气、耐克,以及香港的溢达等大型企业也都积极地通过污染地图数据库来管理和识别他们的供货商。
  
  企业会在污染地图上定期搜索,而在和新的供应商签合同前,也要看这张地图,并进行搜索,确认供应商没有环保处罚问题。在这样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供货商前来沟通并说明情况,而他们所提交的解释和政府后续监管记录也被刊登在了污染地图数据库。
  
  在绿色选择供应链管理体系中,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开发的第三方审核流程也起到了关键作用。近期开展的6次绿色选择审核,多数都是在客户企业的明确要求下开展的。这其中既包括外资企业,也首次出现了中国的国内企业。
  
  很多的企业正是通过这种公众参与的方法,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整治和改进自己的环保设施,使自己的污染信息从数据库中消除,这既维护了自身企业的声誉,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我们的挑战,一方面是不断持续更新完善我们的数据库,保证其全面性,同时在海量信息的整理中确保标准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是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性,以便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政府、企业和公众互动,并将公众参与污染治理引向深入。”马军说。
  
  信息公开指标体系
  
  污染地图是建立在中国政府不断扩展的环境信息公开基础上的。马军认为,公众参与受惠于这一进展,同时也应该为推动这一进程提供动力。2009年5月1日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实施一周年的日子。为评估信息公开元年环保部门的表现,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开发了一个污染源信息公开指标体系,目前正和知名的国际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合作,对上百个城市的污染源信息公开状况进行评估。
  
  为保证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和NRDC请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环境法、环境经济专家一起进行论证。来自政府负责环境监测部门的专家,环境政策研究专家和资深媒体人士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之后,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也向其他专家发送评估报告并征询他们的意见。
  
  与“绿色选择供应链管理体系”一样,信息公开指标体系的基础同样是环保NGO持续不断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即使是这样,对上百座城市污染源信息公开状况的评价依然工作量十分浩大,难度也相当大。“我们希望做更多的定量分析,希望拿数据说话,这就意味着评估需要建立在对大量数据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并且要交叉核对,后续工作很多,很细微。”
  
  指标体系的评价工作使得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同事们在日常更新数据,和企业交流互动,监督第三方审核并撰写报告外,又增加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感到欣慰的是,我们的工作效率绝不输于我所了解的一些私营部门。”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明确赋予公民申请公开环境信息的权力,它规定“环保部门必须在环境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以便民的方式公开政府环境信息,在15个工作日内对公众获取信息申请作出答复。”
  
  为评价新法规的执行情况,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同时向上百个城市的环保部门发出申请,申请公开污染企业的相关信息。而各地反馈差别很大,其中约1/5的政府部门提供了申请的信息,但“有的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称不知道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有些在沟通中称只对其它政府部门的信息查询申请进行处理,有些干脆说需要为企业保密。”马军有些无奈。
  
  虽然信息公开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但马军介绍,环境信息公开在过去一年间已经取得了进展。在长三角等发到地区,上海和江苏、浙江的一些城市已经开始较为系统地披露企业污染记录,而武汉等城市甚至开始实现在线监测的网上披露。
  
  马军希望能系统收集不同地区在信息公开方面的良好案例,推荐给其它地区的政府部门去分享。“这些案例源自现实的操作,因此在中国现行的社会条件下具备可行性”。马军说。
  
  中国空气污染地图
  
  民间环保组织在2006年制作推出“中国水污染地图”之后,又在2007年底推出了“中国空气污染地图”,并将不断补充完善。在水污染的方面我们只能对水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排名,因为水质的排名是很困难的,但是空气污染就不同,它可以对各地的空气污染的水平进行一个横向的比较,使大家可以对自己所在的城市,在全国或者某一个省的范围内的空气质量水平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同那份“水污染地图”一样,公众只要点击“中国空气污染地图”网站就可以查询到自己所在城市近几年的空气质量状况。
  
  中国空气污染地图
  
  背景
  
  中国空气污染的问题已经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比如中国大陆很多地区存在可吸入颗粒物,在北方是非常普遍的,二氧化硫的污染也是很主要并很严重的污染,西北地区遭受沙尘的污染非常严重。北方的颗粒物常常会形成大范围灰霾的天气。在南方因为土壤是酸性,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也非常大,形成酸雨的面积差不多影响了1/3的国土。
  
  因此,在2006年制作推出“中国水污染地图”(目前已增加收录到约1万家企业,详见《中国经济报告》2006年10月刊)之后,我们又在2007年底推出“中国空气污染地图”并将不断补充完善。
  
  简介
  
  在空气污染数据库的第一期我们主要公布了我国南部15个省份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空气信息以及全国的不达标企业信息。目前,我们已搜集了大约4800家的污染企业,国内的企业占大多数,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中小型企业分布有一个特点,即在某一个地区高密度地集中了大量某一个行业的企业。跨国企业也是所收录的不达标企业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的数量并不多,但是总公司规模巨大,在国内的生产厂生产规模和品牌的名气在全世界都是排得上号的,所以其污染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空气污染数据库
  
  主要有三个级别:国家级、省级、地级市级,每个级别下面都有三类数据——空气质量信息、排污信息以及污染源信息。根据搜集的数据信息我们做了一个排名系统,主要是对空气质量和排污信息进行排名。比如空气质量信息排名,可以通过选择时间、范围和查询内容进行搜索。我们所选择的指标主要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降尘、酸雨pH值以及酸雨的频率,这些指标的选择是根据各地公布的环境状况/质量公报而定的。同样,在排污信息排名里面也可以通过选择时间范围以及查询内容进行选择,查询的内容主要是废气、二氧化硫、烟尘、粉尘以及煤油的消费量,这些指标的选择是根据国家环保局公布的环境统计年报以及各地的环境状况公报。
  
  中国空气污染地图网站
  
  一年前,这个民间环保组织曾发布了“中国水污染地图”网站,上千家污染水环境的企业榜上有名,这个被媒体称为载有“追击污染网络图”的网站,“纠缠”了一大批知名企业。一些不断标榜自己“责任”的知名企业,却在这里被自己的污染行为涂黑。
  
  全部来自公开信息
  
  “地图”的制作者、“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负责人马军说,“中国空气污染地图”是一个公益数据库,在第一期,老百姓点击数字地图就可以检索全国15个南方省级行政区和超过150个地市级行政区的空气质量信息、污染排放信息和污染源信息,包括超标排放企业和火电厂信息。
  
  马军说,以后还要逐步添加北方地区的环境质量信息。届时,老百姓只要一点排行榜就能知道自己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究竟在全国排第几。
  
  除了空气质量排名,“中国空气污染地图”网站将会重点关注超标排放企业,数据库列出了4000多家污染企业,其中不乏大企业,也包括一些跨国公司。
  
  比如,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的投资方是APP集团,“上榜”的理由是,排放臭气次数及持续时间有上升趋势,造成一定社会影响。2006年3月17日及23日,环保部门曾对该公司的浆纸厂进行了两次专项检查并对其作出了5万元罚款的处罚。上海巴斯夫聚氨酯有限公司被提及的理由是,2007年6月18日18时35分,上海巴斯夫聚氨酯有限公司的TDI装置的氯化苯回收塔发生泄漏。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苏南告诉记者,一年前开始运转的“中国水污染地图”网站中,最被公众关注的也是企业的违法信息。
  
  马军介绍说,这些污染企业的信息一方面来自环保系统或各级政府部门公布的污染企业情况,另一方面来自媒体对政府信息的报道。不管是水污染地图还是空气污染地图,他们都会根据环保部门陆续发布的信息更新他们的数据库。所有这些信息都来自官方,但都分散在各个渠道,民间环保组织描绘这样两张地图其实就是为了方便公众能快速找到与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相关的信息。
  
  水污染地图曾引来说情风
  
  去年,水污染地图一公布,说情的人就找上了门。基层环保局的一位负责人找上门来说,我们当地那家企业的信息你们从网上抹了吧,毕竟人家是我们的利税大户,养了6000多职工,再说现在已经整改。
  
  马军的答复是,我们这个网站就是负责记录的,只要这家企业曾经因为环境违法行为被环保局处罚过,我们就不会抹去。如果企业真的有所改进,环保部门可以再公布整改的消息,网站也会采纳,但如何看待这些信息是公众的选择。
  
  马军驳回了这个地方环保部门的请求,但这家企业后来的做法让他很感欣慰,这家企业最后找了第三方机构对其污染治理的情况进行审核,证明其确实有所动作。
  
  水污染地图发布一年多后,目前收集的企业环境违法信息已经有1万多条,但找上门来说明情况,表示要整改或已经整改的只有几十家企业,最让马军感到遗憾的是,所有反馈的企业都是跨国公司,而国内企业似乎反应不积极。
  
  关注这份污染地图的还有这些跨国公司所在国的驻华使馆。马军说,英国、丹麦等国的驻华使馆都对此事表示关注,也在督促这些企业整改。
  
  消息也传到了国外。一家规模不算大的跨国企业也找到马军说他们已经整改,希望马军他们能给个说法。公司在本土贷款的那家银行看到污染地图后突然宣布中止贷款合作,要想恢复除非能被相关部门证明污染问题已经消除。
  
  说起福安纺织可能很多人都比较陌生,但它的下游买家都是响当当的国际大厂家,比如耐克、GAP等。水污染地图发布后,《华尔街日报》的记者曾做了一个调查,向这些大厂家发问:你们是否知道你们的上游供货商曾经暗设管道每天偷排数千吨废水?只有耐克表示,他们曾要求福安纺织提供排放水样的检测报告,其他并不知情。
  
  马军说,他和他的同事做这个网站更重要的是让公众抵制使用那些污染严重的企业的产品。另外,作为负责任的企业,也应该拒绝让污染大户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
  
  不少违法企业的信息还被尘封,除了找上门来说情的,还有来举报的。几位湖北污染受害者找到马军,希望他能帮着想想办法解决当地一家企业肆意排污的问题。
  
  一开始马军有点犯难,水污染地图网上列举的企业违法信息都来自各级环保部门或地方政府已经公布的信息,要想公开这家企业的违法信息,首要前提就是这家企业曾因环境问题被政府部门点名批评过。
  
  马军和他的助手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搜寻,希望能找到官方对这家企业的态度。后来发现了一位市长曾在会议上要求这家企业必须限期治理污染的新闻报道。市长的讲话成为这家企业列入污染地图“黑名单”的依据。这条信息也被媒体注意到,曝光后引起政府的重视,再次给这家企业施压。
  
  “公开的环境信息还太少,尤其是企业的违法信息。”马军说,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步伐已经迈开了,比如,政府每年都公布各地的环境质量信息,还有凡是被环保部门挂牌督办的企业信息都能在政府网站查询到,但毕竟被挂牌督办的企业大多有非常严重的问题,绝大多数企业的环境违法信息还封闭在环保部门的柜子里。
  
  不少基层环保部门的网站虽然设了“曝光台”栏目,可是一打开要么是空的,要么仅仅说了一些企业的违法事实,但企业的名字往往被“××”代替。马军说,他记得广东曾经公布了一条消息说要整治1000多个环境违法企业,但居然没提及其中任何一家企业的名字。
  
  在发布“中国水污染地图”的时候,马军还对各地环保信息的公布指数进行了排名,有不少城市都得了零分,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城市从来没有公布过任何有效的环境信息。
  
  一个让民间环保组织感到有希望的事实是,将要在明年5月1日实施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已经规定,环保部门必须向社会公布当地污染超标的企业名单,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或者事件的企业名单,以及拒不执行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企业名单,而且不得以“商业秘密”为借口拒绝公布。
  
  中国空气污染概况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数据,2006年监测的559个城市中,地级及以上城市(含地、州、盟首府所在地,以下同)322个,县级城市237个。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24个(占4.3%)、二级标准的城市325个(占58.1%)、三级标准的城市159个(占28.5%)、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51个(占9.1%)。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按重要污染物年均浓度评价,2006年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无城市达到国家一级标准,50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占44.2%)、55个城市为三级(占48.7%)、8个城市为劣三级(占7.1%)。(图1)与上年相比,达标城市比例增加1.7个百分点,劣三级城市增加0.9个百分点。
  
  城市空气中主要污染物
  
  1.可吸入颗粒物
  
  颗粒物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全国66.5%的城市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7.0%的城市颗粒物年均浓度劣于三级标准。
  
  颗粒物污染较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山西、新疆、甘肃、北京、陕西、宁夏、四川、内蒙古、河北、湖南、辽宁、河南、重庆、天津、江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2.二氧化硫
  
  2006年,全国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城市占86.8%,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占3.6%。与上年相比(可比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提高4.3个百分点;超过国家三级标准的城市比例减少2.1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污染水平有所降低。
  
  二氧化硫污染较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云南、新疆、贵州、甘肃、河北、湖北、广西、湖南、四川、辽宁、河南、重庆、天津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3.酸雨
  
  2006年,全国参加酸雨监测统计的524个城市(县)中,出现至少1次以上酸雨的城市283个(占54.0%),酸雨发生频率在25%以上的城市198个(占37.8%),酸雨发生频率在75%以上的城市87个(占16.6%)。浙江省建德市、象山县、湖州市、安吉县、嵊泗县,重庆市江津酸雨频率为100%。
  
  近海大气环境质量
  
  2006年,国家海洋局继续在大连近海、青岛近海、长江口和珠江口等四个重点海域开展海洋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表明,全国重点海域大气气溶胶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及其沉降通量保持稳定;镉、铜、铅的沉降通量呈上升趋势。
  
  工业排放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在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方面,2006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588.8万吨,烟尘排放量为1078.4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807.5万吨(表2)。排放远超环境容量。
  
  全国近年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工业排放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包括四大重点行业:电力、非金属制造、钢铁、化工。如电力行业就是大气污染物排放大户,2005年中国环境统计年报显示:全国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111万吨,占全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51.3%。广东、江苏是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排名前5名的2个南方省(区)。2005年投产的燃煤机组5500万千瓦,安装脱硫设施的只有40%左右。截至2006年上半年,火电厂已建成投产的烟气脱硫设施,实际投运率不足60

wozailuquan 发表于 2011-11-2 00:30:50

  我国水体污染现状
  
  一.我国的淡水资源
  
  我国年平均降雨量648.2毫米,水资源总量为2.8142×10(12)立方米/年,其中河川径流量为2.7115×10(12)立方米/年。年径流量约占全球的5.8%,居世界第六位。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不算少,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所以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165立方米/年,约为世界平均值的五分之一,在世界上排名第88位,中国已被列入世界12个贫水国家的名单中。我国除了人均淡水资源贫乏之外,水资源的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很不平衡。我国属季风气候,水量大部分集中在汛期,夏季径流量几乎占全年的40%,那时大量的淡水未被利用,通过洪水排入大海,而其余时间又往往缺水,因持续干旱而造成河流断流现象时有发生。从地区上来说,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径流量约占全国的81%,而北方广大地区不足20%。南方人均年径流量为4,170立方米/年,北方只有938立方米/年,南方为北方的4.5倍。我国目前600多个城市中有300我个城市缺水,日均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影响产值每年为200亿元以上。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使得一些城市不得不进行长距离引水,如天津引滦工程、青岛引黄济青工程、北京引密工程、大连碧流河引水工程、长春引松工程、西安黑河引水工程、贵阳红枫湖引水工程、太原万家寨引黄工程等,耗资巨大。
  
  二.水体污染现状
  
  1.地下水
  
  我国的饮用水源污染非常严重,符合饮用水标准者约占30%,在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各主要城市地下水超采,且严重超采现象十分普遍。比较突出的有太原、西安、北京、南京、石家庄、苏州、大同、唐山、保定、青岛、烟台等。而大连、青岛、烟台、北海等城市的海水入侵现象日益突出。
  
  2.河水
  
  对我国532条河流的污染状况进行的调查表明,已有436条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占调查总数的82%。到1994年为止,全国各大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呈发展趋势,工业发达城市(镇)附近水域的污染尤为突出。据全国七大水系和内陆河流的110个重点河段统计,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1、2类的占32%,3类的占29%,属于4、5类的占39%。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和生化需氧量。大、中城市的下游河段普遍受大肠菌群污染。
  
  以下列举了我国几个河流主要河流的水质情况
  
  长江干流水质好于支流,但主要城市河段岸边水域污染严重,对沿岸饮用水源构成威胁。据统计全流域水质符合地面水1、2类标准的占42%,3类的占29%,4、5类的占29%。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个别河段铜、砷化物超标。
  
  黄河干流水质尚好,但有些河段受到有机污染。支流汾河、渭河、湟水河、伊洛河的部分河段污染严重。全支流域水质符合1、2类标准的占7%,3类的占27%,属于4、5类的占66%。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挥发酚。1994年,黄河兰州段发生两起较大的水污染事故,造成约500公里河长的水体污染。
  
  淮河流域水污染严重,1994年发生了3起特大污染事故,其中以7月15日-20日淮河干流鲁台子段到蚌埠间段发生的污染事故最为严重,群众反应强烈。此次污染在一段时间内给淮南、蚌埠、淮阴、连云港市区、盐城等地数十万居民生活用水带来严重影响,给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其中1、2类的水质占16%,3类的占40%,4、5类的占44%。
  
  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水质符合1、2类标准的仅占6%,3类的占23%,属于4、5类的占71%。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酮、氰化物。其中太子河的本溪段污染最重。
  
  海河流域的拒马河水质尚好,其余河段基本为污染河段。水质符合1、2类标准的占32%,3类的占24%,属于4、5类的占44%。
  
  上海黄浦江水质状况分为三个断面,闵行以上江段原水水质为2-3类,临江、长桥江段为3-4类,而位于市区的南市、杨浦等江段为4-5类。
  
  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并呈恶化趋势。影响城市河流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挥发酚、氨氮、生化需氧量、总汞等。
  
  3.湖泊、水库水
  
  我国湖泊达到富营养水平均的已达到63.3%,处于富营养和中营养状态的湖泊水库面积占湖泊水库总面积的99.5%。环境监测表明:大淡水湖泊富营养程度进一步加重。主要污染物是总磷和总氮。巢湖西半湖和滇池污染较重。太湖高锰酸盐指数较高,入湖河道污染较重。洪泽湖突发性事故时有发生。全国城市内湖富营养化严重,其中济南大明湖和南京玄武湖污染较重,大型水库水质普遍较好,但多数水库也受到总氮、总磷等污染的影响。
  
  4.海水
  
  近年来,沿岸海域各海区无机氨和无机磷普遍超标,污染程度有所增加,局部海域营养盐含量已超过国家3类水水质标准,油类污染有所减轻,但珠江口、大连湾、胶州等海域污染仍较严重。我国近海海域内发生赤潮的频次和面积都有所增加。1994年,全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改善,水产养殖业受到严重影响,局部水域内发生水生生物死亡。沿岸梭鱼、海螺、蛤蜊、毛蚶、贻贝、牡蛎等水产品受污染影响较大。
  
  据统计,1994年全国共发生工业污染事故3,001起,比上年增加240起。其中,废水污染事故1,617起,比上年增加186起。据20个省不完全统计,94年共发生污染渔业事故333起,造成渔业经济损失12.6亿元,较93年增长142.3%,其中海水产品损失6.01亿元,淡水产品损失6.59亿元。
  
  

wozailuquan 发表于 2011-11-2 00:31:26

  沉重点击“中国水污染地图”
  
  如今,关心日常生活饮水健康的人不少,但如果我们提出两个问题:1.您身边的水资源被污染了吗?2.知道罪魁祸首是谁吗?许多人恐怕并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从长远、宏观的角度来看待环保问题,也习惯于把它看作政府的事情,殊不知环境污染已经逼近每个人的生活,治理环境污染需要每个人身体力行的参与。当然,如果您觉得上述说教仍旧过于苍白的话,请上网点击。半月谈记者王新亚
  
  一份污染企业的网络追杀令
  
  今年9月,中国第一个环保公益数据库中国水污染地图()网站高调开通。尽管这家网站的初衷是为专业环保研究人士和组织提供一个可资利用的数据库、交流平台,但由于它采取了新颖、直观的地图形式表现水污染现状,一下子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注意。开通一个多月来,点击率节节攀升,许多人留言表示赞许,还有许多人主动提供水污染线索。点击中国水污染地图网站,一幅完整的中国行政区划图呈现在电脑屏幕上。记者点开北京市所在区域链接,出现在面前的是一幅用不同颜色标注的北京市地表水质图。从地图上可以看到,除了远郊区有一些水库、支流为二类水质外,北京市区地表各河、湖几乎全部被劣质的超五类水所覆盖,令人惊心动魄。在地图下面,针对谁在毒害家乡的河流这个问题列出了污染企业的前十名,一些国有大企业、市级产业基地赫然在列。而在另外一些信息更为完备的地级市地图上,污染企业的具体地理位置已经被标明,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之中。显然,对污染源的详细曝光是这个网站的一大特色。要彻底曝光污染企业,我们做得还很不够。下一步工作是对污染企业进行定位。网站负责人、年轻的环保学者马军向记者介绍说,网站目前正和一些环保组织合作,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找到污染企业的准确地理方位,在详细的网络地图上加以公布,然后发动公众对其开展独立监测,运用社会监督的力量促使其改正污染行为。这无异于对污染企业展开网络追杀!记者一下子联想起这个最近比较火暴的网络词汇。然而,在多年前就参与追杀中国水污染工厂调查、对中国水污染现状了如指掌的马军对此却表现平静:我们只是在做一些很基础的工作。
  
  一张期待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路线图
  
  其实,中国水污染地图网站所做的远不是曝光污染企业这么简单。这是一个严肃的科学数据库,其信息含量相当之大。记者看到,在网站上每个地区的水质信息分类下,有地表水水质、主要河流水质、主要湖泊水库等6个子栏目;在排污信息分类下,有工业废水排放、重点陆源入海排污、面源污染排放等5个子栏目;公众高度关注的污染源信息分类里,也有不达标企业名单、不达标污水处理厂名单等4个子栏目,简直就是个水污染的信息集装箱。引人注目的是,网站还运用排名的手段对政府的环保工作进行舆论监督。除了数十个关于各类污染物排放的地区排名外,最后一栏是信息公开指数排名。记者看到,上百个城市在这个排名中都得了零分。马军的解释是它们没有向公众提供任何有价值的水污染信息。虽然这个网站可能会刺痛一些地方政府的神经,但马军还是对政府的环保信息工作表示高度赞赏。他恳切地说,网站分析使用的所有数据都来自政府公告、媒体报道所披露的官方信息,中国水污染地图之所以能够存在,离不开政府在推动信息公开方面所做的巨大努力。马军说,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大力推动环保信息公开,相关的政策、法规日益完善,全社会关于环境保护的共识正在形成。这其中最为可贵的就是公众参与环保治理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2004年开始实施的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公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直到今年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都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预留了法律、政策空间。当然,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机制还不够完善。马军说,当前公众参与环保的意识在提高,但政府提供给公民参与的具体渠道却比较少。他用一系列逻辑关系来描述公众参与与水污染治理的关系。他说,水污染治理不是技术问题,也主要不是资金问题,而是机制问题。要控制水污染,就必须加强执法;要加强执法,就必须突破利益关系;要突破利益关系,就必须鼓励公众参与。而公众参与从哪里起步呢?从环保信息公开、知情做起。在落实公众的环保知情权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水污染地图可谓任重道远。
  
  在环保方面,每个人都是上帝
  
  除了中国水污染地图网站,马军还担任着环保NGO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主任。这个中心以网站为载体,目前正在做《中国水污染报告》和环保数据库的整理工作。经费是靠马军从国内企业拉来的一点赞助维持着,包括马军在内,中心只有4名工作人员,他们要整理海量的数据,还要联系其他环保组织做污染企业定位等实际工作,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如今,网站的人气越来越旺,但做大后的经费如何筹措还是个未知数。尽管存在不少困难,马军依然充满乐观。他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公众对于环保参与的热情必然越来越高。在消费领域,消费者已经学会了作上帝,消费维权已经成为人们理所当然的潜意识行为。如果这种良好的权利意识能够引入环保领域,人们用对消费品购买者的权利观念来看待自然资源,它所激发的力量将是巨大的。其实,在环保方面,每个人都是上帝。马军肯定地说。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标志,是三个参差相连的中国古建筑云纹图案。马军解释说,这是表示政府、企业、公众在环保工作中是良性互动关系,三方存在利益的冲突,但更多的是和谐的伙伴关系。他认为,当务之急是发动公众参与,并在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建立起信任机制。只要建立起一种良性互动的新型环保治理机制,中国的水污染治理就有希望。我希望能看到中国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出现拐点的那一天。————随着城市治污力度的加大,化工、炼焦等污染企业出现向农村转移的趋势,而农村相关配套治污设施的缺失,使得工业废水经过简单处理便肆意流进农田,污染河道,加重农村面源污染。最近,记者在四川崇州市农村采访时发现,一个炼焦企业地处农村腹地,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内外排粉尘,污染河道,给附近十余户村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而当地环保部门竟称不知情。浙江海宁市从外地引进的一家化工企业,因不断发生爆炸、污染事故,已被海宁市政府强制停产两年多,然而两年来,企业却一直对政府要求其关闭或搬迁的决定予以抵制。在许多经受着产业结构转型之痛的东部地区,引资容易退资难已经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大难题。9月底以来,郑州市委、市政府里不少干部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在9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严肃处理了郑州市违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建设高校园区问题。干部们倍感沉重并不仅仅因为书记和市长受到处分,更大程度上是源自龙子湖高校园区的善后问题。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求,违规进入园区的河南财经学院、河南公安专科学校、郑州牧专等6所院校一律停止施工,并退还土地。然而,已向被征占土地集体和村民支付的4亿多元补偿款一时难以追回。一面是上级政府违法必究的强硬态度,一面是作为债权人的贷款银行和集资教师,干部们面临多重压力,如同在火上烤!厂房设备闲置、资本回报遥遥无期、被占用农田复耕困难……从江苏铁本钢铁有限公司违规建设项目被查处,到内蒙古新丰电厂项目违规建设遭遇国务院严肃处理,再到郑州龙子湖高校园区受到清理,违规者既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也给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是很多违规投资者与违规审批者共同的心态。直到被查处后,他们才幡然悔悟:企图靠弄虚作假规避国家产业政策面临着巨大法律风险,而只有自觉维护宏观调控的权威性,依法办事,投资才可能得到最大收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水污染地图引轰动 各地陷入饮水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