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 发表于 2011-10-24 17:18:22

餐饮安全卫生问题靠企业自律不现实

  餐饮安全卫生问题靠企业自律不现实
  
  云南信息报每周一七日谈边民专栏2011/10/24
  
  “猪圈火锅”被曝使用回收油之后,虽然有监督部门“证明清白”,又推出“墨汁毁锅底”的狠招,但顾客已经跑了一大半。此后“香圣客火锅”又被曝出使用潲水油(老油),建新园过桥米线鸡汤有假,虽然都是些“加盟店”乱来,但这些都算是昆明赫赫有名的餐饮大牌店,那些小牌或无名的餐饮店可能就令人更不乐观了。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层出不穷,涉及到每一个人,这到底是怎么了?
  
  餐饮行业出现乱象,可以用“利字当头”来解释: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成本降下去,利润升上来,于是顾客不再是“上帝”,变成了“垃圾桶”。再比如“宰猪”,技巧成了经营诀窍,“赚快钱”成了主导思想。我并不是说所有企业都不明白品牌、口碑、形象的重要性,都不想可持续经营发展乃至永续性经营,但加盟商素质良莠不齐,管理起来无疑难度更大。在快钱和高利润面前,有多少“店”经得起诱惑?比如“建新园”,是过桥米线一线品牌,历史悠久,我此生吃过的过桥米线一半以上是在建新园吃的。按理说,这样的名牌应该早就有一套在食品卫生安全上成熟规范的自我管理制度,但永平路店终于还是在残酷的市场竞争和利润诱惑下失节了。过桥米线最重要的是那碗鸡汤,可他们现在用实际行动和自我承认告诉我们:勾兑,更省钱。
  
  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具有最大的示范效应,所作所为会带动全行业乃至关联行业竞相效仿。难怪卖过桥米线的坚决不吃过桥米线,卖火锅的坚决不吃火锅,养猪的不吃自己养的猪,养鸡的不吃自己养的鸡。一碗过桥米线,一锅火锅,里面的元素都出问题的话,涉及到多个行业都出了问题。
  
  完全指望企业自律既不现实也太软性,国家有很刚性的法律和执法部门在管着这些事。我的问题来了:连建新园、香圣客这些名牌都管不住或者根本不监管,还要靠不具备执法权的记者乔装打扮冒着人身危险去卧底、曝光,请问检疫部门卫生部门食品部门工商部门等等公权机关都干嘛去了?难道已练就一身百毒不侵的绝世武功?劣币驱逐良币,市场上崴货横行,推责任的话我认为政府也脱不了干系。赋予你监管执法权,连明晃晃名牌大店都监管不住,餐饮店是利益驱动下无良,那么又是什么因素使得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呢?
  
  或许有人会说,不吃建新园你可以去吃桥香园,不吃香圣客你可以去吃沙坪坝。而我的回答是:凭什么?建新园不靠谱难道其他园就会靠谱?香圣客不可信难道其他火锅店就会可信?公权监管部门行政不作为之下,所有过桥米线都可能是建新园,所有火锅都可能是香圣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餐饮安全卫生问题靠企业自律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