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密渣渣 发表于 2011-10-20 10:20:00

建新园永平路店米线鸡汤 假的!

  建新园永平路店米线鸡汤 假的!昆明论坛小编导读 汤里添加三无“调料包”建新园作为昆明过桥米线的一个大佬级餐馆,备受市民喜爱,其醇香的土鸡汤更是诱人的主打品牌。然而今年9月初,接到市民举报:火车站附近的建新园永平路店的过桥汤疑为某种“神秘”配料勾兑,并非鸡肉、大骨熬制。
  
  为一探究竟,9月15日,记者通过面试,以服务生的身份应聘到建新园永平路店上班,发现该店在使用一种三无“神秘调料包”给面汤增鲜。
  
  ●记者暗访
  
  9月15日三桶“汤”兑一大包鸡味调味料
  
  9月15日清早,第一天上班,心里有点忐忑。
  
  推开一道写有“厨房重地闲人勿入”的门,里头一个“L”形空间便是厨房。左边为洗碗、洗菜的工作车间;右边一串儿小工作间是煮米线、面条的地方,这里小炉子多,温度非常高,站一小会儿就会汗流浃背。
  
  记者的主要“阵地”在煮米线、面条的小工作间内。还在试用期,没有固定的岗位,只能跟在一群师傅后面打杂。吃早餐的人越来越多,一大桶汤很快见底。这时记者意外发现,待锅里的汤用完后,工作人员又往里面掺水,然后再往里头倒入一种由四川德阳市野阳食业有限公司制作的“鸡味调味料”,比例大概是三桶水兑一大包。
  
  “潜伏”前,记者曾以食客的身份进入该店就餐,询问过服务员一些关于汤的问题,当时服务员爽快地回答:“我们用的都是鸡汤,是用鸡肉和大骨头熬制的!”
  
  记者走遍整个厨房试着找寻这些用来熬汤的大骨头和鸡肉,可厨房内外及盛汤的不锈钢大桶中都没有任何鸡肉和大骨的痕迹,汤水呈奶白色,在倒入碗里前(因为碗里另外放入了两勺香油),汤上连油星都没有。
  
  9月16日三无“神秘调料包”现身
  
  “潜伏”在建新园永平路店第2天,记者又有了新的发现。
  
  建新园永平路店一碗过桥米线汤炮制过程大概是这样的:先往大桶里加“汤”,放半包鸡味调味料,加热至沸腾;在将面汤盛入高温的大海碗前,碗里还要事先倒入一小包很“神秘”的调味料。
  
  小调料包一般放置在柜台下方,形状跟超市里售卖的小包洗发水一样,每一料包都连结在一起,一溜儿一米多长,有20余包。包装两边还特地作了锯齿形凹槽,以方便工作人员撕开。
  
  记者拿了一小包在手中“把玩”,粗略估摸该料包有10克左右,形状极似方便面中附赠的增味调料包;包装纸呈透明状,上头仅写了“建新园百年老店”的字样,无生产日期,无配方说明,更无“QS”标志。
  
  记者饶有兴致地问旁边的一位正在打汤的师傅:“这料包里头是什么东西,好像很神秘?”对方笑着回答:“是总店配送的,秘方,里头是些什么我也不知道。这大锅米线跟过桥米线的区别就在这一小包了。因为只有过桥米线才加这么一小包。”
  
  ●部门查处
  
  工商等待食药监局联合执法
  
  等了3小时,却意外走漏消息
  
  10月17日下午,记者前往官渡区工商局昆明站分局反映之前的暗访情况,看完记者“潜伏”拍摄到的一些相关影像资料后,工商局工作人员表示,食品安全餐饮环节的监管主要是食药监部门,需要和他们联合执法。
  
  随即,官渡区工商局昆明站分局赵副局长用电话跟官渡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稽查科科长张晖联系,并告知了张晖相关情况。张科长在电话中表示需要跟上级汇报,10分钟后电话答复:“可以参与联合行动。”记者在官渡区工商局昆明站分局内等待了3小时,接近下班时间才看到官渡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稽查科的工作人员。
  
  一行工作人员进店内查处,这时记者发现情况不对:在暗访时从不佩戴健康证、不戴口罩的服务员们已“全副装备”。“有人提前走漏了消息!”记者满心疑问。
  
  张晖说他们在此次“联合行动”前,已派一小分队队员先行来永平路店检查。对此记者愕然:“既是联合行动,为什么不等媒体和工商局一起来查?”张晖解释:“这个日常的监督检查是我们的工作职责嘛,对不对?我想问,我们提前进去检查有需要向你们汇报吗?并且有什么不符合法律程序的吗?”
  
  监管部门暂扣所有“小调料包”
  
  记者与工商局、食药监局来到建新园永平路店查处时,正值用餐高峰期,店内生意火爆,数名伙计用托盘端着热气腾腾的面汤穿梭于各餐桌之间。
  
  两部门要求该店出示了一堆相关文件。在这堆文件中,包括了一张刚刚从小板桥干菜批发市场经销商处传过来、尚带有油墨味的“‘鸡味调味料’的检验合格证明”,该证明书上相关数据表明该调味料无毒副作用,能给汤增鲜增味。而关于那一小袋三无“神秘调味包”的配方及检验证明,该店无法提供,张晖表示:“制作小调料包这样的做法,已违反了《食品安全法》,要暂扣该店正在使用的所有小调料包。”
  
  一名在现场负责协调、自称是该店主管的小伙子告诉记者:“食药监部门经常来这里例行检查。”记者追问:“最近的一次是在什么时候?”他答:“应该是七八天前吧,有时候我也没在店里。”既然食药监部门常来检查,为何到现在才暂扣这些调味包呢?张晖解释:“关于这个问题,我需要回去落实当时是哪个队员来查的。”
  
  ●建新园回应
  
  不允许分店加入其他调味料
  
  建新园总店工作人员在查处行动开始后一小时才到。面对大家的种种疑问,总店办公室负责人汪女士埋怨说:“你们应该事先跟我们这边沟通一下嘛,你们突然这样问我,我怎么回答得上来!”
  
  对于建新园永平路店用“鸡味调味料”勾兑汤一说,汪女士表示难以相信:“除了加入那一小包调味料外,不允许加入其他调味料。”记者示意服务员从柜台底下拿出一包新的“鸡味调味料”,汪女士接过来时表情非常惊讶。
  
  在一旁自称是“公司驾驶员”的中年男子抢过话头:“这不是没开过封的吗?他们根本没有使用嘛!”记者反问:“莫非买来摆着?”该男子哑然。
  
  联合查处时,记者又往后厨“兜”了一圈。跟之前暗访比起来,厨房状况大有改观,服务员还潇洒地从一个铁架下面拖出一盆大骨头:“我们的大锅米线汤都是用鸡肉跟骨头熬制的,骨头都在这里了。”在大锅米线汤里,记者还打捞起了几片鸡肉。
  
  厨房一男性服务员称:“大锅米线汤是由我们店自行熬制的,而过桥米线汤则是由总店配送的。”对于这名服务员的说法,总店的汪女士却予以坚决否认:“所有建新园分店的汤都是由总店配送的,分店不能自行熬汤!”
  
  记者:“既然总店有配送,永平路分店为何不‘坐享其成’,反倒自行熬大锅米线汤呢;你说总店配送的汤都是高浓缩汤,只需要兑开水加盐就能使用,可为什么永平路分店在加入小包调味料后还要倒入半袋‘鸡味调味料’?”
  
  汪女士:“总店会对他们进行调查。”
  
  记者:“总店的汤是怎么熬制的?能不能邀请媒体去现场见证呢?”
  
  汪女士:“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广大市民,我们的汤都是由骨头跟鸡肉熬制的,至于媒体能不能去现场看,我真不好说!”
  
  总店自曝“调料包”=胡椒+味精
  
  在永平路店内,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用餐的顾客,5位客人中有3人表示:“鸡精味道太浓,不像是由大骨头跟鸡肉熬制的汤。”
  
  记者拆开一袋小调料包,胡椒味非常冲,拿了一点放入舌尖,口中有明显的辣味。关于这小袋调料包中的“秘方”,汪女士在现场自曝:“其实这调料包中也没有别的,就是胡椒跟味精。”
  
  高浓缩汤被加入了鸡味调味料,又重复加入一遍味精,汤的味道会有多重是可以想象的。
  
  记者问:“这里使用的汤会不会就是靠这些调料兑的白开水呢?”汪女士再次强调:“建新园使用的鸡汤全部都是由总部配送的,加盟店不能自己熬制,也不能往里面再添加其他配料,对于永平路店私自熬制鸡汤,并往配送的鸡汤中添加鸡味调味料的事,建新园总部也将做进一步的调查。”
  
  关于三无“神秘调料包”中到底是不是只有味精跟胡椒,还有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做进一步确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建新园永平路店米线鸡汤 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