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 发表于 2011-10-13 14:28:31

淘宝卖家抗议 马云拒不让步

  淘宝卖家抗议 马云拒不让步 昆明论坛小编导读 因不满淘宝商城新规,10月11日晚,数千名中小卖家集中攻击商城大卖家以胁迫淘宝:恶意拍下商品后申请退款及赔付,导致多家商城大卖家被迫下架商品,运营停滞。此次“暴乱”背后,是淘宝与中小卖家矛盾的集中爆发,也是淘宝新规面临的第一道考验。(10月12日网易科技频道)从去年淘宝大幅修改搜索规则,引发全国300余中小卖家到杭州淘宝总部集体抗议,到今年淘宝商城宣布升级商家管理体系,大幅提升商城店家成本,导致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小卖家无奈退出商城,并最终引致此次“网络暴乱”。在淘宝逐渐抽离“免费晚餐”,开口向商家索要价值不菲的晚宴费之后,淘宝与中小卖家的矛盾似乎已难以调和。
   http://www.vodone.com/player/2010Player/2010player.swf?id=735174 
  从商业角度来说,已经在商业话语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淘宝,当然可以坚持自己的商业定位。具体到引发此次中小卖家网络暴乱的措施———提高资金门槛,将淘宝商城打造成品质之城,从而为消费者提供安心、有品质的消费环境———在商言商,即便是向来以免费共享为理念的网络,当卖家们面临的是一个承担着平台运营、市场管理等各方面成本的企业时,这样的收费不过只是大势所趋。
  
  中小卖家攻击淘宝的理由却也正源于此。面对淘宝逐渐把视野转向实力更雄厚的大卖家,各种收费策略频出,这场大浪淘沙的商业运动中,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小卖家的生存空间却被一再挤压。有卖家就在网上称,除了各种收费政策,淘宝出台的新规也阻断了现有合同的继续运行,这导致他们的合法权益直接受损。而随着资金门槛的提高,也势必增大网店运营成本,“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埋单的是消费者,可消费者体验却不能随之改善,甚至为了压缩成本,产品质量还会降低。
  
  这也许才真正戳到了淘宝内乱的痛处。在这场淘宝与卖家的商战生存博弈中,不管淘宝是否“有奶就是娘”,它挤压中小卖家的策略,会否损伤未来淘宝低价、自由交易的优势与活力,这只从属于淘宝商业考虑的范畴;倘若卖家在这种挤压策略中合同权利受损,则一可以用契约说话,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契约权利,二可以用脚投票,脱离淘宝另谋出路。可无论是淘宝的商业定位及利益追逐,还是商家在新规面前的权益维护,不能忘却的一点始终都应是,消费者权利不能在这场惨烈的商业博弈中被绑架,任何博弈都理应顺应商业伦理、契约精神的轨道来解决,而不是将之付诸暴力的丛林法则。
  
  比如,在此前的淘宝搜索规则修改中,消费者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商品的权利,可能在此中被屏蔽;再比如,在此次中小卖家冲击大卖家的网络暴乱中,消费者选择大卖家消费的权利再次受损;而淘宝通过提高资金门槛的手段挤压中小卖家,也使得被迫承担更高价格或更低廉服务的消费者,感到很受伤。而这些直接绑架消费者权利的商业行为甚至暴力行动,无疑都深深损害着互联网经济的商业伦理。
  
  对一个拥有数千家商家、上千亿交易额的网上市场而言,淘宝究竟是应该扮演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管理者角色,还是以赢利为目标的企业?在可以预见的越发激烈的商业博弈中,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天问。但不管怎样,秉持契约精神,践行商业伦理,维护消费者权利,理应成为互联网商业的底线。
  
  网上,成千上万中小店主集结,以大量下单再大量退货的捣乱方式,向淘宝施压,抗议它突然大幅提高淘宝商城的进驻门槛。他们声称,淘宝这么干,将把自己逼得“血本无归”。
  
  这场自发的网络抗议开始于前天晚间,昨晚又有大规模行动。虽然一些人将此定义为“恶意攻击”,淘宝也已报警,但不容忽视的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卖家,面对垄断巨头兼游戏规则制定者,除了以这种方式表达诉求,又能如何?
  
  大卖家遭突袭
  
  韩都衣舍是一家入驻淘宝商城的大型的品牌服饰销售企业。前天晚上,大量恶意交易突然发生,不到半小时内,因为买家订货后不付款而要求退货,韩都衣舍2000多件商品被迫下架,一时无法运营。CEO赵迎光深夜在微博上说,针对他们的恶意交易的参与者有一两千人。
  
  淘宝商城的其他不少大卖家也遭突袭。昨天下午,一家大商铺在半小时内接到的恶意订单金额高达20万元。
  
  攻击方式不只是恶意交易。淘宝网页上有一些广告位,帮助商家展示货品,按点击量收费———一些大商家发现,他们的广告短时间内突遭大量点击,预存的广告费很快耗尽。
  
  这些恶意交易的源头,是一个网络语音聊天平台。前晚,这个平台上聚集了数千愤怒声讨淘宝的中小卖家。而昨晚,到记者22时左右发稿时,平台上已有近4万人。20时后,一波针对某饰品大卖家的集中恶意交易启动;而几乎每隔10分钟,“抢购潮”就会光顾一家商铺。
  
  一名参与者说,他们就是要打击“能让淘宝商城心痛的”重要客户。
  
  愤怒从何而来
  
  怒火伴着泪水。这次小卖家对大卖家的攻击行动,缘起于3天前淘宝商城的规则调整。
  
  淘宝商城是淘宝旗下的B2C(商家对消费者)平台。与个人卖家聚集的C2C(个人卖家对消费者)平台淘宝网不同,商城致力于打造“更诚信”的形象———要在商城开店,必须注册公司,而且需支付保证金、技术服务费等;此外每笔交易要缴纳一定百分比的佣金。
  
  3天前,淘宝商城突然大幅提高入驻标准:大部分卖家一次性缴纳的服务费(相当于实体店铺的房租)从每年6000元升至3万-6万元,交易保证金(类似“房租押金”)从原先的1万元提高到5万-15万元。
  
  淘宝此举的目的很清楚———把中小卖家淘汰出商城,让大型零售企业唱主角。淘宝设置的游戏规则是:只要卖家的年交易额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100%返还“房租”。可以说,新办法实际上没有提升大卖家的成本,但会压垮中小业者。
  
  一位浙江卖家称,他今年24岁,人生目标就是从淘宝网起步,积攒实力,入驻商城……但淘宝此举让他的梦想破灭了。另一位取名“最爱的淘宝要杀了我们”的卖家说,他进驻商城时间不长,先期投入很多,把房子押了才借到钱。新规则会让他的先期投入打水漂,他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我的房子快要没了。”
  
  在网络论坛上,声讨淘宝的卖家几乎都是一肚子苦水。有人说,淘宝此前不久刚辟谣说不涨价,没想到等自己借了高利贷进了货,却一下变了。
  
  淘宝官方公告称,年内不能缴费签订新一年合同的卖家,将被清退出商城。
  
  淘宝甩历史包袱
  
  借免费吸引人气,是淘宝成功的秘诀。它刚创立时,市场份额远落后于ebay的中国子公司易趣网。眼看ebay向卖家收取佣金,淘宝便高举免费大旗,结果招来大批卖家,最终逼ebay退出了中国。
  
  知情者称,近年来淘宝数次想调整免费策略,但都未果。一个原因是中小卖家反对,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腾讯、百度等竞争者也相继进入这个市场,让淘宝无法决断。免费策略成了淘宝进一步发展的历史包袱。
  
  淘宝掌门马云昨天说,公司想挣钱是正常的,不想挣钱是不正常的。淘宝经历了9年不正常!
  
  近一两年,国内电子商务市场快速变化,以京东等为代表的品牌B2C网店发展迅猛。为顺应B2C新浪潮,淘宝开始转型,重点发展商城。易观分析师陈寿送评论说:本次费用提升,应当看做淘宝放弃中小卖家市场,集中优势资源拉拢大卖家的开始。淘宝长期服务中小卖家,却没能给自己带来直接收益。
  
  但一位卖家说,淘宝是我们中小卖家顶起来的,如今它忘恩负义。虽然淘宝称,退出了淘宝商城可以去淘宝网做生意,但卖家说,淘宝没有为他们的过渡提供帮助,现在进入淘宝网,要重新从零开始熬。
  
  谁能当好裁判
  
  一些观察者认为,此次淘宝商城中小卖家骚动,可与去年“3Q(360与QQ)大战”相提并论。本质上,两起事件都是互联网巨头出招提升自身实力而让中小网民做了炮灰。
  
  “3Q大战”中,许多人提出监管部门亟需对互联网企业加强反垄断审查———因为缺乏足够有竞争力的对手,互联网大企业即使伤害了用户,用户也没法“用脚投票”。目前,淘宝占据国内电子商务市场的九成份额,垄断优势十分明显。
  
  易观的陈寿送说,淘宝每次修改游戏规则,都会引起震荡。去年夏天,淘宝杭州总部曾聚集起大量卖家,抗议它对商品搜索规则的更改,但最终,卖家制约不了淘宝。
  
  能约束淘宝的,似乎只剩“自律”。但昨天,马云在微博上表态说,即使不合常理,违背理性,他也要“一意孤行”,因为他自认新规则“是在帮中国建立商业信任体系”。
  
  一位中小卖家说,马云把他们看作不诚信的代表实在有失偏颇。
  
  另一位卖家告诉记者,他希望他们的举动能引起监管部门关注,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马云坐下来跟中小卖家谈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淘宝卖家抗议 马云拒不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