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生要上“恋爱课”
昆明论坛:如何谈恋爱能不能当做一门课来教?如果大学里开这门课程,你会参加吗?有人说大学时代没有恋爱,那就像白开水一样淡然无味。所以,在大学校园里,到处可见成双成对的情侣。日前,北京市教委公布了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该课程增添了教大学生谈恋爱的内容,讲述爱情的三角形理论、爱的纠结、当爱已成往事等内容。据称,这一课程有望成为北京高校的必修课。大学恋爱不再羞答答
大约上世纪90年代之前,大学生谈恋爱是明令禁止的,大学生谈恋爱曾被认为是洪水猛兽,老师一旦了解到有学生谈恋爱,都要找学生做思想工作,跟他们谈话讲道理。1985年从湖南大学毕业的王光明告诉记者,“当年,大学生谈恋爱,学校抓得很严,因为那时候工作是包分配的,如果在学校谈恋爱被老师抓到的话,后果比较严重,但还是有同学偷偷地谈。当时通讯也没现在发达,浪漫的方式也不多,平时传传纸条、写写情书,顶多周末的时候出去看场电影。”那时毕业工作分配,对学生的限制最大,一说毕业可能分不到一起,很多学生就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了。
如今大学生谈恋爱早已走出了躲躲藏藏的年代。从2005年9月1日开始,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学校不得干涉和禁止本科生结婚已正式写入新规定中”。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可以在就读期间结婚生子。
学生质疑谈恋爱也得教
“给大学生上恋爱课还是蛮新奇的,许多同学由于性格内向或者在恋爱过程中碰到困扰,如果恋爱课能给他们一点启发,那也是很好的。”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大三学生张燕似乎代表了许多大学生的观点。记者在采访中,大部分学生都愿意走进课堂一听为快。
湘潭大学商学院的向彬却对此不以为然:“爱情是很美好的,要自己体验,连爱一个人都要教,那还是爱吗?再说,上几节简简单单的恋爱课就会谈恋爱了,也太不现实了吧!我也在谈恋爱,虽然两个人之间闹闹情绪、吵吵架在所难免。但这也正是恋爱的魅力所在!难道我们都要按照老师上课教给我们的恋爱方法去解决问题吗?那恋爱还有什么意思。”
“大学没谈恋爱不是白读了,毕业没能力找到工作才是白读了。”湖南大学的大四学生周洋如是说。
恋爱课变成“练爱场”?
家长们也看法不一,家长胡远认为恋爱课可以开,现在有媒体报道,有的年轻人因为恋爱的矛盾因爱生恨,还酿成惨剧,如果在大学里能上好这门课,懂得什么叫爱,能够智慧地爱,那是一生获益的。而廖丽则有点担心,她的女儿去年考上了北京一所高校,她听到这个消息后,害怕恋爱课变成 “练爱场”。“恋爱课一开,那些不想谈恋爱的学生会不会去琢磨怎么去谈恋爱?”
帮助树立正确爱情观
中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心理学博士唐海波教授认为,在大学期间开一门情感教育方面的课程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现在的大学生经历了严酷的高考,来到大学校园,突然脱离了父母老师的管束,作为名义上是成年人的他们来说,在和异性的交往过程中还是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特别是有些学生抱着游戏的心态去谈恋爱,带着不纯的动机与异性交往,这是不正确的。”唐教授说,开一门专门教授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爱情观的课程就显得很必要了。如果能在我们的学生在踏进校园时,就能接受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对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发展都是很益。
至于这门课该不该成为必修课的争论,我认为很没必要,开设爱情课并不是要大家都去谈恋爱,而是告诉学生如何更好的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难道学了军事理论的人都要拿着枪去当兵吗?”唐教授笑着说。
新闻链接
“恋爱课”涉及“同性恋”话题
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共有九讲,分别是:发展从健康心理开始、自信从认识自我开始、成功从学会学习开始、和谐从人际交往开始、快乐从管理情绪开始、关爱从理解家庭开始、幸福从学会恋爱开始、成长从应对压力开始、人生从珍爱生命开始。课时为16至18学时,记1学分。在新教学大纲中,“恋爱心理与爱的能力培养”一讲被修订为“幸福-从学会恋爱开始”,从大学生们经常遇到的感情问题出发,教大学生学会爱自己、表达爱、接受爱、拒绝爱、维系爱和放手爱。甚至连同性恋等以往被列为中国教科书“禁忌”的话题也在“恋爱课”教程中。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新教学大纲具有指导意义,但不应该强加给大学,开“恋爱课”主要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从而预防精神疾病的角度出发,建议首都大学开这门课程,但并不是强制性的。 :lol上了课,还能找得到感觉吗 哎~~还专门上课呢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