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哒的傲气 发表于 2017-5-24 10:31:14

华云数据郑军:数据“上云”助力城市轨交“智慧”升级


http://cbu01.alicdn.com/img/ibank/2017/620/749/4241947026_232355121.jpg

    新华网上海5月18日电(梁鸿儒)地铁作为民生基础工程,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在城市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轨道交通的用户越来越多,信息系统也越来越复杂。一方面,传统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资源承载能力不堪重负。另一方面,多数据终端与异构资源亟待统一平台进行管理。如何结合大数据与云计算,解决好当前的出现的各类问题,让地铁运营创新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如何实现地铁的数字化运营?成为摆在地铁运营商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近日,“智慧地铁首席设计师&总工程师国际论坛2017”在上海开幕,华云数据首席技术官郑军在此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支撑,一直以来都在向智能模式靠近,海量设备监控、安全诊断监控、移动互联终端、交通动态信息获取、掌上导航、票务、支付等一站式服务的实现都要技术支撑。而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形式,云计算正在发挥着它的巨大作用,传统的轨道交通行业信息化系统需要作出向云化演进,优化企业数据信息,实现节省成本,完成安全、高效、敏捷的转型。

    “AFC地铁票务系统受早晚出行高峰影响,访问量存在非常明显的峰谷特征;新业务的快速上线要求IT资源弹性扩张。在传统架构中,固定的资源配置无法满足以上弹性计算的业务需求。”郑军表示,从地铁数字化运营的角度看,地铁数据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大类,前者包括线路信息和站点信息等,数据量小且改变较少,后者主要是实时的安全视频监控数据、各种设备监控数据、交通卡刷卡数据、各种APP应用数据,包含交通卡ID、刷卡日期和时间、站点、类型、费用、优惠等多个标签,又包含视频数据、设备专有格式数据,各种异构数据,信息庞大且复杂。

    近年来,云计算在中国的快速落地和普及,轨道交通行业企业也与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合作,希望通过云方案解决企业的IT难题。“传统‘烟囱式’的系统架构,无法快速扩展满足突发的业务需求,也无法满足企业构建统一管理平台的发展需求,还存在重复投资等问题。”郑军表示,与传统的服务器相比,“云”具有高度弹性、灵活的技术特性,支持容量扩充,能够更好地契合用户需求。

    郑军说,在中国,大中型企业对IT建设有非常强烈的主导权,在企业转型自身需要和国家宏观政策的鼓励下,中国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在IT创新方面的诉求和意愿相对欧美企业并不逊色,甚至更加强烈。庞大的市场规模和目标客户、对云计算接受的迅速普及极大了提振了中国企业在“上云”方面的动力。

    基于这种判断,华云数据研发推出了成系列的集计算、存储、网络、数据于一体的私有云解决方案,交付了大量企业级客户。又陆续推出私有云对象存储服务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海量数据的低成本高效管理;同时推出两款大数据解决方案——大数据集群管理方案以及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企业级数据挖掘平台,为用户提供数据分析和数字化应用服务。郑军强调,华云数据的解决方案仍然围绕从企业的服务和应用出发,自上而下的建设和交付私有云系统,让企业更加集中于应用层和数据层创新。

    以华云数据提供服务的无锡地铁为例。2016年开始,无锡地铁部署采用了华云私有云解决方案,解决了很多传统IT系统的老问题。一方面,通过华云CloudUltra私有云平台,无锡地铁将计算、存储、虚拟化和云管理平台集于一体,采用业界领先的设计理念可以动态配置计算、网络及存储虚拟化交付模块;另一方面,通过云平台所提供的热迁移以及高可用功能,在物理节点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最小化的减少对上层业务的影响;第三,作为云技术的先天基因,灵活性是云架构与生俱来的特性与能力,支持水平、垂直全方位的IT资源扩展能力。

    “上云后,无锡地铁信息系统无论从先进性、高可用、安全稳定与灵活性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改观,在资源使用率与节约成本方面都收效显著。另外一个显著提升是支持应用APP的快速上线”。郑军表示,上云仅仅是无锡地铁IT升级转型的第一步,推动地铁信息化升级,为后续的数字化运营和智能化运营奠定坚实基础。随着无锡地铁业务量和数据量的增加,无锡地铁还将采用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手段,实现数据采集、投递、处理的一站式和可视化,从数据中挖掘规律和预测,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运营。

    “有了云和大数据的支持,地铁方面能够将更多的精力用于业务的创新,真正打造‘智慧的地铁’,让百姓出行更便捷,更安心。”虽然云计算比较好的解决了传统IT面临的问题,业务创新也依赖于企业上云速度,但是包括轨道交通在内的各行业企业,在如何上云方面仍然存在巨大挑战,需要针对企业业务的自身特点做大量针对性的产品优化方案和部署方案,在创新型、稳定性、过渡性方面做到有效平衡,才能实现不同企业的最佳云计算实践。

    郑军表示虽然未来公有云是大势所趋,但就考虑自主可控的原因,私有云建设已经成为很多大中型企业上云时的首选。他认为全球“最大”的私有云市场就在中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云数据郑军:数据“上云”助力城市轨交“智慧”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