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芈月的嘴唇变红了,为什么男权社会会反对女性用大红唇?
为什么大红唇的女性会显得性感、自信更有力量?为什么男权社会会反对女性用大红唇?文|孟宛音
看,芈月的嘴唇终于变红了!上周六,历经67集的千辛万苦,芈月终于当上“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执政长达 41 年,嘴唇也随之变红。
https://mmbiz.qlogo.cn/mmbiz/Z08UWq352tnT48MRrnvHqkxHrSmDpPDlBibTkw1GQn0pBrdDXmSvWozFL9ZVa2mfq55HicCWDDfma8ndwx5h9jzg/640?wx_fmt=jpeg
此前,芈月唇色只在第27集有过明显变化。侍寝后,由媵侍变为芈八子(秦国后宫分八级: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由于八子位分并不算高,唇色只是由之前的自然色、粉色变为橘色。
▍受封八子后,唇色变为橘色
类似情形也出现在《甄嬛传》中。
https://mmbiz.qlogo.cn/mmbiz/Z08UWq352tnT48MRrnvHqkxHrSmDpPDlfqUDFA3oh1YgyvFYAPdETcJTeJjibYjrYD0UlkIkJl6GuuxEDH9fvlw/640?wx_fmt=jpeg▍由上至下甄嬛的身份依次是:莞贵人、熹妃、太后,唇色也随之越来越深
热播电视剧《芈月传》和《甄嬛传》中女主角的妆容变化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女人涂上深色口红时,往往就是要放大招了。
但是,在清代,甄嬛真正的唇妆应该是这样的:
https://mmbiz.qlogo.cn/mmbiz/Z08UWq352tnT48MRrnvHqkxHrSmDpPDlUh2cNkc6jichzQic6AjW6sNgX8e5tiav4NHMR6NlCUKia5wTSauJVNBpdQ/640?wx_fmt=jpeg图片来源:陈柏言
禁止红唇惑男人
东西文化差异诸多,对大红唇的态度却曾惊人地一致。
历代中国妇女妆唇皆以小薄灵秀为美,她们在化妆时常常将脸连同嘴唇一并敷上白粉,再以唇脂或胭脂点描唇形,是为点唇。点唇化妆术可以很好地解决那些天生不是樱桃小口的女性之烦恼:唇厚者可画薄,口大者能描小。
文化基因相似的日本也有此风尚:取红淡抹于上下唇之中间,令嘴巴视之细小,呈现清秀高雅之貌,而当今涂满双唇的画法,则视为贱娼之风俗。
也许是为了隐藏女人的唇部,日本曾流行骇人听闻的黑齿化妆术。1861 年赴日的法国外交官 Mothblanc 震惊于当时日本女性的妆容,并猜测这大概是嫉妒心强烈之丈夫想出来的风俗。
https://mmbiz.qlogo.cn/mmbiz/Z08UWq352tnT48MRrnvHqkxHrSmDpPDl0RP87Y1gDLJhOGPs5MibK7EHHI7hq98e2AibU1mfPh1EqHS1icIst6HCQ/640?wx_fmt=jpeg▍竹原春泉在江户时代的怪谈集《绘本百物语》中所绘的齿黑女,是由无法成亲的女性变成的妖怪,齿黑在此时期是已婚妇女的标志性装扮
中世纪的欧洲,同样不待见大红唇。英国宗教人士认为这是魔鬼撒旦的化身,不过凡事皆有例外,百合或玫瑰色泽的唇妆因为是纯洁的象征而得以豁免,禁止的也许只是诱人堕落,伤风败俗的大红唇。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代,议会除了对口红课税,还一再出台针对女性涂红双唇这种恶劣风气的法令:通过化妆诱骗英国男人结婚的妇女,会像女巫一般得到惩处,丈夫可以因此宣布婚姻无效。
不过,终身不婚的女王本人却是口红爱好者。她相信口红具有屏蔽死神的魔力。随着年龄增长,伊丽莎白一世越发迷恋口红,生病时抹,不开心时也要抹,去世当日,唇上口红更是厚达半英寸。不过,当时以铅为主要成份的口红说不定加速了女王的死亡。
https://mmbiz.qlogo.cn/mmbiz/Z08UWq352tnT48MRrnvHqkxHrSmDpPDlwcsqic5DEz8qGl70ibZibmJXXGZ1MCdP9WL1FQy9FajyYh20oyogn6ibbQ/640?wx_fmt=jpeg▍伊丽莎白一世
和伊丽莎白一世相反,有“欧洲的祖母”之称的维多利亚女王公开宣称化妆是“无礼和粗俗的”。只是这一次,女王的权威得到了有力回应:只有妓女和女演员可以公开使用,口红在维多利亚时代再次变为公众接受度最低的化妆品。
英国殖民地出身的美国,延续了对大红唇的偏见,特别是在保护美国男人的婚姻免受红唇欺骗的法律规定上如出一辙。二十世纪前的美国,公众普遍认为只有妓女和“下等女人”才会厚颜无耻涂抹的大红唇。
东西方曾一致反对大红唇是因为,禁欲型的男权社会中,丰满突出的红唇总是能引发色情,淫荡的不良联想,在宗教人士、道德批判家和法律制定者眼中,抹红唇的女人是异端和试图勾引欺骗男人的坏女人。
https://mmbiz.qlogo.cn/mmbiz/Z08UWq352tnT48MRrnvHqkxHrSmDpPDlxv6q7x9ib1TU3aHB01DUuZ3ZicaNxVZtZuACwHfnJEnKD9ibC1u37LJFA/640?wx_fmt=jpeg▍玛丽莲·梦露被认为是最性感的红唇女神
东西方道学家们眼中的红唇等于性诱惑,有道理吗?
红唇天生即诱惑
只有人类才有红唇。因为人类红色的嘴唇其实是嘴唇内部外翻出来的红色粘膜,虽然人类的有些灵长类近亲在噘嘴时,吻部也能外翻出一道浅浅的嘴唇,但只有人类进化出了红色的嘴唇。
为什么人类会进化出嘴唇?动物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在其《裸猿》一书中给的答案最有说服力。只是,他的观点正好符合道学家们对红唇的警惕:正是因为可以更好传递性信号人类才进化出了红色的嘴唇。
德斯蒙德·莫里斯认为,人类在褪去毛发后,有了传递更丰富视觉信息的可能,由是进化出了眉毛、头发、眼白、嘴唇、女性膨大的乳房等独有生理特征。而女性膨大的乳房和丰润的红唇,则是为了更好传递性信号的进化产物(乳房模拟的是臀部,嘴唇则是阴唇的模拟,见大象公会往期文章《男女关系之四:乳房为什么》)。
而肤色较深的人往往嘴唇不但较外突而且也更厚,黑人的嘴唇较高加索人和东亚人明显更厚,中国岭南人嘴唇也较北方人更厚更突出,是因为深色皮肤不易在嘴唇粘膜之间形成足够色差识别,形成的一种视觉补偿机制。
人类历尽数万年进化出来的这套视觉信号,无需任何翻译,人人都懂。《围城》中,五十多岁的三闾大学中文系主任汪处厚,偏有个二十多岁风情万种的太太,孙柔嘉虽没见过她,但听了方鸿渐的介绍,几笔就准确画出了汪太太:
https://mmbiz.qlogo.cn/mmbiz/Z08UWq352tnT48MRrnvHqkxHrSmDpPDlx1dqpXesFib4cLqy8VBXl27d6KMbJXFKeyBqdKSTcuj8B9LblOckJXA/640?wx_fmt=jpeg▍《围城》电视剧截图:左图为孙柔嘉画的汪太太,右图为剧中的汪太太
这位红唇的汪太太果然让仪表堂堂的单身汉赵辛楣心神荡漾,只可惜两人在田间散步被汪处厚带着校长捉个正着后,赵辛楣不敢亮明心意,最后临阵脱逃,辜负了烈焰红唇一片心。
只是,人类花了数万年进化出的嘴唇,到了男性对女性具有绝对支配权的时代,反而成了危险和可怕之物。因为每个男性要求女性必须专属自己,而大红唇则意味着随时向任意男人释放的性信息,这当然是危险和淫荡的。
所以,前现代的男权社会必然不允许“正经女性”大红唇,就像“正经女性”的服饰不可以展现女性妙曼的身姿一样——老祖宗花了数万年进化出来的鲜明视觉性特征,都必须严严实实地遮上。
https://mmbiz.qlogo.cn/mmbiz/Z08UWq352tnT48MRrnvHqkxHrSmDpPDlsRcUFG4jAfvib0XGn5VY57bHqiaeKcMricHUh8yPWRBMbV2Z6hcbiaOUHQ/640?wx_fmt=jpeg▍抹上男人反对的大红唇与像男人一样吸烟意义一样,是主张女性权利的无声宣言
2013年5月,土耳其航空公司出台新规,对空姐口红颜色做出限制,禁止使用大红、深红和粉红色的口红,该规定被当地媒体认为是土耳其国内近年来伊斯兰思潮回升的表现。
当然,土耳其航空公司不敢公开说大红唇有性诱惑意味,而是找了一个冠冕堂皇而诡异的借口:口红颜色与空姐服装颜色不匹配。
亮起性感、独立、自信的旗帜
美国人最先为大红唇解禁。
https://mmbiz.qlogo.cn/mmbiz/Z08UWq352tnT48MRrnvHqkxHrSmDpPDlb89zIfSZUVNV5LB6wjOYibds0kG8xArqBia7y9kicNW9318Dyk4iamccPg/640?wx_fmt=jpeg▍美国1920-1950年代的经典红唇妆
在现代口红出现前,美国女性让双唇变红的方法五花八门,比如用红色缎带和“西班牙纸”(一种深红色的厚纸,其实来自中国)摩擦嘴唇,或是整天吮吸柠檬强化刺激。
女权主义让遮遮掩掩的红唇变成一面独立的旗帜。1912 年纽约妇女争取平等参政权的游行示威运动中,女权运动主要领导人均涂抹醒目的大红唇,此后,大红唇成为女权斗士的醒目标配。
在女权运动、商业刺激、战争和好莱坞女星效应的多重推动下,大红唇实现了逆袭。1920年代,近五千万美国女性使用口红。大红唇已不单是性感的象征,还是女性地位的象征,意味着叛逆和有能力挑战男性权威。
红唇的反叛与同性恋者改变了“Queer”一词原本羞辱性的含义类似。“Queer”的本意接近中文的“怪胎”,“变态”,“怪异”,是针对同性恋者的歧视性语言,后来反被其用以表现反抗和自信的骄傲态度。
从红唇运动中得到启发,1920 年代一些故意标新立异的“轻佻女郎”(Flapper)也喜欢涂抹一种颜色为“scarlet”的口红,她们认为这样可以成功震慑父母或其他长辈。那些对时尚的兴趣多于反对男人的女性,也将大红唇作为自己是“摩登新女性”的标志之一。
https://mmbiz.qlogo.cn/mmbiz/Z08UWq352tnT48MRrnvHqkxHrSmDpPDlsdFk692feGs05SgAIs8dcxJtOyEhAnmUxhmMjchuibwluHq13ZmkdQw/640?wx_fmt=jpeg▍伍迪·艾伦电影《午夜巴黎》中的菲茨杰拉德夫妇。爵士时代的美国“轻佻女郎”抹大红唇、抽烟、性开放,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之妻泽尔达是那个时代最著名的“轻佻女郎”
二战爆发终结了大红唇到底是荡妇还是时代新女性的争议。战争需要女性,美国几乎有 700 万妇女响应号召参加工作,40 万加入军队。至此,女人才真正拥有了抹大红唇的权利。
为鼓舞士气,“让伤者开心一些”,美国和英国都鼓励女性化妆和使用颜色鲜艳的口红,大红唇成为爱国和勇敢的象征。美国口红年销售额也从战前的二千万美元增至三千万美元,使用口红女性比例高达 90%。
https://mmbiz.qlogo.cn/mmbiz/Z08UWq352tnT48MRrnvHqkxHrSmDpPDloJr0VxhGZgRyhOhefNEyamZkBDNZfGiaYoyKlFA60Nz6FRiavvI86hjg/640?wx_fmt=jpeg▍二战期间,伊丽莎白·雅顿专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女兵设计的“爱国红”——Montezuma Red 唇膏
到了 1950 年代,几乎 100%的女大学生和 98%的女性都会用口红,相比之下,女性刷牙的比例只有 96%。
大红唇成为独立、自信的象征或许自有其道理,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英国维珍化妆品网上商店所做的一项调查称,嘴唇涂成红色的女人充满自信,或者至少努力看上去如此。使用亮红色的女人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选择暗红色则代表性感和感性。”
中国女性连最基本的连自主生育权都无法实现,当然谈不上大红唇的普及,最具示范效应的影视明星中,只有范冰冰、姚晨、章子怡这类大众认知中的少数御姐类型才喜欢用上大红唇,看上去中国男人普遍更喜欢的女性,是适合浅色口红的萝莉或清纯型,对危险而难于驾驭的大红唇并不太感冒。
但是,对极少数先进女性,大红唇并不足以显示其独立、自信和性感,必须另想办法,比如“王的女人”田朴珺,干脆就做了丰唇手术。
https://mmbiz.qlogo.cn/mmbiz/Z08UWq352tnT48MRrnvHqkxHrSmDpPDl7ubQbpd9ZTx6N5aLpDLLwULgM1sbliavblAZibAUDgIVI5AIENBfBQYg/640?wx_fmt=jpeg来源:鳗鱼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