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未来5年缓解“小升初”择校热 实施异地中考
日前,昆明市教育局公布《昆明市“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征求意见稿)》,(下简称《征求意见稿》)。5年后,昆明市省一级高(完)中要达到34所以上,普通高中优质学校在校生占比达到75%以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以上,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达到85%以上,有效缓解“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问题;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所有县域内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基本解决“择校热”问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以上。此外全市省一级示范幼儿园将达到160所以上,省一级一等幼儿园达到30所以上;省一级高(完)中达到34所以上,普通高中优质学校在校生占比达到75%以上;建成省部级及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达到25所,优质职业学校在校生占比达65%以上。初中毕业生97%以上升入高中阶段学校,普通高中毕业生95%以上升入高等院校,其中一本上线率达30%以上。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占比达30%以上。职业学校毕业生推荐就业率达95%以上;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学前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省一级示范幼儿园达160所。每个乡镇至少设立一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园。义务教育:缩小城乡、校际差距逐步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差距,县(区)域内学校校园环境、设施设备、生均公用经费、教师素质、管理水平大体相当,所有县(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普通高中:基本消除“超大班额”满足新增普高学生入学需求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10.7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省一级高(完)中达34所以上,新增一级一等高(完)中2所,一级二等高(完)中4所,一级三等高(完)中6所。继续教育:结盟办学构建区域开放教育联盟办学体系,使昆明开放办学体系成员单位达到30个以上。将昆明学院建设成为昆明市开展继续教育示范基地。职业教育:推进“双证书”制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争创1—2所高职院校。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高等教育方面进一步提高昆明学院的办学水平。昆明学院在校生人数达20000人,本科专业数61个。民族教育给予双语教师政策倾斜对长期坚持在山区、民族地区从事双语教学工作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工作补贴,在职称、学科带头人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在民族地区大力推进双语教学。民办教育:分两类管理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研究制订两类不同学校的管理和扶持措施。组织开展民办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特殊教育:教育与医疗康复结合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超10人,承担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支持特殊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开展“医教结合”实验,到2017年建成1个县级“医教结合”实验区和3所“医教结合”实验学校,探索教育与医疗康复相结合的特殊教育模式。实现措施资源配置 保障配建学校用地在城市开发中需依法预留教育用地,对规划确定的教育用地实行严格保护,确保新建小区和旧城改造配套学校(幼儿园)落实到位。实施异地中考政策。聚焦呈贡新区,提升新区教育资源的规模和水平。教育人事:评职称要下农村城镇中小学教师在评聘高级职务或职称时,必须有1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2年以上在薄弱学校任教经历。确保全市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素质教育:课业负担每年一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教师教学方式转变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确保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自主发展一项艺术特长。将学生体质状况和体育特长如实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做好学生成长记录,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探索发布年度全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情况报告。考试招生:细化“小升初”入学方案制定昆明市深化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逐步细化和优化“小升初”入学工作方案。不得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缓解“择校热”现象,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来源:腾讯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