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何 发表于 2011-8-13 02:01:18

故宫内斗不休 爆料不止 故宫否认全部负面传闻

  故宫内斗不休 爆料不止 故宫否认全部负面传闻 昆明论坛小编导读  对于近期不断有故宫内部人士向媒体爆料的情况,有故宫工作人员担忧,希望故宫不要再陷进“内斗”的泥潭。
  


  面对“鸭梨”(压力)没有好办法,诚信为生存第一法则。否则“鸭梨”会越来越大,直至崩溃。从上半年的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到最近的哥窑门、瞒报门、私拍门……事故接二连三,故宫却岿然不动,一概否认并试图以“内斗”转移视线,公众还能如何相信故宫管理者?
  
  不管“内斗”说是真是假,都无法掩饰故宫的真问题。综合近来媒体的报道看,故宫丑闻早已缠身,“内斗”不过是又添一罪。一级文物毁坏,并被爆再次发生文物损坏事故(真假有待调查);而文物轻易失窃,故宫领导却金蝉脱壳,不仅暴露出故宫安保的漏洞之大,更证实了故宫的自我修复能力严重缺失;过度商业化的混乱局面,财务的不透明程度,对文物和建筑的“保护性修复”破坏……足以表明故宫体制问题的严重性,而这些问题,显然不是“内斗”就能涵盖得了的。
  
  私分票款案事情败露后,被知情者勒索10万元“封口费”;故宫内部知情人士曝料,故宫又有重要文物(清宫旧藏木质屏风)被损坏——这些事情确实有待一一证实和调查,即便如故宫工作人员所言,“不实言论”源于内斗。那文物失窃、锦旗错字这样无关内斗的“真实情节”呢?
  
  要知道,故宫不是私产,而是全民的文化遗产。这份遗产价值连城,因为全世界再也找不到保存如此完整、规模如此巨大的古代皇宫集群,更不用提难以数计的文物。正是如此,故宫不容闪失,一瑕一疵都必须在第一时间公开、纠正和处理。所以,故宫若真陷入内斗,绝不是一般企业的内部纷争,而是“绑架”了全民的文化遗产。再往深处想,令人恐惧。
  
  如果一系列丑闻无法刨根问底,内斗不解决,中国头号文化遗产真将是所托非人。脱胎于计划经济,故宫事实上一直以来是官僚体系的一部分,院长任命由上级主管机关说了算,经费使用则由故宫内部行政说了算。而社会对故宫的运作、管理几乎毫不知情,更别说监督了。
  
  作为公共博物馆,重点就在“公共”二字。无论是文物保护,还是运营管理,都必须体现公共性。事实上,经过数百年博物馆、美术馆运营管理的经验积累,一套良好的公共文化机构管理制度基本成型。理事会制度即是代表。政府负责拨款,理事会负责管理和规划,并对财政收支实行监管、提名馆长等。而馆长就是委托代理人,负责具体的日常管理,并接受理事会的监督。大英博物馆如此,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卢浮宫也如此。
  
  在一个好的管理体制下,丑闻并不可怕,也绝少发生丑闻;内斗也不可怕,所有事情都可以公开讨论。对于我们来说,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既是捷径,也是对国家和公民负责。当务之急,独立的调查、严肃的惩戒势必不能拖延,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中国公共文化机构的巨擘级代表,丑闻不断的故宫博物院理应带头变革管理体制。这既是拭去阴霾和是非的需要,更是保护故宫的必需之举。
  
  关于媒体与网络爆出的“封口费”事件以及4件文物受损一事,故宫全部予以否认。对于近期不断有故宫内部人士向媒体爆料的情况,有故宫工作人员担忧,希望故宫不要再陷进“内斗”的泥潭。
  
  否认封口费传闻
  
  前日,财新网刊发题为《10万元封口费悬案》的记者手记及《故宫又有重要文物被损坏》的报道。文中援引多名消息人士的话说,2009年前后,故宫曾发生过内部人私分票款案。
  
  按照规定,故宫门票款须全部直接上缴财政部。但故宫内部人士与导游勾结,导游可以带领游客逃票进入故宫,钱款由导游和故宫的警卫人员分成。
  
  但逃票的事情被人发现,该人全程拍下来作为证据,并向故宫索要20万元封口费。故宫派出工作人员谈判,将价格压到10万元,最后经领导同意,从财务部门将钱款拨给勒索者。勒索事件就此平息,事后也只是开除了一个涉事的合同员工。
  
  昨天,故宫对此回应称,封口费的传闻不实,不过确有私吞票款的事件发生,当年他们已协同公安部门对此案进行了调查处理。
  
  否认四文物受损
  
  上周,网友爆料称,来自内部人士的消息,在哥窑瓷器受损前,故宫曾发生过四起文物受损事件。据网友介绍,2006年前后一级品明代法器受损,2008年佛堂旧址二级品佛像损坏。几年前故宫宫廷部不慎扔掉10多件佛像。另有一次事故详情不明,网友称“胳肢窝没夹住那件,碎了。”
  
  对于这些传闻,故宫调查后表示,馆藏祭法器里没有一级品,因此,不存在“2006年前后一级品明代法器受损”的事实。佛堂旧址未发生过安全事件,不存在“2008年佛堂旧址二级品佛像损坏”。而后两件文物损坏事件因为叙述语焉不详,根本无从调查,而且也不可能发生那样的事情。
  
  故宫内斗在升级?
  
  从一开始的“瓷器门”,爆料网友就称是来自故宫内部人士的消息。而随后的四起文物受损与“封口费”事件,再到清代屏风浸水事件,这些也都是来自内部人士的消息,故宫为何难以消停?
  
  首先,故宫在管理和文物保护工作上确实存在诸多漏洞。而另一方面,有故宫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这也是故宫内部斗争的结果。
  
  一位故宫退休专家向记者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年轻人不懂事弄坏了文物,该处理整顿绝不能手软,可故宫自己人不能趁乱内斗。这样内耗下去也不利于故宫的管理和文物保护。
  
  在故宫面对舆论狂轰滥炸之时,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在博客里流露出了一些对故宫的“同情”。“这两年网络语言喜搞,把压力写成鸭梨。别说故宫捧着个大鸭梨,难以面对此事故,连我都感到一个不大不小的鸭梨。我接到来自全国各地无数个电话采访,不能不去面对,直打到头昏手麻,手机没电才算拉倒。”马未都表示,面对“鸭梨”没有好办法,诚信为生存第一法则。否则“鸭梨”会越来越大,直至崩溃。
  
  

楠儿 发表于 2011-8-13 23:28:00

故宫里,也是普通人啊。演绎的也不是帝王将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故宫内斗不休 爆料不止 故宫否认全部负面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