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自己的朋友
文/崔艳丽 我们往往会有一种体验:当别人遇到困惑的时候,我们能冷静地从客观的角度劝解他帮助他,可当我们自己处于烦恼中时,再理性的人也无法劝说自己。我自己就常常这样。每次家人或朋友迷茫的时候,我总能迅速做出分析,然后总结出原因和处理的方法,对此他们都大为吃惊。可是我自己陷入困境中时,却无力说服开导自己,苦恼常常把我弄得透不过气来。这时候我的处理办法也很俗套:打电话向知心的朋友倾诉,或想办法激发泪点让自己痛哭一场。
然而这真的不是什么好办法。朋友并不会随时都能弄懂你那突来的情绪是怎么回事;而哭有很多时候竟成为奢侈品,坚强太久的人会发现表露脆弱竟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最主要的是这些方法会上瘾,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好多时候我们看似对别人苛刻,其实是对自己苛刻。我们内心常常会有一个声音,它说我们不如别人,所以才努力表现出自己所能表现的一切优点,尽管很累。这也是为什么人们都羡慕别人的原因——每个人都显得既牛逼又快乐。
那么实际上你真正了解别人,又了解自己吗?别人对我们来说千变万化,无法掌握,但是自己不应该不被了解。
少年时期的我是很自卑的。由于身体的原因,我常被陌生人甚至家人耻笑、瞧不起。而我扬长避短地努力学习,也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卑微感和不安,以及希望能获得别人的认同。而我自己,其实是不认同自己的,它把我自己当做一个敌人,一个让自己丢脸的敌人。所以我那时面对陌生人的眼神都是没有一丝笑意的,甚至有怨愤藏在其中,这点我在翻看过去的老照片时发现了。我想我那眼神与其说是针对别人,不如说是针对自己。而我尽量地结交朋友,也只是为了证明我也是有朋友的,没他们说得那么差。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和自己保持这样一种敌对状态,致使我内心很紧张,很不快乐,而我口头上从不承认我不快乐。我想我是怕了——我被别人否定太多了,以至于我以为这就是事情的真相。
直到后来遇到喜欢我的一个男孩。他一眼看穿我隐藏在背后的真相:你不用挣扎,不用证明给任何人看,不用在意那些贬低你的人,他们太无知,他们如果是你绝不会有你做得好!但是你自己要爱你自己。你知道吗?即使不那么努力,你本身也是一个单纯、热情又可爱的女孩......
我自此开始试着了解我自己——尽量从一个客观的、旁人的角度。翻阅那些年写的日记,回顾自己的所做所为,我真的发现了一个善良、聪明和热情坚强的被误解的我,开始明白了一个道理:了解自己不能只通过别人的口,那往往带有偏见。
说了我自己那么多,大概会有不少人有同感吧。许多事情我们劝得了别人却劝不了自己,首先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没有从远距离、旁人的角度来认识自我。潜意识里,我们自己是可以不被尊重的,尊重只能用在别人身上。这个结论有两件事可以证明,一是我们习惯于对熟悉的人随意发火,对陌生人却很有礼貌。这正是由于熟悉的人被我们认为是”自己“人,而自己可以不被尊重,所以自己人也可以不被尊重。二是体现在对在乎的人”犯贱”:对方越是对自己不好,自己越在乎他,而一旦对自己好了,反而觉得他处处是毛病。其实这就是极力想获得他的认同,越不被认同就越不甘心,说白了还是不尊重自己。这些都是轻视自己的行为,是一种错误的、变态的自卑心理。
一个了解自己的人,会像一个朋友一样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性格、气质、处事风格......我有很多次,忘了把东西放在哪,忘了一件事是谁做的:是我自己还是别人?根据我对自己的了解,判断出自己是一个做事认真谨慎的人,通过这个线索找出了丢失的东西,查明了事实的真相,避免了冤枉自己或误解别人。
其次是我们对自己太过苛刻,认为自己应该(注意这两个字)什么都能扛都能承担,所以遇到困难就先自责,怪自己怎么这么笨这么弱,所以才会愤怒才会陷入痛苦不能自拔。其实同样的事到了别人身上,也是一样的,说不定他的表现更糟。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放松、冷静下来理性地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也就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信——既不否定别人,也不否定自己,而是尊重事实。
一个真正的好朋友,既不会为了取悦你而尽拣好听的说,也不会处处责骂你看不起你,他会根据事实来做出对你最有利的事,说出对你最有益的话。
而我们每一个人的第一个好朋友,应该是我们自己。无论外界怎样评说你,你都应该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看待自己,就像一个真正为你好的良师益友,绝不会因为别人的话就轻易动摇。你希望怎样对待一个你视为知已的好友,你就应该怎样对待你自己:爱他,尊重他,提醒他,宽容他。
实际上,一个对自己不宽容的人,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对别人宽容,因为他会觉得这样对自己不公平,而其实这不公平是他自己制造出来的。
做你自己的好朋友吧,你会看清你自己,看清这个世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