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健康谣言:原来这么吃才更有营养
吃水果要讲究时间吗?“小葱拌豆腐”不利于钙吸收?喝葡萄酒能减肥?玫瑰盐高营养? 味精使用不当会致癌?……这些“忠告”是不是经常在你的朋友圈里出现?真相到底如何?一起来了解真相。 水果是餐前吃还是餐后吃?[*]说法:
餐前空腹吃橘子、柿子等酸性水果容易伤胃,餐后宜吃菠萝、木瓜等含有蛋白酶的水果,有助于消化;晚上吃水果伤身体,“早上是金水果,晚上是烂水果”。
[*]真相:
水果的酸味来自有机酸,涩味来自于单宁。有机酸有利于矿物质的吸收,而单宁会使胃粘膜表面蛋白质发生凝固,吃得过多的确可能会对胃产生一定刺激。但经过多年品种改良,如今大部分水果并不酸涩,甜味越来越浓。 肠胃健康的人无需考虑吃水果的时间问题,“吃水果得讲究时间”的说法忽略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把少数人会引起的不良反应扩大了。 “小葱拌豆腐”影响钙吸收?
[*]说法:
一则《十二道有毒家常菜》广为流传,称“小葱拌豆腐”中,钙与葱含有的草酸会结合成白色沉淀物——草酸钙,造成人体对钙的吸收困难。
[*]真相:
小葱中所含的草酸数量并不多,撒一点来拌豆腐,对豆腐中钙的吸收基本不会产生影响。实际上,竹笋、茭白、菠菜等大部分蔬菜都含有草酸,不存在与含钙食物搭配影响钙质吸收的问题。 绝大部分的所谓“饮食禁忌”都经不起推敲,饮食的顺序、烹调的方法、个体差异等一系列因素可能导致进食后有一些不良反应,但并不代表食物本身有问题。 豆浆冲鸡蛋影响蛋白质吸收?
[*]说法:
生鸡蛋清中含有一种粘液性蛋白,在冲鸡蛋的过程中,豆浆中所含的胰蛋白酶抑制物会使胰蛋白酶和粘液性蛋白相结合,生成复合蛋白,不易被人体分解吸收。
[*]真相:
大豆中的确含有一些胰蛋白酶抑制物,因此生豆浆确实可能降低胰蛋白酶活性的蛋白质,妨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然而,这种蛋白质的耐热性不强,在100℃加热数分钟,85%以上会被破坏。因此,豆浆只要煮沸10分钟,和鸡蛋一起吃就没问题。 很多人本能地对化学反应存在害怕心理,实际上,化学反应很普遍,人体日常活动的能量也是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所产生的。 喝葡萄酒有助于减肥?
[*]说法:
一直以来,网上都流传着喝红酒能减肥之说,具体做法也很简单:每天睡前喝一杯50ml左右的红酒。
[*]真相:
的确有美国研究人员做过“喝葡萄酒减肥”的研究,但从论文分析看,研究者只是发现葡萄提取物中的鞣花酸有抑制脂肪代谢的作用,进而推测它“可能”有助于减肥,并不是传言或媒体报道的“喝葡萄酒可以帮助减肥”。 “喝酒减肥”的说法由来已久,但是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喝酒能帮助人们减肥。相反,后来更多的研究显示,大量喝酒的人往往更重,肥胖的发生率更高。 “玫瑰盐”高营养?
[*]说法:
“玫瑰盐”来自喜马拉雅、巴基斯坦等地,含有84种微量元素和天然矿物质,比普通食盐更有益健康。
[*]真相:
“玫瑰盐”的铁含量较高,这是它呈现粉红色的重要原因。普通盐的氯化钠含量在99%以上,“玫瑰盐”中绝大部分元素也是钠,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玫瑰盐”中的硅元素相对较高,但硅这种元素是否是人体必需还存在争议。 食物营养价值的高低并不一定与其价格的高低直接挂钩,高价格并不是“玫瑰盐高营养”的理由,稀缺和炒概念才是它昂贵的原因。 味精使用不当会致癌?
[*]说法:
烹饪温度只要超过100℃,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健康甚至致癌。
[*]真相:
味精一直都是很有争议的调味品,“危害说”也有不同版本,主要因为很多人都把味精看做一种“化学工业品”。 事实上,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是以碳水化合物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后经提炼精制而成。水解植物蛋白质经加工也可制得味精。制作过程跟酒、醋、酱油的生产类似,不使用化学原料。单纯说味精有毒自然是站不住脚的。 双黄蛋是激素催出来的?
[*]说法:
网上有消息称双黄蛋是非正常培育而成,含有激素,尤其少年儿童不宜吃,吃了会影响发育。
[*]真相:
完全发育的健康母鸡每天产生一个卵黄,产生一个正常的鸡蛋。但对那些刚刚开始下蛋的母鸡来说,器官之间的配合还不够熟练,就可能出现“异常”,产生双黄蛋。 实际上,不法商贩用激素催生双黄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一方面,双黄蛋并不比普通鸡蛋贵多少;另一方面,在打破之前不能判断是不是双黄蛋,也就无法靠“双黄”来卖出高价。
来源/人民日报 健康时报 新快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