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垃圾桶的绿色中学
http://daily.clzg.cn/res/1/20141007/13991412616484906.jpg
“环保小卫士”收集饮料瓶筹集班费。 记者廖斌摄
“我看到被丢弃的饮料瓶,会捡起来带回家。”晋宁双河民族中学85班的杨文婷说。 “我在妈妈的帮助下,把小时候不能穿的衣服做成环保袋。”81班的孔琪说。 “我们轮流照顾班里的绿色植物,现在小苗都开花了。”74班的李俊陆说。 晋宁双河民族中学是“昆明市环境示范基地”,也是晋宁县第一批“绿色学校”。学校里“人人在环保,人人爱绿色”,学校只设有一个垃圾桶,但整个学校却干净整洁。这让记者很不解,一个边远山区中学为何有如此高的环保意识?为此,记者近日到该校探寻其中的答案。 一个垃圾桶 走进双河民族中学校园正是上课的时间,整个校园很安静,而且非常干净整洁。走了一圈,记者惊奇地发现,无论在教学楼、操场以及学生宿舍,都没有放置一个垃圾桶。 “全校唯一的垃圾桶,设在食堂门口。”双河民族中学的校长张莉华说,“这也是我们创建绿色学校的一大特色。全校学生98%住校,我们要求除了水之外,所有食物都要在食堂内吃完,同时禁止学生带零食去教室。这样做一方面让学校保持了干净整洁,另一方面有助于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两位环保小卫士 在初二85班的教室门后,记者看到了一个绿色的筐子,里面装了十多个饮料瓶子。记者正想了解这个筐子是做什么用的,此时,学生杨青正好站起来大声问:“谁还有饮料瓶?今天是收集日了。”不一会儿,同学们把喝光水的瓶子放到了绿色筐子里。 在双河民族中学里,每个班都有两个“环保小卫士”,他们负责收集饮料瓶,也负责监督平时班里的环保卫生情况。杨青和陈卫玲是85班的“环保小卫士”。“今天是饮料瓶收集日,我们把班里的饮料瓶集中起来,然后拿到食堂门口计数。学校会根据饮料瓶的数量给予补贴,这些补贴都是我们的班费。”杨青说,这为班上开展活动筹集了经费,大家都觉得这样做很有意思,都非常支持。 “三个绿色”环保理念 中午12点整,学生们开始安静有序地吃午餐。学校食堂里放了几个白色的塑料桶,桶上写着每个班级的名字。学生们吃完饭后,每班的“环保小卫士”就会收集班里同学的剩饭剩菜,然后倒进塑料桶里。 “我们对剩下饭菜比较多的班级,会进行批评。”张莉华校长介绍道,“这样做了一个学期,现在每个班级剩菜剩饭的现象少了。” “绿色学习、绿色生活、全员绿色,是我们创建绿色学校的理念。”张莉华介绍,教室里的小摆件、走廊上挂着的画,都是同学们亲手废物利用做的,从老师到学生,从课上学习到课外生活,环环相扣。环保绿色的理念始终贯穿着学校每一个角落。 四季常青的校园 与其他校园规整的绿化相比较,双河民族中学的花草种植显得更随意一些,但绿意葱葱的校园却别有一番风味。记者注意到校园里用来种花的是比较特别的木制花盆,仔细一看,这些花盆都是用旧的桌椅做的。 “我们学校的绿化也是全校师生努力的结果。如果请公司来绿化的话,整个预算大概要20万元,而现在我们总共才花了3万元。”张莉华说,“这边的竹子是我们一个老师移栽的,这边的花是同学们种的。” 双河民族中学的师生们用创意和辛勤劳动,打造了一个四季常青的校园。每个季节学校都有不同的绿色植物可以观赏,而老师和学生的绿色理念也延伸到校园里每一个角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