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传奇色彩的“南诏一根面”
充满传奇色彩的“南诏一根面”在千人的瞻仰、万人的瞩目下申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成功,成为“最长的面条”!究竟是怎样的“一根面”让巍山人创造了亘古未见的奇迹?“一根面”之所以成为巍山一道妇孺皆爱的传统美食,除了鲜美的味道、独特精致的制作,它的来历以及其本身包涵的重要文化意蕴是息息相关的。这里,我们要从“一根面”的来历说起。 充满传奇色彩的“南诏一根面” 巍山,古称蒙化,是南诏国的发祥地,也是古代“茶马古道重镇”。相传当时马帮中一个机敏帅气的小伙子,在常年走南闯北的马帮驿运生活中,从外地学到了拉面的制作方法,带回到家乡。只要回家,小伙子就要为亲朋好友们做上一碗可口的拉面,纯熟的拉面手艺、浓郁醇厚的汤汁,加上本地新鲜蔬菜、腊肉、火腿炒制的“帽子”,做出的拉面既保留了北方拉面的劲道顺滑,又有了本地独特的鲜香。久而久之,小伙子做的这份佳肴吸引了众多的亲朋好友前来品尝,但是一下子哪做得出那么多的面让那么多人吃呢?聪明的小伙子想出了一个妙招。他事先将面拉好盘在一个大盘子里,等下锅时再扯细拉匀,现拉现煮,煮好后捞进碗里放上炒好的鲜香扑鼻的“帽子”,“一根面”就此诞生了。 这份美食得到了对吃很讲究的巍山人的认可和喜爱,很多家庭相继学会了这样的制作工艺。“一根面”变成了古城人居家特有的美食,逢年过节、家人团圆、老人过寿,都要做这样的拉面来享用。在温情满溢的家里和好面,一家人按辈分排序,然后一起齐心合力拉一根扯不断的细面,寓意家脉不断、长寿安康、和和美美、幸福不断、好运连连。故“一根面”又称“扯扯面”、“长寿面”。https://mmbiz.qlogo.cn/mmbiz/S2CSpe1rWVTsv6HcPlHL3UNctteh9UNr6RdgnGT0xcPnLWpfgYaU4aPrEaubVqGU5K9KRiaZjcVlWTNZG1lBYFg/0充满传奇色彩的“南诏一根面” 如今,“一根面”不再是藏在深居中的佳肴,在旅游文化渐渐丰腴的巍山南诏古城,“一根面”走进了市场,现做现卖,味道鲜美,吸引了每一位南来北往的游客的目光和味蕾。走进小店,不仅能欣赏到老板行云流水般的拉面技艺,又能够品尝到一份温情四溢的美食。在古城朴素宁静的秀色中,吃上一碗爽滑鲜香的扯扯面,一缕温情、一份幸福顿时涌上心头。https://mmbiz.qlogo.cn/mmbiz/S2CSpe1rWVTsv6HcPlHL3UNctteh9UNrz1US4wS2MkXmwROS7Q5WicYgYgzjsKhWVQJH6Td5tdXYiaibvIJYyqAVQ/0 在小城中,最为有名的要数“苏老三一根面”。一间不大的店面却也透着朴实的温馨,逢年过节游客一多,小店就水泄不通了。参加此次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的也是苏师傅,他用了30斤面粉、5斤香油,手工和面近4个小时,饧面又用了1个小时。当地的木匠师傅专门为这次申报活动纯手工制作了一张长4米,宽1.2米,高0.7米的实木桌,并在木桌两侧做了标记用于测量面长,两标记间距为3米。苏师傅从木桶里拿出面头,开始扯面。只见苏师傅双手上下翻飞,不停歇地将木桶中盘好的一圈圈软绵的面扯出,拉匀。8名助手协助苏师傅将拉出的面来回顺序地理到桌上。 在所有来宾和观众的见证下,苏师傅扯出的面远远超过了原计划的1390米,足足有1704米,真正在世人面前创造了“最长的面条——南诏一根面”的奇迹。https://mmbiz.qlogo.cn/mmbiz/S2CSpe1rWVTsv6HcPlHL3UNctteh9UNrbuIvGEgPD0GPCVjtMKiblZs07qXUoVZYkhwq6bS0V0CTd0xQHkY6tRQ/0 充满传奇色彩的“南诏一根面” 小贴士 “一根面”做工讲究。首先是和面,面粉要选用上好的,面筋含量稍高的,和面时必须用60度盐水,力度适中并多搓揉,揉至面团软硬度恰好,拉扯有丝时最佳,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硬则易断,软则发生粘连。然后把一团面搓成细细的一根面,不能断,用一个大盘,盘里抹上香油,将面条从大盘中心开始圈面,从里向外圈成无数个同心圆。圈满一层后,抹上香油再圈第二层、第三层……面与面之间抹上香油是为防止粘连。 其次是“醒面”,就是在圈好的面上盖上一块潮湿的纱布“醒”3个小时。“醒面”的这段时间就准备面汤、作料和“帽子”。面汤和“帽子”很有讲究,用当地特产荷包豆豆米,配上当地一种特殊的香菇,再加上黄心蓝皮的嫩瓜和红灯笼辣椒,与火腿丝爆炒而成。最后就是扯面,用均匀的速度、适中的力道将“一根面”扯成细丝放入锅中,一边放下生面,一边捞起煮熟的面,舀上面汤、加上“帽子”,一碗色、香、味俱全的“一根面”就可以任您品尝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