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也温泉 发表于 2014-4-27 22:18:07

云南镇康县6000多人饮水困难 打响抗旱攻坚战

  云南镇康县6000多人饮水困难 打响抗旱攻坚战 昆明论坛小编导读 连日来,镇康县境内出现持续高温无雨天气,致使全县有6000多人、1200多头大牲畜面临饮水困难,工、农业均不同程度受旱情影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面对旱情,镇康县委、县政府在行动上做到雷厉风行,在总结往年抗旱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及时采取了人工增雨作业、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抗旱物资配备等有效措施,并在全县上下形成抗旱合力,努力把旱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据了解,为积极应对越来越严峻的气候形势,镇康县长期以来致力于各项水利工程建设及各种物资配备工作,为保农民增收、农业体质增效奠定基础。随着水利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全县防汛抗旱能力不断提高。记者在镇康县水务局获悉,至2013年底,全县共建成种类水利工程9191件,其中,建成“五小水利”工程6363件,“爱心水窖”5350口,解决了2.5万城镇居民和7个乡(镇)集镇432个自然村14.78万农村人口、10.87万头大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实现灌溉面积142500亩,水利化程度达38.4%。
  
  南伞镇户育村就是镇康县实施“爱心水窖”的成功缩影,该村是一个傣族、布朗族聚居的村落,距离县城南伞16公里,有农户386户2005人,村民们的房子依山而建,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头。长期以来,只有山脚下有水源点,但却只能满足周边100多户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因此,全村近200户人家生产和生活用水非常困难,基本靠人背牛驮。为解决该村人畜饮水难题,县、乡两级通过调研分析后,决定建造“爱心水窖”,并于2012年将“爱心水窖”引进户育村。截至目前,已有184口“爱心水窖”落户该村。今年的抗旱工作中,“爱心水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日,记者走进户育村,沿途连片绿油油的咖啡、坚果,刚伸出嫩芽的甘蔗,还有成邱青葱的包谷、四季豆无不牵引着我们的视线;进入农户家中,大家谈论的更多的是,感谢政府帮他们建水窖,不然像今年这样干旱,真喝不上这么干净的水了,更别谈生产用水了。村里的支书金光辉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告诉记者:“现在,住在山头的1000多口人不用再像以前一样,从山头跑到山脚到处找水了。村上每次开大、小会议都会嘱咐村民节约利用好每一滴水,很可能是因为以前缺水的生活太不容易了,所以大家也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爱心水”,前两天,我们统计过了,只要用好现有的蓄水,我们全村的生产生活用水撑过这个旱季是没有问题的。”
  
  与南伞镇户育村的情况有所不同。
  
  正是烤烟大田移栽的黄金时期,在镇康县勐捧镇岔沟村,近百名村民正在抓紧进行烤烟预整地理墒,一个个白色的临时小水池布满整个种烟坝子,一辆辆送水卡车陆续开进烟区,将整车水往路边的标准化烟水池里灌,村民们则各显神通,用桶提、用塑料管抽、用竹节子排等,将烟池里的水往各个临时小水池里灌。村民李国文说:“明、后天,公司就要开始给我们供苗了,这几天我们得把地理好,把定根水储存好,遇上这种久旱不雨的天气,没有水烟苗种不下去,还好政府及时给我们送水来,保住了定根水。”岔沟村共有种烟农户260户,2014年计划种植烤烟2100亩。
  
  当前,正如南伞镇户育村和勐捧镇岔沟村一样,镇康县七乡镇纷纷卯足了劲抗旱,结合自身实际,想方设法开展节水、保水、送水及送物资活动;水利、农业、气象、民政等部门沟通协作,形成抗旱合力,及时通报情况,准确掌握苗情、病虫情、灾情和天气情况,共同商定相应措施,做到统一谋划、统一安排、统一行动,群策群力,在全县范围内打响了抗旱攻坚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南镇康县6000多人饮水困难 打响抗旱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