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县以上政府建应急救援队应对突发事件
云南县以上政府建应急救援队应对突发事件 昆明论坛小编导读 昨天上午,云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听取了关于《云南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草案)》等2件一审法规案的说明,关于《云南省生物产业促进条例(草案)》的议案等4件昆明市单行条例审查结果的报告,同时还听取了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等内容。涉及危险物品生产、运输、经营的单位应建应急救援队
随着全省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在“两强一堡”建设和“三个发展”加快推进过程中,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一些薄弱环节日渐突出,故建立一个应对突发事件条例非常必要。
该条例主要理顺应急管理体制,设立应急管理机构,配备应急工作人员,明确应急工作职责,是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
条例对体制、机构、人员和职责都作了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突发事件应急总指挥机构和各类突发事件专项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领导、综合协调本行政区域应急管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和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相关类别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应当接受突发事件应急总指挥机构的领导。
该草案还要求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以公安消防队伍为主体的应急救援队伍。同时一些涉及危险物品生产、运输、经营的企业事业单位都应当建立专业或者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为加强突发事件的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和指挥协调等工作,条例明确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应急指挥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这样规定有利于各级政府及时把握灾害动向,迅速、及时报告灾情信息,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条例草案还对24小时的值班、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员和预警信息的发布也作了明确规定。
建立协调机制防范外来生物入侵
为了科学保护生物资源和充分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加快培育现代生物产业,促进生物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省生物产业办起草的《云南省生物产业促进条例(草案)》,由省法制办审查、论证、协调、修改后,已经于2012年10月26日省人民政府第8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昨天也在现场提请各位委员审议。
据统计,到2011年全省生物产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达到4344亿元,比2006年的2380亿元增加1964亿元,增长82.52%,年均递增12.79%。目前,全省资源开发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烟叶、茶叶、花卉、咖啡、核桃等品种的种植面积和烟草、鲜切花、咖啡、核桃、野生食用菌、橡胶等产量位居全国第一,甘蔗、蔬菜、丝麻、中药材等品种的面积和产量名列全国前茅。
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制约,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必要在总结过去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综合利用生物资源的成功经验并坚持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促进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从法规层面对全省生物产业发展加以规范,为促进生物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条例草案共8章,包括总则、资源保护、开发与创新、服务与保障、质量管理、生物安全、法律责任、附则。该条例明确规定生物资源是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条件。
为了强化对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福子孙后代,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基础能力建设,建立生物种质资源保护管理责任制和公众参与的生物种质资源保护监管联动机制,实行严格的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制度;县级以上生物产业各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开展种质资源调查评价,建立种质资源档案,编制本行政区域内重点保护和可供利用的种质资源目录,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同时对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生物资源保护职责作了明确规定。
生物产业是新兴产业、朝阳产业,需要大力扶持。
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发展生物产业专项资金,并根据财政收入增长情况加大对发展生物产业的投入,逐年增加预算安排,重点支持公共性配套服务设施及生物产品研发、种质资源保护、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重大项目建设;县级以上税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采取具体措施,保障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
此外,对于生物安全工作该条例也做了相关规定:要建立外来生物入侵防治协调机制,加强外来生物入侵防范,县级以上政府农业、林业主管部门应该及时发布风险预警,发现有害生物入侵要及时进行封锁、控制和扑灭。
去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增
《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以下简称《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分正文和附表两大部分,正文含《纲要》中期执行情况、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二五”后半期形势变化分析和推动《纲要》顺利实施建议。
从《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显示,《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经2011年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实施以来,经过两年半的努力,规划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较好,评估报告实事求是地反映了全省两年多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总结成绩客观实在,分析问题准确到位,安排工作科学合理。
但是,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减排仍是“十二五”后期需要努力完成的目标。全省2012年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54.43万吨,与2010年相比总量不但不下降,反而增加了4.71%。根据云南掌握的情况和与相关厅局反复会商对接后认为,企业对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不高,像昆钢、云铜、云锡等一大批省属国有企业效益明显下滑,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严重的困难,进而减弱了科技投入的基础和动力。
从排放总量看,云南氮氧化物排放主要来自机动车、火电和水泥三个渠道,约各占排放总量的1/3左右。从新增排放量来看,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省新增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六成左右来自机动车,四成左右来自另外两个行业。近两年全省机动车数量增长迅猛,是造成氮氧化物排放量不减反增的主因。
时间紧任务重,今后两年多,也就是“十二五”后期,云南会加大力度,采取举措尽最大努力去争取完成既定的减排目标。(记者王海涛)
数读
4344,到2011年全省生物产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达到4344亿元
12.79%,比2006年的2380亿元增加1964亿元,增长82.52%,年均递增12.79%
4.71%,国家下达给云南的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5.8%。从实际完成情况看,全省2012年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54.43万吨,与2010年相比总量不但不下降,反而增加了4.71%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