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借助金融创新 把滇西滇东南整合成大市场
云南借助金融创新 把滇西滇东南整合成大市场 昆明论坛小编导读 近期,一帮来自深圳的投资客在云南部分州市转悠了好几周时间。“好多人都以为我们是来旅游的,其实是在考察项目。”带队的王先生说,他们就是看中了云南丰沛的森林资源,因为“这在未来无疑是一座巨大的金矿”,将给云南带来巨大的效益。王先生坦言,他们此次考察并未惊动当地政府部门,之所以要悄悄地来,是希望能做到心中有数。他们希望未来可以依托云南的森林资源,在这里建立起辐射东盟和南亚的碳汇权交易市场。而这,也正是云南的期盼。发展区域交易市场云南潜力大
云南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和森林资源,发展辐射东盟和南亚的矿产、林产和碳汇权交易市场方面优势明显,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刘尔思认为,《总体方案》是加强沿边地区金融创新合作和金融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简单来说,就是以推进金融开放做一个区域性试验,这和上海、深圳的政策有很大不同,我们是有很具体的金融市场,就是面对南亚、东南亚。”
方案要点:培育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转让试点。在完成清理整顿各类交易所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发展符合国家政策的区域性股权转让市场。支持期货交易所研究在试验区设立商品期货交割仓库。
支持利用周边国家丰富的矿产资源、农业资源、生物资源和生态优势,规范发展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矿产权、林权、碳汇权和文化产品等交易市场。
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拓宽非上市企业融资渠道。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到香港及海外债券市场发行债券。
支持符合条件的东盟和南亚国家金融机构在试验区设立的国际性或全国性管理总部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支持创业投资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积极稳妥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企业,吸引国外资本设立外资股权基金、合资股权基金。
解读: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云南省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陈利君指出,做大做强矿产权、林权、碳汇权和文化产品等交易市场,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且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出台相应的细则来补充。”陈利君说,虽然未来前景光明,但这些交易市场就如同新生儿一样亟盼着国家和云南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就像电商一样,要是发展初期就征税的话,压根不可能做到如今的规模”,产权市场也是一样,在发展初期若没有优惠政策就难以做大,毕竟投资商在运营初期要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才行。
金融跨境合作云南还需练内功
作为生意人的赵佳曾希望能在国内融资,到印度投资一家软件公司,但最终这样的想法未能成为现实。“没办法,国内的银行说对印度那家软件公司是一无所知,压根就不敢放款给我”。
从赵佳的“遭遇”不难看出,缺乏相应的金融合作信息交流平台,无疑将成为试验区和东盟、南亚等区域贸易投资的拦路虎。好在,这次《总体方案》也提出将健全跨境金融合作交流机制。
方案要点:
建立跨境金融信息服务基地
《总体方案》提出,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跨境合作。探索建立试验区与东盟和南亚国家征信交流与合作机制,推进试验区与东盟和南亚国家征信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支付清算系统的合作,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为周边国家提供跨境支付服务。允许非现金支付工具在境外沿边地区使用。鼓励支付机构建立面向东盟和南亚国家的跨境零售支付平台,建立跨境金融信息服务基地。研究论证沿边跨境特定币种清算安排的可行性。
打造沿边地区跨境金融合作交流的平台。支持与周边国家共同建立金融合作信息交流机制和会商机制,鼓励双边人员互访,开展货币管理模式、防伪技术与反假货币培训等,加强对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的宣传。加强与周边国家的金融监管协作和信息共享,完善金融管理当局的协商沟通机制,加强市场准入、审慎监管和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等方面的协调与配合。
解读:可举办泛亚银行
行长会议及时沟通信息
陈利君认为,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跨境合作,云南还需先练好内功。“从目前的省内县域金融现状来看,云南还存在诸多不足,部分县城就连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这些金融机构都缺失,这显然不能满足与周边国家金融设施建设跨境合作的基础。”陈利君指出,从现状看,做好内部的金融设施建设的难度要远远小于跨境合作,因此练好内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当然,除了加强基础设施的跨境合作,还需加快速度搭建金融信息交流平台,目前云南与这些国家和地区仍缺乏一个固定的金融行业沟通机制,这对金融跨境合作无疑是极大的不利因素。他建议,是否可以考虑在南博会期间举办相应的泛亚银行间行长会议,每年签署相应的合作备忘录,金融机构相互提供在其国内的项目信息等。
专家观点:云南和广西新一轮赛跑开始
刘尔思认为,产业发展这么多年,已面临瓶颈,“制度设计,特别是金融制度设计非常必要,将会令云南与东南亚、南亚经济贸易合作更加紧密,可能会形成一个以人民币为磁场的产业集中、集聚,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区域沿边市场。”
“市场设在哪里?以哪里为中心?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刘尔思表示,云南和广西现在站在一个新的起跑点上,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关键是看谁在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创造出新模式、新方法、新业务,这对将来谁能成为金融试验区的中心非常重要,“就面积、人口和通道上,云南占优势,拉动和辐射面积比广西大,涉及到的国家也更多,我们要借助金融创新,全面把滇西、滇东南整合成一个大市场,作为一个整体示范区,出台相应扶持政策,争取成为试验区核心地区。”
但同时,刘尔思也强调对东南亚和南亚,云南和广西也是一个整体,不能出现不协同的地方,而是要发挥各自特色。
他还提到,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政策有多好,都需要培养金融人才和一群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企业家也要懂政策,用好政策,而不是简单地来淘金。”
企业期盼:人民币跨境结算更好使
“这个消息对企业而言非常利好,我们很期待从中获益。”昨天,西南地区橡胶贸易的龙头企业,占据全国10%橡胶市场份额的云南高深橡胶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经理张学明在忙碌中第一时间研究了《总体方案》,在他眼中,这些政策将对企业今后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张学明表示,目前高深2/3的业务都是依靠贸易,并已在境外开展橡胶种植和投资建厂,《总体方案》中提出的“推动境内银行为境外项目提供人民币贷款业务”给企业带来了希望,“如果能够申请到贷款,在缅甸、泰国建厂企业的资金压力就会小很多。”此外,《总体方案》实施后,将会使人民币跨境结算更好使。“以前很多客户不愿意收人民币,原因是拿着人民币在很多地方没法用。如果拓展了人民币回流机制,东南亚合作伙伴可以用人民币购买试验区企业股权等,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
金融机构:在滇银行争相布局“走出去”
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落地无疑给在滇金融机构注入兴奋剂,而事实上,各家银行对“走出去”早已争相布局。
从建行云南省分行获悉,该行一直在搭建与东南亚、南亚周边国家银行结算渠道,现已成功搭建多层次对越南、缅甸、泰国的银行人民币结算渠道。2012年,建行云南省分行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量58.71亿元。今年1至10月,累计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40.75亿元。
今年初,建行云南省分行为泰国第三大银行—泰国开泰银行(大众)有限公司开立跨境人民币清算账户,成功开辟对泰跨境人民币清算渠道,这也使该行开拓的境外合作银行扩充到9家,进一步完善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结算网络。
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云南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453亿元,同比增长了30%,接近去年全年总和。但与广西相比目前还有差距,数据显示,自2010年6月试点开展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已达1800亿元,居西部12省(区)、中国8个边境省(区)第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