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络牛人风之末端谈读书
云南网络牛人风之末端谈读书记者何玥函/文郎晓伟/摄
风之末端,本名赵立,男,汉族,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昆明,大学专业为投资管理,毕业当了十年会计,后来从事过许多职业,跑过的地方倒是很多,呆得久一点的地方是西藏、广东、香港等地。目前是著名的网络写手,昆明作家协会会员、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在这个网络时代,捧红了许多网络名人。作为报纸的评论员、撰稿人,有“云南网络第一写手”之称的“风之末端”这几年在云南的报刊杂志上频频出现,他以一腔赤子之心,用新锐的观点针砭时弊,令人叹服。此外,风之末端在网上各个论坛、社区所发表的文章也为许多人追捧。
对很多人来说,读风之末端的文章就像在读一本涉猎范围极广的书籍,他的文章体裁涉及杂谈、小说、散文,而领域又可以从时政延伸到历史、音乐美食等,足可见风之末端是个博览群书之人。那么,他平日都在读些什么书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了他的书房。
书房里摆放了一张单人床和一张小桌子,狭小的空间布置得很紧凑,房间干净而整洁,给人很清爽的感觉。书柜中的两把藏刀很引人注目,“这是我从西藏带回来的,是我离开西藏的时候,以物换物换来的,我用自己的一些生活用品、棉大衣之类换来后请工匠重新打造的。”
读《世说新语》巧遇高考题
在风之末端的书房里,很多书籍都上了一定的“年纪”,他拿出《中国哲学史》,骄傲地说:“这本书是1979年出版的,是我的兄弟,比你们这些80后的年龄都要大,当时才0.71元。”
风之末端的阅读范围极其广泛,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在风之末端的记忆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1979年出版,由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风之末端从书柜中小心翼翼地拿出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书外面还包着书壳,虽然里面纸张已经泛黄,但是书页却依旧干净如新,“这本书虽然看起来很深奥,但它为我以后读古文以及写文章都打下了坚实的阅读基础。直到现在,很多时候我都还会拿出来翻看。”
风之末端偏爱一些文学、语言类的书,其中包括《世说新语》,他笑言:“这本《世说新语》是我上初中的时候就买的,买回来以后我经常翻阅,1983年我高考时,考卷上就有书里的内容,我当时一看到题目的时候,我心里暗自发笑,还有这等事情,这不是‘瞌睡碰到枕头吗’,真是开心极了,那年高考对我来说可谓记忆犹新啊。”通过那次高考,本来就喜欢阅读的风之末端更加喜爱读书了。
带着《二十二子》去西藏
点10根蜡烛读书
许多人知道风之末端的文笔好,其实除此之外,他还是个喜爱旅游,行万里路的人,他从事过许多职业,跑过的地方很多,曾在西藏、广东、香港等地呆过较长一段时间。1990年初,风之末端踏上了去西藏的火车,为了打发时间,他带上了很厚重的《二十二子》,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他认为其他书一读就读完了,而这厚厚一本书,可深读的东西很多,“当时在西藏,我是去工作,那个时候的工资一百多点,我常和同事们去修电站,修电站遇到晚上没电的时候,我就点上10根蜡烛读这本书。”到如今,就算偶然碰上没有电的晚上,风之末端也会秉烛夜读,“在蜡烛的柔光下,读一些自己喜爱的好书,感觉真的很美妙。”风之末端感叹。
在西藏工作的那些日子,为风之末端积累了许多日后写作的素材。1992年从西藏回来的时候,风之末端花260元钱买了一套《二十五史》,对他来说,当年260元是一笔很大的数字。“在西藏生活很艰苦,我挣得的工资也没怎么花出去,大多都拿来买书了。我还从西藏带回了《西藏佛教密宗》、《西藏医学》等书籍。现在写文章的时候有时还会借鉴到这些书,因为里面学问真的很多。”因为风之末端的大量阅读与经历,让他的思维和写法与众不同,总是能在旁征博引中直达事物本质与核心,深受网友与读者欢迎,这也正是他厚积薄发的结果。
耗时三年写《老昆明闲话》
2005年,风之末端没有想到,自己一直用来玩的网络,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这一年,他的文章在网上密集发布,有的被电视台拍成专题片。同年,其散文《怀念武成路》,获第三届“云南日报文学奖”,据说这是云南第一个首发于网络的文章获得文学奖,让风之末端激动了好长一段时间,他在心中感叹,读书破万卷、下笔乃有神,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图书朋友,帮助自己取得了如今的成就。
由于书太多,风之末端常常会把感觉不是很好,或认为价值不大的书卖掉,以减轻家中藏书的负担。而他存留下来的书,都会被他当作宝贝。他坦言是看连环画长大的,在他心中,最可惜的事情就是,家人帮他收拾房间的时候,把那些连环画拿去送给了亲戚家的小孩子,当时很是心痛却又不能要回来。
作为一个老昆明,风之末端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在他的笔下也经常描写老昆明的人和物,一方面是对儿时的回忆,另一方面他也想借此为日新月异的昆明留下些当年的精气神。现如今,风之末端全力在写关于云南、关于昆明的书籍,为此他更是大量阅读有关云南、昆明的史书,如罗养儒著的《云南掌故》等,“这本书有很多云南本土文化的东西在里边,于坚曾经评论说这本书有类似法国历史学年鉴派的味道在里边。我也有同感。”
目前为止,风之末端的《老昆明闲话》已经写了三年多,这本书主要是以昆明的一些风俗和传奇为主,他始终觉得不够完善,用他的话讲,要不断打磨、精益求精地“闲话”出老昆明的风土人情,作为一本经典留给家乡、后代。除了《老昆明闲话》,风之末端还同时在写《云南美食》,如今动笔已有半年之久,相信通过风之末端的如花妙笔,定会让我们从中品出云南美食的“板扎”口味。
私人阅读
Q:你目前的藏书有多少册?
A:我的藏书估计有五六千册,以工具书居多。
Q:你个人比较喜欢哪些作家?
A:我个人的观点,并不能说其他作家不好,但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王小波、邓贤这些类型的,他们的书籍在给人带来阅读快感的同时也让人有所深思。
Q:读书时有什么特别的习惯吗?
A:我读书习惯抽烟,抽烟会给我带来些灵感,在这个环境下也会让我得到放松。
Q:你是个60后,平时会阅读电子书吗?
A:其实我读纸质书和电子书的时间都差不多,因为现在我几乎很多时候都是在网上写东西,需要查阅资料或是想要放松的时候,就会在电脑上看书。
Q:如今对许多人来说选书都是件头疼的事,因为书实在太多了,你是怎么选书的呢?
A:我阅读速度很快,或许这和读书多有关,在很短时间内读完一本书后,我就会考虑这本书值不值读第二遍,值不值得买,有没有保存价值,然后才会掏腰包来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