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镇雄“独腿”老师龙德江教书30年没请过假
云南镇雄“独腿”老师龙德江教书30年没请过假 在云南镇雄碗厂镇碗厂村,人们经常看到一个“独腿”残疾人,拄着一根竹竿艰难地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风雨无阻。他,就是碗厂镇最美乡村教师龙德江。龙德江1964年生,1983年初中毕业后,因为村里没有教师,他放弃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在孔坝小学当了一名代课教师。198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镇雄师范学校学习,1991年取得中师文凭,1999年因为教学成绩突出被破格转为公办教师。
上课路上摔倒数百次鏖战病症上讲台
在龙德江6岁那年,一天他感觉自己的右腿有些疼痛,当时大人们都忙着干活没太注意,虽然右腿一天比一天疼得厉害,但懂事的他仍然同大人一起劳动。突然有一天,脚疼得根本不能下地,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患了骨髓炎。由于家庭贫困无钱医治,一拖再拖最后导致右腿不能走路。
镇雄人爱讲一句话,平地上都会摔筋斗,从家到学校的崎岖山路上,连龙自己老师也记不清摔过多少次了。摔得最凶的,要数2005年12月的一天,连续几天的下雪,山路被冰冻了,为了赶到学校上早读,龙老师6点半就从家里出发了,因为路滑,加上天还没有大亮,小心翼翼的龙老师还是摔到2、3米高的地里,左手脱臼,本想去找医生看看的龙老师因为害怕耽搁学生学习,忍着剧痛拄着竹棍硬是在早读前赶到学校,虽然不能拄着棍子上课,但坐在凳子上的龙老师还是把当天的教学任务完成了。
今年3月的一天,龙德江正在上课的时候,突然感觉腰部疼得很厉害,但仍然坚持上课,一节课下来,汗水湿透汗衫,趁下课的时间吃了一颗去痛片,又接着上课,放学后到碗厂镇卫生院检查,医生建议转院到县城医治。
为了不耽搁学生的课程,他硬熬到周末才进城看病,经检查为肾绞疼。医生告诉他,要想治好,只有通过手术取石,且最少住院两周。学校老师知道后,都表示愿意为他代课,中心校的领导愿意到教育局为其请假。但他怕耽误学生课程,在医院止痛以后,开了一些药就赶回学校上课。就这样,一疼就利用周末到县城看病,直到那年放暑假,他才进城做了结石手术。
“借”出学费四五千平整操场花半年
1994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龙老师发现学生黄燕没有来上课,“这孩子是咋的了?”龙老师带着这个疑问家访后才知道,原来黄燕不是不想读,主要是没有学费,龙老师说:“上学是大事,我借46.5元给你,你哪天有哪天还!”当时的他每月只是64.5元。去年,在浙江打工的黄燕还给龙德江打来电话,说很想还龙老师的钱但一直没有机会,对不起老师。
80、90年代,龙德江为学生垫的钱,初步统计最少有4、5千元。很多时候龙老师不但把工资全垫了,还要把家里妻子种烤烟的钱挪来为学生垫学费。
龙老师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一个叫安家坪的一师一校点上课,当时学校没有操场,教室旁边有一个废弃厕所,龙老师一有空就用竹竿把修厕所的石头一块一块地撬下来,经过半年的努力,龙老师把操场填平,三十多个学生终于有了一个操场,下课了,看到学生们在操场上追逐打闹,龙老师笑了。
关心学生无歧视聋哑儿童也能行
龙德江教学成绩很多年来一直在全镇名列前茅,这主要得益于他积极致力于课题研究,创新教学方法。他知道山区小学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留守儿童多、学困生多、贫困生多。于是总结小学语文、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有关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以德育为先,以人为本,关心帮助每一位学生。用他的话说:“在我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潜力生。”
“连哑巴都被龙老师教的会写字了。”他的同事吴长江说。1993年,班上有一个姓赵的女同学没有来读书,龙德江去家访得知她要照顾哑巴姐姐。为了留住学生,同时帮助这个家庭,龙德江二话不说,把那位女同学的姐姐也请进教室,帮助其识字。在他耐心细致的帮助下,女同学的姐姐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还认识了不少常用字。
徒步十里为孩子们争取新书包
2013年9月30日,对于碗厂镇孔坝小学的学生们来说,是格外高兴的一天,因为他们得到了一个梦寐以求的漂亮书包,再也不用提塑料袋上学了。
学生们获赠的这次意外礼物,还得从他们的老师龙德江说起。
在国庆假即将到来的前两天,龙德江老师听到一个消息,正兴医院今年出资20万购置了6000个爱心书包赠予贫困儿童。正为冬季即将来临,一些学生提塑料袋上学手生了冻疮不能写字,在在为此犯愁的龙德江顿时振奋起来,他拄着竹棍四处打听,最后得知爱心书包已经确定发放给其他学校的210个贫困学生。
但龙德江仍没放弃,他徒步近十里山路到碗厂中心学校找到中心校负责人龙绪安,请求给予帮助。龙校长很感动,当时就表态,一定为学生争取书包,并立即叫办公室人员给正兴医院余贵华院长打了电话,余院长了解情况后,很爽快的答应给碗厂孔坝小学的学生每人一个书包,而且保证在国庆以前送到学生手里。
9月30日,尽管路途远,而且一路堵车,正兴医院的爱心人士当天还是把爱心书包送到了孔坝小学168个学生手里。
在捐赠仪式上,一脸兴奋的龙德江勉励学生们要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将来有出息了,也像这些有爱心的叔叔阿姨一样帮助困难的学生。
教书三十年没有请过一次假父亲去世也没有耽搁一天
1996年4月的一天,龙德江的父亲过世了,为了不耽搁为学生上课,作为大哥的他召集兄弟们开会,把安葬时间改在星期天。父亲过世那天刚好星期四晚上,这样龙老师在星期五坚持上了一天课,星期天安葬,整个丧事办完也没有耽搁学生一天。
在从教三十年里,龙德江每天早上6点半就准时从家出发,走近50分钟的山路到学校。每天下午5点半以后才从学校回家,遇到学生不来或者学生生病等特殊情况时还要家访。由于双手要拄棍走路,不能打伞,不管天晴下雨,龙德江都穿着外套,预防下雨淋湿身子引起感冒,影响给学生上课。30年来,他从来没有请过病假和事假,从来没有迟到和早退。
自踏上三尺讲台的那天起,龙德江就告诫自己:“一定要为人师表,好好教书育人,绝不能误人子弟。”三十年来,他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诺言。而今年近半百的龙德江还在一个人上一个班的所有科目,他也从来没有把自己看成残疾人向领导提要求,相反他却一直把自己看成本地人,对外来教师尽量关照。
学生们一提起龙老师,就没有不佩服的,作为在安家坪校点龙老师的学生王兴聪,说龙老师是他这一生中最敬佩的老师,龙老师不但教过他,而且还教过他的儿子。他说要是有一天孙子长大了,还愿意送去给龙老师教。
“我虽然走不出大山,但我可以让我的学生走出去”。听到学生赵恒考到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留在大城市工作,黄娇考到湘潭师范大学飞出穷山沟,赵元巧学业有成回碗厂中心小学来任教……不断有学生发展得很好的消息传来,龙老师很幸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