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锅 发表于 2011-6-18 07:33:47

云南年增20万劳动力就业困难“贷免扶补”成就业十大创新事件

  云南年增20万劳动力就业困难“贷免扶补”成就业十大创新事件
  
  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计,2011年,云南省有11.5万余名应届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未来5年,平均每年还将增加1万余人。而就业岗位有多少呢?6月17日召开的云南省促进就业工作会披露:云南省城镇平均每年需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45万人,但年均只能提供大约25万个就业岗位,年度岗位供需缺口高达20万个。
  
  李欣今年7月将从昆明市一所大学毕业。从去年底她就开始寻找工作,但是直到现在仍然没有找到。进入6月,她更加焦急:离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李欣面临的困境,实际上是摆在云南省近11.5万高校毕业生面前的共同问题。
  
  云南省副省长李江表示,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的加快推进,云南省经济社会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为就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没有改变,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李江介绍,云南省政府提出了5年后全省城镇化率达45%的目标,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年将有近100万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城镇就业。也就是说,云南省在未来5年时间里,需要继续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来吸纳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
  
  “面对新的机遇和严峻的就业形势,我省将继续深入推进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并进一步加大职业培训工作力度,切实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和水平,”李江说。
  
  据悉,2011年,云南省计划通过“贷免扶补”项目扶持4.5万人创业、发放贷款总额25亿元以上;并将通过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高校毕业生社区就业计划“等项目,招收1万多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此外,还将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长效机制,并自7月份起,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省级生活补贴从每人每月200元提高至300元。
  
  
  云南“贷免扶补”模式成为全国“2010年地方就业十大创新事件”
  
  17日从全省促进就业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一五”期间,云南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116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6%;扶持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累计达22万人,援助“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累计达2.8万户,保持了全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累计达725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1%;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3%以内,比“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控制指标低0.7%。走出了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团和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共同推进就业工作的新路子。
  
  “贷免扶补”带动20万人就业
  
  2009年,云南创建了门槛最低、政策最优、服务最完善的鼓励创业“贷免扶补”新模式。该模式实施近3年来,开辟了我省破解就业难题的新路子。“贷免扶补”模式进入了全国“2010年地方就业十大创新事件”。
  
  截止2010年底,“贷免扶补”累计发放创业小额贷款30多亿元,共扶持6万余人创业,带动近20万人就业。在“贷免扶补”的带动下,我省扶持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吸纳就业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贷款规模、扶持创业和带动就业人数大幅增长,三种方式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贷款规模快速上升到全国第4位。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了帮助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我省加大了就业见习工作力度,把组织高校毕业生见习计划由国家下达的每年5000名提高到1万名。经过近3年的努力,在企事业单位建立了758个见习基地,见习期满被见习单位录用的比例达60%以上。近3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新培养23.3万名高技能人才  
  
  近几年来,我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根本,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善职业培训网络,初步形成了以行业和企业为主题,职业院校为基础,各类培训机构蓬勃发展的职业培训体系。“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增高等职业院校15所,职业院校综述达到354所,云南交通技校、云南综合技校、云南工业技校、玉溪技校、楚雄技校5所优质高级技工学校晋升为技师学院,填补了我省技师学院的空白;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总数增长了一倍,达到750家。“十一五”期间,全省共组织职业培训220万人次,有180万人次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新培养了23.3万名高技能人才。
  
  云南年增20万劳动力就业困难“贷免扶补”模式成为全国就业十大创新事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南年增20万劳动力就业困难“贷免扶补”成就业十大创新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