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盘股的大机会还要等两个月?
中小盘股的大机会还要等两个月?陈锋掌舵的展博1期在大盘遭受重创的两个月以来业绩却连续上涨,究其原因,预判大势走弱而果断采取低仓位以及适度参与一些低估值周期股如化工板块,是其两大法宝。
纵然中小盘个股是4月份大盘调整以来的重灾区,但依然有市场人士乐观地看好它们的未来,深圳展博投资总经理陈锋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直言,“以创业板、中小板股票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中坚力量,未来十倍、二十倍甚上百倍投资收益的股票很有可能在其中产生。”只不过,“优秀企业比例会比较低,而真正的大机会还需要两个月以后。”
第一财经日报:最近两个月A股经历一波回调,许多个股都出现了30%~40%的下跌。展博1期却连续两个月业绩上涨,请问这是怎么做到的?哪些行业、哪些个股给展博1期贡献了利润?
陈锋:从去年年底以来我们就一直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最主要的有两个顾虑:一是通胀可能会超预期;二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速减弱更可能会超预期。具体操作策略上以低仓位为主,适度参与了一些低估值周期股。4月初仓位高一些,四成左右,组合主要配置在金融、化工,这些仓位为我们4月份净值贡献了3%以上,但在5月份我们坚决把仓位降到了一成以下。在具体的投资品种上,化工股对我们净值贡献大一些,这些品种在四五月份仍然表现较好。
日报:5月份果断大幅减仓,你当时通过哪些指标来判断大盘回调的趋势?哪个指标是最关键因素?
陈锋:判断大盘的走向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工作,我们通常用来判断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大类资产行业变化的一些指标,领涨行业和板块的趋势,以及领跌行业和板块的趋势等,还包括我们对市场的理解、常识以及经验。因为影响大盘的因素众多,而且机制复杂,我们不认为会有一个指标体系或者某个关键因素能用来判断大盘。5月份大幅减仓主要是部分个股出现深幅调整,市场人气受到一定损伤。
日报:你怎么看待4月中旬以来的回调,目前是否已经触底?对后续行情走势的看法如何?
陈锋:4月中旬以来这种调整,其实是反映了经济放缓的趋势。现在明显看到4月份以来,包括工程机械、汽车等一些行业增长速度环比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大大超过此前市场的预期,甚至一些子行业同比数据出现负增长,4月份工业增加值环比基本没有增长,从这些数据可以感受到整个的经济增长在放缓,因此股票市场很快做出了反应。
至于目前是否调整到位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主要是CPI现在仍然高企,宏观经济形势目前还不明朗。我们认为虽然出现了一些市场预期,也出现了一些可能会停止紧缩政策的信号,如江浙地区有些小企业倒闭,但是在控制CPI的导向下,紧缩政策的力度和时间可能超出市场预期,从而探底过程可能会反复,时间甚至可能会拉长到第四季度。当然,如果调控的效果较好,CPI在二季度见顶后回落,探底的过程会很快结束,大盘会有一波反弹的行情。
日报:从展博1期为期两年的月度业绩表现看,最明显的是月度下行波动率控制得很好。只有7个月净值下跌,除了一个月下跌2.9%,一个月下跌1.8%外,其他五个月跌幅都在1%以内。上涨时,月度净值可以飙升22%。请问这种风控是怎么实现的?
陈锋:风险控制的核心是趋势判断,仓位管理以及纠错机制。具体来说就是,判断市场处于比较确定的上涨趋势时,我们会比较激进维持一个比较高的仓位并且会配置进攻型资产;在判断震荡市或下跌市中,我们会果断降低到比较低的仓位来应对,并且通过不断交易来控制风险。在每一种市场行情中,我们总是试图寻找领涨行业和领涨股票来作为投资品种,这样的结果在市场上涨时能保持一定进攻性,下跌时能做好防守。
当然,我们也会有对趋势判断犯错误的时候,这个时候需要及时地重新进行分析评价并且进行纠偏,我们最终相信市场的趋势是对的。
日报:5月初你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预测到中小盘个股存在较大估值回调风险。最近两三个月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都出现了较大幅度下跌,许多创业板股票跌幅超过50%。请问,你们如何看待目前中小盘个股的投资机会?目前是否已经见底,何时是抄底良机?
陈锋:上半年中小盘股票确实出现了我们此前预期的调整,我们幸运地躲过了这波调整。对于目前的中小盘股的投资机会我们是这么理解的:第一,目前以创业板、中小板股票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中坚力量,未来十倍、二十倍甚上百倍投资收益的股票很有可能在其中产生。但是我想说的是,优秀企业比例会比较低。第二,从短期来说,经过前期的回调,板块整体风险得到了一定程度释放。但在目前紧缩政策的背景下,整体估值水平仍然偏高,我们认为风险还并未完全释放,但会有一些真正掌握高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公司,这些公司进一步下跌的空间不会太大,目前阶段可以考虑部分参与,但前提是,对于这些未来的领导者,我们能看多准,看多远。
因此我们目前对于创业板和中小板的策略是精选个股少量参与,真正大的机会我们认为还需要耐心地等待两个月左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