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林清玄散文精选
红尘有缘释缘
问世间“缘”为何物,真叫人不好捉摸。因为无法诠释人与人相遇、相知、相交的底蕴和玄机,人们便认同且袭用了从禅语中拈出的那个字——缘。
惜缘在亿万年的时光长河中相逢于今生今世;在众生芸芸的红尘人海中际会于此地此处,无论男女长幼,无论贫富美丑,这一段尘缘足堪珍惜。
情缘缘是天意,也关人情,盖因有情而后结缘,或有缘而后生情,倘若无情,如何有缘?即便有缘,也是孽缘。
随缘
人们常说随缘,但随缘不应是等缘。“有愿才会有缘,如果无愿,即使有缘的人也会擦身错过。”极具禅心慧思的台湾作家林清玄如是说。
信缘
有这样一种朋友,也许相隔万水千山,也许分别十年八载,世事变幻,沧海桑田,永远不变的是彼此心中的那份默契与牵念。所以我相信,两缘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悟缘耳闻目睹曾经恩爱的夫妻因小事反目,共赴艰险的朋友因蝇利成仇,颇感难解。思之再三,似有醒悟:一切美好的因缘都应有三个支撑点方能长远——重情,守义,惜缘。
类缘
“有缘千里来相会。”——这是空间上的缘。
为什么数百年前,上千年前某个人的思想、情怀、感悟会与我如此相似?为什么不曾谋面,不曾晤谈,心中竟是这般亲切,又是这样喜欢?为什么月光像是他的凝视,清风仿佛他的呼吸?心有灵犀,千年相通——这是时间上的缘。
了缘
说不尽的缘。道不破的缘。了不断的缘。是缘,非缘。有缘,无缘。缘深,缘浅。缘起,缘尽。有人灰情灭欲,斩断尘缘;有人藕断丝连,再续前缘。良缘变孽缘,仇缘变情缘。一面之缘与一生之缘或许只在一念之间。或是情在缘已尽,或是缘在情已绝……呀!这红尘中的是非恩怨,离合聚散,又怎是一个“缘”字了得!
咸也好,淡也好
一个青年为着情感离别的苦痛来向我倾诉,气息哀怨,令人动容。等他说完,我说:“人生里有离别是好事呀!”他茫然的望着我。
我说:“如果没有离别,人就不能真正珍惜相聚的时刻;如果呋有离别,人间就再也没有重逢的喜悦。离别从这个观点看,是好的。”
我们总是认为相聚是幸福的,离别便不免哀伤。但这幸福是比较而来,若没有哀伤作衬托,幸福的滋味也就不能体会了。
再从深一点的观点来思考,这世间有许多的“怨憎会”,在相聚时感到重大痛苦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没有离别这件好事,他们不是要永受折磨,永远沉沦于恨海之中吗?
幸好,人生有离别。
因相聚而幸福的人,离别是好,使那些相思的泪都化成甜美的水晶。
因相聚而痛苦的人,离别最好,雾散云消看见了开阔的蓝天。
可以因缘离散,对处在苦难中的人,有时候正是生命的期待与盼望。
聚与散、幸福与悲哀、失望与希望,假如我们愿意品尝,样样都有滋味,样样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高僧弘一大师,晚年把生活与修行统合起来,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有一天,他的老友夏丐尊来拜访他,吃饭时,他只配一道咸菜。夏丐尊不忍的问他:“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
“咸有咸的味道。”弘一大师回答道。
吃完饭后,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丐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平淡的开水?”弘一大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我觉得这个故事很能表达弘一大师的道风,夏丐尊因为和弘一大师是青年时代的好友,知道弘一大师在李叔同时代,有过歌舞繁华的日子,故有此问。弘一大师则早就超越咸淡的分别,这超越并不是没有味觉,而是真能品味咸菜的好滋味与开水的真清凉。
生命里的幸福是甜的,甜有甜的滋味。
情爱中的离别是咸的,成有成的滋味。
生活的平常是淡的,淡也有淡的滋味。
我对年轻人说:“在人生里,我们只能随遇而安,来什么品味什么,有时候是没有能力选择的。就像我昨天在一个朋友家喝的茶真好,今天虽不能再喝那么好的茶,但只要有茶喝就很好了。如果连茶也没有,喝开水也是很好的事呀!”
前世与今生
有一个人来问我关于前世的问题,说他常常在梦里梦见自己的前世,他问我:“前世真的存在吗?”前世真的存在吗?我不能回答。
我告诉他:“我可以确定的是,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的前世,明天的我就是今天的我的来生。我们的前世已经来不及参加了,让它去吧!我们希望有什么样的来生,就掌握今天吧!”
前世或来生看起来遥远而深奥,但我总是相信,一个人只要有很好的领悟力,就能找到一些过去与未来的消息。就好像,我们如果愿意承认自己的坏习惯与坏思想,就会发现自己在过去是走了多么偏斜的道路。我们如果愿意去测量,去描绘心灵的地图,也会发现心灵的力量推动我们的未来。
因此,一个人只要很努力,就可以预见未来的路,但再大的努力也无法回到过去。所以,真正值得关心的是现在。
我对那时常做前世梦的朋友说:“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前世的梦,还不如活在真实的眼前。”
真的,世人很少对今生有恳切的了解,却妄图去了解前世,世人也多不肯依赖眼前的真我,却花许多时间寄托于来世,想来令人遗憾。
很不错的文章,谢谢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