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脚印 发表于 2013-5-17 17:53:12

云南:烂尾楼停工13年 为美观而复工

  云南:烂尾楼停工13年 为美观而复工 13年后鼓楼大厦还剩多少价值?地价升值不少,停车位严重不足。
  
  “13年前,鼓楼大厦还位于昆明环城路的边缘,现在已经变为中心地区,地价升值,商业价值也在上升。”据云南省财经大学房地产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张洪介绍,鼓楼大厦在修建时,还处于环城路的边缘,随着13年的发展,昆明建起了二环,鼓楼大厦的位置也由城市边缘变成了城市核心发展区。
  
  房地产服务机构事必达董事长李力则介绍说,当初鼓楼大厦建设时是按照酒店标准来的,经过13年的发展,北京路的酒店仍然比较少,但是是否还能用作酒店,有待考量。“13年前建设时所涉及的物业条件与现在的物业条件有冲突,物业标准和现在也有很大差别。”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房地产经营管理教研室主任邓晓盈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个大楼本来规划的是酒店,如果当时做起来说不定已经运作成功,但现在做酒店项目已经不太合适,转变为写字楼无疑是一条路。“但当年规划时停车位严重不足,这是作为写字楼项目的一个硬伤,需要好好地解决。”
  
  而对于空置13年之后,大楼是否还能安全使用,李力介绍,能否安全使用与当时设计时的钢筋水泥配比有关,不能简单地以空置年限而评价。
  
  1995
  
  5月1日,鼓楼大厦开始建设。
  
  2000
  
  项目一直持续到2000年3月7日,项目正式停工。
  
  2002
  
  3月份,云南农垦集团鼓楼大厦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寻求项目整体转让。
  
  2005
  
  3月,已与国内外上百家投资商洽谈过,但未获成功。
  
  2008
  
  重新复工鼓楼大厦被集团摆上了日程,云南农垦集团发布招标公告,并称中标单位已确定,当时的方案是1至6层作为商业中心,7至25层作为5A级写字楼及云南农垦集团总部办公区,业界预计装修费用可能高达数亿元。
  
  在经历了13年的停工后,5月15日下午4点,有着“云南最大烂尾楼”之称的云南农垦集团鼓楼大厦迎来了施工队,他们开始对大厦的外立面进行围挡施工。施工方称或将对大厦进行装修,市民则猜测只是为了南博会对外围进行围挡。
  
  是正式复工建设,还仅是围挡?需要多少资金,未来又将作何用途?对此,云南农垦集团工作人员回复,早在2011年,整栋大楼就已经出售给了省政府,不再属于自己的产权,不清楚具体情况。
  
  从1995年5月1日鼓楼大厦开工,至2000年3月7日停工至今,13年的烂尾历程中,农垦集团经历了项目建设方亏损、项目转让失败、项目方准备自筹资金复工到整个产权全部转让等曲折的历程。
  
  有市民慨叹:“13年,北京路经历了建设地铁、道路围挡、拆除、再围挡、再拆除,路边风景日新月异,唯一不变的就是这栋大楼”。
  
  现场:大厦外围已搭建脚手架
  
  行走在北京路与鼓楼路交叉的西南方,市民很容易被一块巨大的红色广告布所吸引,在广告后面的裙楼和主楼一高一矮,高的建筑物就是市民所熟知的“云南第一高烂尾楼”。1995年5月1日鼓楼大厦开工,到2000年3月7日停工,这栋楼已停工13年之久。多年来,它唯一的用处就是可以悬挂显眼的巨型广告,下面围成一圈的白色围墙,把这个本应该充满现代气息的半完工建筑隔绝在了城市中心区。
  
  不过最近两天,北京路北站附近的云南农垦集团鼓楼大厦有动静了,这栋停工了13年之久的“云南第一高烂尾楼”出现了施工队伍,居民们都在相互猜测:“这烂尾楼开始动工了?”
  
  烂尾楼动工后,钢管相互碰撞发出的响声回荡在这个大工地周围,一辆机械车正在传送着钢管。鼓楼路一侧的围墙被打开了一个“大洞”,原本覆盖在围墙上的爬墙植物被踩倒在了地面上,工地里不少工人在位于裙楼的二三层安装脚手架。当记者向工人询问情况时,一位身穿保安工作服的工作人员称,对于烂尾楼开始复工,他们也不知道是哪个单位来建设的,他们的职责只是维护工地安全,看管工地材料。
  
  目前,脚手架的搭建已经进行到了三四层楼高,不过对于搭建脚手架之后大楼的用途,前来工作的施工人员们也并不清楚。一位在施工的工人告诉记者,他们可能要花10多天的时间把大楼外围给围起来,从昨天到今天已经有两三百个工人一起施工。
  
  住户:只是外层围挡为迎南博会
  
  鼓楼路围墙的一侧外,一栋居民楼下聚集了不少在树下乘凉的居民,而李师傅在这里已经居住超过了20年,在他印象里,周边居民对于这栋烂尾楼的议论不少,而这两天尤其多,“因为它开工了”。李师傅回忆道,从1999年世博会那时曾经对大楼外部进行过美化,好像就一直搁置至今了。他曾经听说这栋大楼本来是要作为商业中心投入使用的,一边说李师傅还一边比画着,“下面几层可以用于商业,上面几层可以办公”,说到这里李师傅表示他曾经听说这栋大楼属于云南农垦集团,而他们要将大楼用于办公。
  
  在一楼开茶室的一位居民说,如果大楼真的复工对于他们来说再好不过了,闲置这么多年,周边生活环境也稍微会有影响,“如果真的建设好了,把店铺重新装修下,看起来要好看些”。这位居民说道。不过居民之间相传的消息都是听说来的,在这些“听说”里面最多的说法则是,“由于南博会即将到来,政府要将这栋烂尾楼外面围起来,以免影响美观”。
  
  相比起居民,在附近开小卖铺的付先生对于大楼的复工表现得更为迫切。付先生的小卖铺已经在鼓楼路经营了15年,从最初看着高楼的建起,他以为迎来了商机,可不想这一希望落空,一落就是十多年。而这几天眼看着大楼又开始了装修,他心里暗暗有些高兴,“这么大块商业中心,如果今后有写字楼有商场,周边的人流量肯定比现在多得多,到时候生意一定会比现在好”。
  
  农垦集团:2年前已将此楼出售
  
  究竟是复工,还是仅仅为了南博会而围挡?如果复工,将要花多少钱,会作何种用途?记者就此采访了大楼建设方——云南农垦集团。
  
  集团计划投资部唐姓工作人员称,早在2011年农垦集团就将此栋大楼卖给了云南省政府,大楼的产权也不属于集团,现在对所进行一切施工活动均不了解。
  
  这栋楼卖了多少钱?未来会如何运作?对于这些问题,这名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农垦集团行办副主任刘永华则介绍,出售这栋大楼是好事,至于为何出售,价格是多少等这些问题,其表示具体负责人在外学习,他不清楚,也不方便透露联系方式。
  
  云南省政府是否购买了这栋大楼,价格又是多少,就此,记者在省政府网站上进行了查询,但并未查到与此相关的信息。
  
  曲折经历:2008年曾打算建成商业中心
  
  这栋位于昆明市北京路与鼓楼路交叉的西南角“云南第一烂尾楼”,建筑面积58155.38㎡,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面以上29层。在其13年的烂尾历程中,经历了项目建设方亏损、项目转让失败、项目方准备自筹资金复工到整个产权全部转让出去等曲折的历程。
  
  1995年5月1日,鼓楼大厦开始建设,项目一直持续到2000年3月7日,这一天,项目正式停工,此时已投入1.5亿元,主体部分已经完成。
  
  为何主体完成后便再无动静?此前媒体报道称,农垦集团没钱是主要原因。据报道,2002年以前,由于体制和历史的原因,云南农垦集团政企不分,社企合一,企业和职工负担沉重的矛盾日益显现。其生产经营中,分散经营、无序竞争的情况越来越突出,加之1997年-2002年,橡胶等产品价格连续几年在低价位上徘徊,使云南农垦集团经济不容乐观。在此期间,云南农垦集团累计亏损8.86亿元,职工人均收入达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50%,资产负债率高达88.86%,导致鼓楼大厦的资金链被迫中断,停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对此,在2002年3月份,云南农垦集团鼓楼大厦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寻求项目整体转让。到2005年3月,已与国内外上百家投资商洽谈过,但未获成功。没有成功的原因在于,不少房地产公司和中间商压低收购价,拉长付款期限。因不愿看到国有资产流失或者缩水,云南农垦集团拒绝了许多买家。
  
  2002年,云南农垦集团被列为全省国企改革的重点,全面实行国有农场内部政企分开,到2007年实现利润4.17亿元。
  
  2008年的报道称,有钱之后,重新复工鼓楼大厦被集团摆上了日程,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云南云创招标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云南农垦鼓楼大厦装修方案设计项目的招标公告”,并称中标单位已确定,正在进行装修方案的图纸设计,具体方案和开工时间暂时不便对外透露。
  
  据了解,当时的方案是1至6层作为商业中心,7至25层作为5A级写字楼及云南农垦集团总部办公区,复工资金来源明确为云南农垦集团自筹,业界预计装修费用可能高达数亿元。
  
  但此后,关于鼓楼大厦复工便没了消息。
  
  都市一景:北京路天天在变唯有它一点不变
  
  1999年,“烂尾楼”建设停工的前一年,北京路出现了昆明市的第一条公交专用道,这也成为了中国第一条内侧式的公交专用道,因为这条专用道公交车的时速从每小时9.6公里提升到了每小时15.2公里,如果这栋大楼建设并投入使用的话,会有更多的人流感受到这一改变。
  
  2009年6月份,昆明快速轨道交通开始建设,首期建设的二号线就要途经北京路全线。从2009年开始到2012年7月,北京路因为地铁建设进行了围挡。从第一条公交专用道,再到“蓝色围挡”。从车水马龙到围挡后的拥堵,北京路一直在改变,但北京路边的烂尾大楼却一直未变。有人说,如果当时“烂尾楼”没有烂尾,那么它现在的商业价值会如何,它是否会带动周边居民区的房价呢?
  
  从2008年开始,王师傅就在北京路沿线当环卫工人,在工作空闲时间他总会注意路边那栋耸立的高楼,他说这栋完成了主体结构,裸露着水泥墙面,无任何装修的高楼是周边最高的一栋建筑物,在这里搞清洁工作的五年时间里,他也听说了不少关于这栋“烂尾楼”的说法。有关于施工方拖欠工人工资,再到多方相关单位因为对建筑的产权、用途无法达成一致,所以导致大楼最终没投入使用等等。
  
  当然这些都是“听说”,可是王师傅还是觉得,几年来北京路变了又变,只有这栋大楼不变。“北京路因为建设地铁,道路围挡、拆除、再围挡、再拆除”,烂尾楼就这样一直见证了北京路围挡工程。王师傅说从北站到北京路沿线,很多地方这几年也都盖起了更新更高的大厦,可唯有这片围墙里面杂草丛生,大楼混凝土钢筋暴露,多年来没有任何变化。

蓓材宁扶 发表于 2013-6-1 13:25:0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南:烂尾楼停工13年 为美观而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