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各地保障房11月底前必须开工
据新华社的消息,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9日表示,各地要公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信息,11月末以前必须全面开工。据这位负责人介绍,信息公开内容包括年度建设计划、开工项目和竣工项目信息。其中,年度建设计划要按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的类别,公开市、县年度建设计划,包括开工套数和竣工套数。新开工项目信息要逐个公开,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址、建设方式(集中新建、配建、改建)、建设总套数、开工时间、年度计划开工套数、年度计划竣工套数,以及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名称。竣工项目信息也要逐个公开,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址、建设单位、竣工套数和竣工时间。这位负责人表示,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此前发出的《关于公开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信息的通知》要求,年度建设计划信息,应在市、县人民政府最终确定年度建设计划后20个工作日内公开。通知下发之前已确定的,应在通知下发后20个工作日内公开。开工项目信息和竣工项目信息,应分别在项目开工和竣工验收后20个工作日内按项目逐个公开。通知下发前,本年度已经开工和竣工项目信息,以及往年已开工列入本年度建设计划的项目信息,要在通知下发后20个工作日内公开。任志强谈新建保障房:决心再大也要量力而行
北京华远地产董事长“十二五”规划提出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其中今年1000万套,目标宏伟且力度强大、分级分层下达指标。不但严格督查并且约谈和问责,用地方官员的乌纱帽做赌注,签定责任合同,大有不跃进也逼着你跃进的气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但要完成这些任务大约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土地;二是资金;三是生产能力。牛皮不是仅靠吹就能吹得动的,决心再大也要量力而行,否则还有什么科学而言。请有关决策部门再仔细、科学地算算中国的生产能力吧,仅有地、有钱未必能完成这样一个大跃进式的目标任务。
为了免于遭到中央政府的问责,在未来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内,不少地方将不得不提高保障房的开工速度。有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前五个月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信息已经汇总并上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截至5月底,全国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的实际开工率为30%左右。不过,此数据尚未得到住建部进一步的证实。住建部此前已给地方保障房建设工作下达了考核日程表,要求各项保障性安居工程务必在今年10月底前全面开工。不过,中新网昨天报道称,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要求,各地必须在11月末以前全面开工。这意味着,“死限”被推迟一个月。为了完成这项住建部眼中的“政治任务”,从6月开始的六个月里,约700万套的保障房建设要上演“生死时速”。东部地区开工率较低为了监督地方保障房建设,住建部上月专门向各地派出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巡查联络员,一般一个省级行政区安排两名专项巡查联络员,每月5日前,联络员要向部专项巡查工作组办公室报送上月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情况的巡查报告。压力之下,也有一些地方“成绩突出”。河北省宣布,截至5月底,全省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4.4万套,完成2011年工作目标的69.7%。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也介绍,目前辽宁保障房开工率已达84%。今年辽宁省计划新建各类保障房34.88万套,其中已有近30万套全面开工建设。湖北省住建厅厅长李德炳6月8日透露,截至5月底,湖北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率为49.67%,进度比全国大部分省市要快。但部分东部沿海省份开工率则显得较低。据《羊城晚报》记者了解,2011年广东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将达到31万套,至今年5月底,全省新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05309套,开工率约为34%。《新京报》收集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上海动迁房开工50%以上,经适房项目约完成25%的开工计划。截至5月下旬,江苏省45万套保障房任务总体开工率约为30%。浙江省18.5万套保障房任务目前已开工建设6.16万套,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3.2%。土地不好卖影响保障房投入“三成的速度相对来说不算快,低于社会的预期,现在时间已经过半了,下半年的建设压力会比较大。”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认为,这种局面也有一些客观原因,资金筹措是很重要的一块。困扰保障房建设的难题,不外乎土地和资金。不过,由于地方政府掌握土地出让,前者解决起来相对容易。国土部汇总的今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计划供应7.74万公顷,比去年供应计划增17.6%,这超出了今年计划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用地的需求量。国土部土地利用司司长廖永林表示,根据初步测算,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用地需求近4万公顷。资金问题则更是难以解决。据住建部测算,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所需投资在1.3万亿到1.4万亿元之间,其中有8000多亿元是通过社会机构的投入和保障对象以及所在的企业筹集,剩余5000多亿元资金,将由中央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以及市县政府筹集。今年中央财政的补助超过千亿元,但其余4000多亿元资金仍将主要依靠地方政府筹集。尹伯成认为,由于房地产市场行情不好,今年地方的土地出让情况并不理想,影响到了地方的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在保障房建设方面的投入。“大部分地方政府压力还是很大的,即便今年完成了1000万套的开工任务,明年还有1000万套等着呢!”尹伯成说。他认为,当前地方政府要提高建设保障房的积极性,多渠道筹措资金,同时,社会呼吁央企更多参与到保障房的建设中,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