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穷不能穷干部?黑龙江巴彦法院院长刘玉海配豪车
再穷不能穷干部?黑龙江巴彦法院院长刘玉海配豪车 穷县给领导“大手笔”配车“再穷不能穷干部”根源在哪?近日,有媒体报道黑龙江贫困县巴彦县人民法院院长刘玉海,购置并驾驶一辆价值75万元的豪车。当地法院还存在公车私用等问题。对此,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表示,自己曾实地前往多个贫困地区调研。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再穷不能穷干部”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相对偏远、欠发达地区。您如何看待“再穷不能穷干部”的现象?穷县给领导干部配车为何“大手笔”?
黑龙江省巴彦县是哈尔滨市下辖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针对网上出现的法院超标配车一事,4月8日,巴彦县方面表示,县里已成立调查组,该车辆价格为40万元。据2011年工信部发布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要求: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发动机排气量不超过1.8升,价格不超过18万元。很显然,法院领导使用的车辆已违规超标。
“再穷不能穷干部”是掌勺者自肥让亚腐败显形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作为一句经常刷在墙上的宣传语深入人心,可现实中一些地方却是“再苦不能苦官员,再穷不能穷干部”。“再穷不能穷干部”说白了就是一种特权,是掌勺者的自肥。此种“绝不亏待干部”的思维并不隐秘,却又是那么的暧昧与难以被接受。
“再穷不能穷干部”根源在哪?
各级政府控制着很大的社会财富,除了财政收入,还掌握着各种资源。如果监督不力,一些政府官员很容易产生自肥的倾向。尤其对于财政资金的使用,一直以来没有严格的预算决算机制,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监督,自然会产生自利化倾向,将是自然而然的事。
转变政府作风怎能任其顶风作案
要想能真正有效遏制“再穷不能穷干部”的扭曲现象,就应当通过严厉的制度约束,人民监督、与行政法律制裁等手段,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当中,对那些无视党纪国法、耍特权的官员,决不能心慈手软,对这样的行为要严肃处置。转变政府工作作风,怎能让其顶风作案?
结语:要遏制“再穷不能穷干部”,就要像习总书记所说的,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让它得到良好的监督。权力的笼子,说白了就是良好的监督机制,让权力的使用公开化、透明化,让公共财政得到良好的预算决算监督,让官员的财产和收入能够阳光化,让公共财政支出完全处于公众的目光下。如果权力不能关在笼子,制度的大堤总会总是被私利所突破,在分配社会财富的时候,官员们就会给自己所在的群体多分,而给民众少分配,从而不能公平地分配,社会自然也就难以公平。
真实令人气愤 明了天子 发表于 2013-4-18 14: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真实令人气愤
是啊,但没被曝光的,还有很多很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