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末端关于老昆明的清明习俗的记忆
风之末端关于老昆明的清明习俗的记忆 在知名网络写手“风之末端”的记忆里,老昆明的一些清明习俗正在渐渐消失。“与北方和中原地区不同,昆明人不在坟前插柳,还要带镰刀把坟头上的杂草清干净,插上五彩的纸做成的坟标。柳条是孩子们用来编成帽子戴头上的,插柳也是上坟回来后插在自家门前。”据他回忆,与其他地方相比,昆明人并没有寒食的习惯,而是带着炊锅到坟前,祭拜祖先之后席地开宴。“这一传统自清代就有记载,祭后欢宴也是昆明传统里很人性的一部分。”“风之末端”讲到,2000多年前的清明并不是现在这样,不光指清明这一节气,而是指清明节气前10天后10天(另有一说法是前8天后8天)的一段时期。唐玄宗时规定,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是祭祀的日子,其余时候都要进行丰富的娱乐活动。“现在的人对清明都有误会,把它看成了一个生死命重的节日,荡秋千、蹴鞠、拔河、放风筝等活动却反而忽略了。”他还说,在昆明花灯剧目《春游》中,就反映了清明踏青的习俗,而《清明上河图》反映的也是这一节日当时的景象。“整个画面中并未出现任何与祭祀有关的画面,这说明运动玩乐才是节日主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