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各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咋样?
云南各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咋样?今后将对此进行监控并发布,巡视员将不定期“潜入”校园,进行随堂听课并访谈学生,其监控结果将作为高校专业设置备案、教学立项建设、进行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对专业人才需求进行预警
晚报记者近日从省教育厅了解到,今年,云南省将通过建设区域特色高水平大学,推动和引领云南省高校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上办出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其中,将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完善并大力推行高等职业教育分类入学考试改革,完善和推广“知识+技能”考核方式,扩大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中职对口招生的规模和范围,开展高职专科与高职本科的衔接试点。
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大全省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加大对专业人才需求预测、预警系统建设力度,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继续开展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此外,将继续推进大学联盟建设。在已建立联盟的基础上,进一步组建呈贡大学园区高校联盟,州市高校联盟,示范(骨干)高职院校联盟等。支持行业性大学联盟建设。在联盟内逐步推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师资共享、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等改革措施。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各校提升办学质量,强化办学特色。
启动小语种教师公派留学
值得关注的是,云南省将努力扩大东南亚南亚语种(简称小语种)人才培养规模。设立小语种奖学金,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小语种专业,鼓励高校面向本科专业学生开设双专业(双学位);设有外语专业的高校,鼓励开设双专业/复语专业。
还支持高职高专和中职学校开办小语种专业,鼓励开办民间小语种人才培养项目,积极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其他相关专业中开设小语种选修课,在东南亚南亚国家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此外,将加强小语种教学资源库建设。加强高校小语种公共外语教研室建设,积极支持小语种软件开发。依托云南省高校联盟和云南省高校教学资源及网络学习中心,建立东南亚南亚语种精品课程资源库。启动小语种教师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每年选派20名~30名小语种优秀教师出国培训。
将发布高校年度质量报告
今年,还将实施高校教学质量发布制度,加强教学质量年度报告专题研究,逐步推行211高校、省属重点大学、省级以上示范高职院校年度质量报告发布制度,继续做好高校年度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报告撰写出版。
据介绍,将构建具有云南特色的高校评估体系。对全省高校开展分类指导,推进本科院校审核评估、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高等职业院校特色评估和独立学院合格评估等多种形式的评估,分层次、分类别、系统开展高校评估工作;同时,探索开展医学和工程类专业认证评估,逐步完善具有云南特色的高校评估体系。通过完善具有云南特色的高校评估体系,使高校接受师生、政府、社会和专业评估等多方面的监督,最终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将积极探索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新模式。积极开展高校教学质量巡视工作制度,聘请高等教学巡视员,采取不定期到高校随堂听课、检查教案、访谈学生、抽查教学档案、评估学风和教风方式进行巡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