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红沿河核电站简介-东北首座核电站并网发电
大连红沿河核电站简介-东北首座核电站并网发电昆明论坛小编导读 2月17日15时09分,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1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这标志着我国东北首个核电站正式进入并网调试阶段,具备发电能力。辽宁老百姓从今天起将用上经济、清洁的核电。据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红沿河核电站一期1号机组由中广核、中电投和大连建设投资集团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于2007年8月18日正式开工。该项目计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其中一期4台机组预计2015年全部建成发电。4台机组年发电量将达300亿千瓦时,高于大连市2012年全社会用电量287亿千瓦时的水平,约占辽宁省2012年全社会用电量的16%。
据了解,红沿河核电站并网发电后,不仅优化了辽宁省电力供应结构,而且将促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进一步改善周边区域空气质量。与同等规模的火电相比,红沿河核电站一期4台机组相当于每年减少标煤消耗约1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40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23万吨,减排氮氧化物15万吨,相当于造林6.6万公顷。
据介绍,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是我国自主创新最多、国产化率最高的核电站。其二期工程设备,包括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比例均超过80%以上。其海水淡化系统开辟了中国内地核电站利用海水淡化技术提供淡水资源的先河。
2月17日15时09分,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1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这标志着我国东北首个核电站正式进入并网调试阶段,具备发电能力。辽宁老百姓从此用上经济、清洁的核电。
红沿河核电站位于大连瓦房店市红沿河镇,距离大连市直线距离110公里,距离沈阳市直线距离270公里,是我国东北地区第一个核电站,也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能源投资项目。它于2007年8月开工建设,一期工程投资500亿元,建设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2010年5月上马二期工程,再增加2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投资250亿元,从而成为目前全球在建机组最多的核电项目。2016年核电站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为450亿千瓦时。
在建设过程中,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精心组织工程建设,确保工程质量、重大工程节点均经过国家核安全主管部门检查、确认完全符合要求后方转入下一阶段工作。经过5年多的建设,历经土建工程、设备安装、系统调试、装载核燃料、机组临界、汽轮机冲转等重大关键环节,最终顺利实现并网发电。
红沿河核电站一期4台机组预计2015年全部建成发电。4台机组年发电量将达300亿千瓦时,高于大连市2012年全社会用电量287亿千瓦时的水平,约占辽宁省2012年全社会用电量的16%。红沿河核电站并网发电后,不仅优化了辽宁省电力供应结构,而且将促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进一步改善周边区域空气质量。与同等规模的火电相比,红沿河核电站一期4台机组相当于每年减少标煤消耗约1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40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23万吨,减排氮氧化物15万吨,相当于造林6.6万公顷。
红沿河核电站位于大连瓦房店市红沿河镇,距离大连市直线距离110公里,距离沈阳市直线距离270公里。
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介绍,1号机组年发电量将达75亿千瓦时,约占去年全省用电量的4%。
记者注意到,1号机组并网发电比原计划推迟了一个多月。但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有关部门表示,一期工程4台机组到2015年全部建成发电的目标将会如期实 现。这4台机组年发电量为300亿千瓦时,高于大连市2012年全社会用电量287亿千瓦时的水平,相当于辽宁省2012年全社会用电量的16%,是东北 用电量的1/10。
其中一期1号机组于2007年8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建设过程中,确保工程质量、重大工程节点均经过国家核安全主管部门检查,确认完全符合要求后方转入下一阶段工作。
去年上半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组织的专家团曾对红沿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运行前安全评估。最后专家团一致认为,红沿河核电站运行前的安全完全达到国际标准。
红沿河核电站发出的核电将由电力部门在全省调配。我省每个居民家都可能用上由红沿河核电站发出的清洁核电。
我国此前共有15台核电机组运营,分别位于大亚湾、秦山、田湾三个核电基地。
(感谢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高元勋协助采访)
全球在建机组最多核电项目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由中广核、中电投和大连建设投资集团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首个批准开工建设的核电项目,也是东北地区首个核电厂和最大的能源建设项目。
一期工程投资500亿元,建设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2010年5月上马二期工程,再增加2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投资250亿元,从而成为目前全球在建机组最多的核电项目。2016年核电站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为450亿千瓦时。
每年将减排污染物几千万吨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并网发电后,将优化辽宁省电力供应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空气和水质量。
据介绍,与同等规模的火电项目相比,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工程4台机组全部投入运行后,每年减少标煤消耗约1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400万吨、二氧化硫23万吨、氮氧化物15万吨,相当于造林6.6万公顷。
国产化率最高的核电站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是我国自主创新最多、国产化率最高的核电站。其二期工程设备,包括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比例,均超过80%以上,它的海水淡化系统,开辟了中国内地核电站利用海水淡化技术提供淡水资源的先河。
据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透露,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将设立公众开放日,接受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有组织地前往核电建设现场参观。
本报主任记者姚琦东
即使全部断电堆芯不会失去冷却
机组即使失去全部厂内外电源,也能通过自带的气动给水泵和蒸汽排放的形式维持对堆芯的冷却。此外,还额外设置第五台柴油机,全厂失电的风险进一步降低。
安全壳是福岛15倍不会发生氢气爆炸
红沿河核电站的核岛安全壳体积是福岛第一核电站(3400立方米)的15倍,可以有效降低并稀释氢气浓度及延缓安全壳升压排放时间。
另外,安全壳内设有氢气消除系统,以及数十台非能动氢气复合器,可以消除严重事故下氢气积聚引发氢燃、氢爆的风险。
不会发生放射物质失控向环境释放
红沿河核电站核岛建有安全壳将反应堆一回路全部容纳在其中,进出安全壳的所有管道均设置了安全壳隔离系统,在失电情况下能够非能动地隔离,确保安全壳的完整性。安全壳顶部还设置喷淋冷却降压系统避免安全壳超压。
有良好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能力
机组均采用严重事故管理导则,能够处理叠加事故和防止事故恶化,并能纠正人因失误。
混凝土壳厚0.94米不怕飞机撞
不会发生类似福岛核事故
福岛第一核电站建造于上世纪60年代,采用沸水堆技术。红沿河核电站采用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其安全性在几十年中得到了持续的改进,具有安全性高、技术先进可靠成熟等特点。全世界共发展了70余台同类机组,具有1000多堆年的同类型核电机组运行经验。相对而言,我国压水堆核电站主要有多个优势:
抗震标准高
地下是花岗岩
核电站候选厂址150公里范围内不得有活动断层。红沿河核电站处于稳定的花岗岩基底上,厂址半径5公里范围内仅发生过2次地震,震级均不超过1.9级。
不惧海啸
高于海平面8米
海啸通常由里氏6.5级以上深海地震引起,且海水深度达到1000米量级才可能形成规模较大的海啸。红沿河核电站所在渤海平均深度小于30米,红沿河核电站场地标高在海平面以上8米,海啸不会对核电站安全造成威胁。
核燃料浓度低不会发生爆炸
核弹要求铀纯度在90%以上,而核电站核燃料铀纯度只有3%左右,如此低的浓度根本不能发生爆炸,正如烈度白酒可以点燃,啤酒却不能点燃的道理一样。核电站50多年的发展历史上,从未发生过核爆炸: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蒸汽爆炸,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是氢气爆炸,都不是核爆炸。
核电站边住一年受辐射低于胸透
核电站周围1年的辐射量只有一次胸透的一半,每天吸20支烟累计一年受到的辐射是核电站周围辐射量的50倍。
据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官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