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版偷菜将成现实 昆明8个都市农庄获证
真人版偷菜将成现实 昆明8个都市农庄获证 昆明论坛小编导读 网络“偷菜”游戏让多少人产生了这样的愿望:有一块不用很大,但可供自己打理的土地,约上三五好友一起种上新鲜的蔬菜水果,既可以互通有无,还能品尝真正的生态有机食品,更重要的是能够体会自己动手的乐趣,但对于生活钢筋水泥丛林的都市人来说,寸土寸金的城市土地不允许我们有这样的想法。随着昆明市政府出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意见,和省政府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以及关于加快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建设的意见精神相继出台,“都市农庄”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同时,在2012年第八届昆明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上,“都市农庄”项目更是成为本次农博会的最大亮点。而12月20日召开的昆明市都市农庄项目建设推进工作会议暨首批都市农庄颁证仪式,让“都市农庄”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而真人版“偷菜”游戏也将在平常的生活中上演。
8座“都市农庄”建成获证
在12月20日召开的“都市农庄”建设推进工作会议上,昆明市政府向首批建成的都市“都市农庄”项目颁发了权益证书,本次共有“一条龙”“石林万家欢蓝莓园”,“富民一丘田”,“昆明精品农业科技示范园”,“昆明泛亚艺术农庄”,“大春河水土保护示范园”,“好宝有机农业”和“植物王国”8家“都市农庄”获得权益证书。
据悉,除了首批获得权益证书的8座“都市农庄”项目,目前正在推进的“都市农庄”项目共有50个,至2015年将建成100座“都市农庄”,形成现代农业、生态林业、休闲旅游和新农村建设项目四部分组成,区别于农家乐的特色都市生态休闲园区。
据了解,“都市农庄”项目一般选址在三环以外,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客源优势明显的区域,采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整体拍卖”的运营模式。在设计规划方面,“都市农庄”项目总占地面积不得少于500亩,配套服务项目占地不得超过农庄规划面积的5%,农庄植被(含农作物)覆盖率必须达到60%以上,且要求农庄的餐饮使用自产无公害农副产品比例达到80%以上。
从城市回归农村
据统计,截止今年上半年,昆明全市共有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生态农业产业园等各类乡村休闲农业旅游经营主体752家,总资产超过 25亿元,,从业人员达13500余人,全年共接待700余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2.67亿元,上缴税金2000余万元,带动11万余农户增收8000余元。
随着都市农庄项目的推进,乡村旅游有重新受到市民关注,从城市回归农村的趋势让“都市农庄”项目前景喜人。“都市农庄”不仅能够带动就业和创造利润,也有效地促进全市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渗透,“都市农庄”项目也成为一种全新的旅游地产模式,在打造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主题园区的同时,还能够带动该片区的人气与消费,促进区域快速成熟,从而丰富区域整体配套,带动片区发展。
“都市农庄”不是变相圈地
对于“都市农庄”这种新型地产模式而言,虽然看似前景美好,但通过省外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来看,“都市农庄”投资周期较长,成本回收慢,且需要很长的市场培育期。也正是因为“都市农庄”项目具有如此属性,很难不让人想到以“都市农庄”为名的圈地行为。
对此,云南财经大学房地产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大研认为,“农字号”外壳包装下的旅游地产项目前途并不乐观,因为无论是旅游主题公园还是“都市农庄”,都离不开土地的支持,虽然只是名目上的不同,但国家层面的切实政策支持却是不一样,所以,只有真正立足生态休闲农业的“都市农庄”项目才能顺利走下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