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中小学到2015年全部实现“班班通”信息化
昆明中小学到2015年全部实现“班班通”信息化 昆明论坛小编导读 数字时代的学校应当如何实现信息化?信息化的过程中如何才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资源并实现有效使用?昨日,昆明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交流推进会暨首批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班开班仪式举行。据了解,从2012年开始到2015年,昆明将实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一网、一库、一平台、一中心”的建设任务。按照建设目标,到2015年,全市中小学实现生机比分别达到:小学15:1,初中10:1,高中5:1.全市小学和初中学校中,50%以上的班级要拥有多媒体设备。高、初中和小学100%要实现“班班通”。届时,还将建成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库,资源库容量达到20T,资源总数超过50万条。基本实现资源开放共享,并与社会资源交互使用。与此同时完成包括云计算和云存储的昆明教育云的构建,基于统一平台,承载包括学校综合管理、校园一卡通、学生在线学习平台、高中新课改平台、教师培训平台的管理系统和服务系统,提升系统管理和服务的应用作用。
到2015年,将进一步完善昆明教育云计算中心建设,达到“西部一流、国内领先”的目标。此间的投入将预计超过18亿元。
目前,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得到极大的推动和发展,基础设施初具规模,昆明全市生机比基本缩小至12:1,师机比平均小于5:1的水平,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和多媒体设备“班班通”。
“电子书包”3大疑问:
抛弃纸质书本?
有了“电子书包”是不是就不会用到传统沉重的书包了?
电子书包的推出不会替代纸质教学资源,而是纸质教学资源的补充。
传统文化遗失?
捧着电脑看书会不会冲淡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感受?
目前已经进入电子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流失,很多经典文化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得到承袭,比如电子书写板就能纠正学生的书写笔画顺序。同学们通过电子设备也能欣赏经典诗词、歌赋和音乐作品。
增加经济负担?
“电子书包”的配置会不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
为了消除家长担心孩子使用电子设备上瘾的顾虑,会考虑使用有网络浏览限制功能的设备,仅供学生学习使用。此外,试点的“电子书包”以学校投入为主。
焦点关注:“电子书包”不会取代传统书包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电子书包”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记者从昨天的会上获悉,昆明即将在全市选择10所学校试点“电子书包”。对于这些市民普遍关注的问题,昆明市教育局副局长冯皓表示,推行电子书包的初衷是希望激发同学们互动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电子书包”并不会完全取代传统书包,摒弃纸质教学的模式。他说,一些家长和同学对“电子书包”存在误解。“电子书包”并不是狭义的笔记本或者ipad,使用“电子书包”并不单纯意味着孩子带着笔记本就去上学。“电子书包”其实是一种学习载体,它可以是学校里的台式机、可以是笔记本也可以是ipad,只要能用于网络资源共享,让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利用的载体都有可能是“电子书包”。
据介绍,昆明即将在有条件的10所学校选择有条件的班级试点推行“电子书包”,之所以在部分学校试点,就是希望摸索出“电子书包”和纸质教学资源的最佳结合模式。随着推行,将逐步做到成本最低,效益最大化。
小学生还是希望多写多看! Q吧 发表于 2012-12-7 14: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小学生还是希望多写多看!
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