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吃金线鱼 让它在纯净的水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别吃金线鱼 让它在纯净的水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滇池里有种金线鱼,因为它的美味,给它带来了灭顶之灾,请看风之末端四年报纸专栏之《别吃金线鱼》前不久,我的美女同事接到新闻线索,说有人在农贸市场卖滇池金线鱼,她准备去采访。我很肯定地告诉她,这是假冒的金线鱼,后来果然是假的。
我能做出这个判断很简单,首先,名字叫金线鱼的鱼类有很多种,淡水海水都有。但云南的金线鱼只有一种,属于鲤形目鲤科,金线鲃属,以前主要生活在滇池之中,还真的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其他的金线鱼不是金线鲃。
明朝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里就记载过金线鱼:“味甘、滋阴调元,暖肾添精。”旅行家徐霞客在明朝崇祯十一年(1638)到昆明,在西山脚下的金线洞看到的金线鱼:“鱼大不逾四寸,中腴脂,首尾金一缕如线,为滇池珍味”
过去金线鱼生长在滇池边的两处水洞中,一处是徐霞客所见的西山脚下,一处是晋宁牛恋乡西南的石洞。金线鱼的味道之鲜美,从“味甘”“珍味”可见,这就给金线鱼带来了大麻烦。
现在很多昆明人认为金线鱼是在滇池污染后消失的,这稍稍有误。清代昆明著名文人、举人师范曾写过《金线鱼诗》,里面就说到:“或应上官需,或诣高门送”“我时获一二”,由此可以看见,由于产量小和过度捕捞,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吃得到,贵为举人的师范,也就偶尔能吃到一两条。
民国,有昆明市民想吃金线鱼,只能避开权贵,向滇池边的渔民“私购”,“私购”金线鱼,成为昆明当时的一个社会不公现象,如今仍有老昆明人记得。
当然,到了滇池被污染,“私购”“公购”统统没得购。还在1989年,金线鱼就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98年,又被定为中国濒危动物,谁敢公开叫卖或者炫耀自己吃了金线鱼,那是触犯法律的。也正是因为金线鱼的消失,金线鱼的样子少有人知道,小贩才敢用别的鱼来冒充。
近年来,随着环境治理,在昆明的一些地方又发现了金线鱼,例如呈贡白龙潭、大板桥白龙潭等地,昆明也成立了金线鱼的人工培育和研究机构,近年还向滇池里投放人工养殖的金线鱼鱼苗。但始终不能大量繁殖。
传统滇菜里,金线鱼的做法是油煎、清蒸、加昆明太和豆豉蒸,还有就是用金线鱼生活在里面的河水直接煮吃。不过到了今天,我们也应该换个观念了,不要对什么动物都只抱着好吃不好吃的概念,作为云南土著鱼,还是让金线鱼在纯净的水中自由自在地生活吧。 路过的 看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