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仔 发表于 2012-9-16 16:40:16

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屁股能开出什么花?

       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屁股能开出什么花? 上小学的女儿犯下过错,妈妈高高地扬起巴掌狠狠地对女儿说:“看我不打你!看我不打你!我要打得你屁股开花!”哪想,女儿不但不逃跑,反而弓着身把屁股翘了过来:“好呀,快打吧快打吧,我想看看屁股能开出什么花。”本来气急的妈妈终于忍不住笑了,人没打成,母女俩却笑得抱成一团,笑够了,闹足了,彼此冷静了,女儿承认错误表示绝不再错了,这事也就过去了。
  多年前在朋友家上演的这一幕幽默剧,至今回想起来还让我忍俊不禁。
  是的,幽默能调节气氛、化解尴尬。幽默感能树立人的自信,增强人的幸福感。美国的专题研究表明,幽默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开朗活泼,因而往往人际关系较好,更讨老师喜欢。幽默感还能帮助孩子应对压力,快乐学习快乐生活,促进孩子提高智商,轻松完成学业。
  每一个人都有幽默的因子。不少出世才6周的婴儿就萌发了与开玩笑有关的“幽默意识”。比如,当家长故意将抱着的孩子做“下坠”的动作时,一些孩子在体味到身体下落的特别感觉时,会无师自通地意识到这完全是大人在跟自己闹着玩,于是脸上会漾出笑意。
  幽默感纯系与生俱来?不对!大量科学研究和调查统计证实,人的幽默感只有约三成来自天生,其余的七成则是后天“炼成”的。
  希望孩子学业优异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父母,要尽可能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要培养孩子的幽默感,首先就要求家长有乐观的心态豁达的心胸,以自身的幽默影响孩子。在这个基础上,要及时根据人的成长规律对孩子进行幽默感的开发和训练。
  一周岁的孩子已对他人的脸部表情十分敏感,学步摔倒了,可对他做个鬼脸安慰,看到家长的鬼脸,孩子就会破涕为笑。两周岁的孩子已能从身体或物品的不和谐性中发现幽默,比如把袜子“戴”在手上,脸上露出难受的表情,把手套“穿”在脚上,家长不要指责,要与孩子一起大笑。3岁孩子的智力已发展到能认识概念不和谐中潜藏的幽默感,做爸爸的可以故意挎妈妈的女式皮包,还可以默许孩子穿着爸爸的大皮鞋,说着大人的腔调,一边模仿一边开怀大笑。4岁的孩子喜欢玩“过家家”,家长不但要鼓励,还应该在孩子的剧目中客串角色。孩子长到五六岁时,便开始对语言中的幽默成分十分敏感了,如同音异义词和双关语的应用,家长朋友应对孩子多做这方面的训练,还要鼓励孩子学习绕口令。
  六七岁的孩子,进入了小学一年级,往往喜欢讲笑话、听笑话。也许有些笑话不高雅,但家长绝不可粗暴指责。此时的孩子,尤其是淘气的男孩,需要通过笑话或恶作剧来“平衡”或“调谐”自己的心态,尽管其中的幽默可能让大人不快甚至难堪,但要理解包容。这是孩子成长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已经初具幽默感。家长一定要认真倾听孩子讲述有关学校的小笑话,并会心地欢笑。这是对孩子幽默感的肯定。
  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了,茶余饭后可开展一些家庭幽默活动。比如,说笑话比赛,爸爸妈妈和孩子轮流讲述。还可鼓励孩子编幽默故事,写幽默日记。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与孩子之间开一些彼此都能接受的玩笑,哪怕是谈所谓“正事”,家长也不妨偶尔“幽他一默”。
  不过,家长的玩笑和幽默一定要适度。过头的幽默不是幽默而是伤害。这个度就是坚持原则尊重人格,分清时间、场合和人物。
  我曾接待过一个年近四十的男人。他业务很精,事业有成,但极其内向、自卑、孤僻,至今未有对象。不了解他的人大都认为他古怪难以接近。回顾自己的人生,回顾自己的成长,他告诉我,他今天之所以这样,完全归罪于他的父亲。刚上小学时,他成绩不好且比较顽皮。有天晚上,父母教育他时,他父亲一本正经地说:“这小子完全不像我,一定是当初产房的护士用他换走了我的儿子,我得把他退回医院。”他说,听了父亲这么一说,他有了强烈的恐惧感,有时因为怕父亲把自己送走而从午夜的睡梦中哭醒,慢慢地变得不愿与人交往。听别人说话总感觉别人话里有话是嘲讽自己的,看文章也总爱从中找那些表现负面的字句。当从年迈的父亲口中得知当年那句话只不过是无心的玩笑有意的“幽默”时,他的性格已经成型,他的伤痕已经显现。

       文/风的痕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屁股能开出什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