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iv 发表于 2012-7-23 10:03:41

来云南你吃了这些美食了吗?

云南最具特色美食推荐    云南菜(简称滇菜)。因为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滇菜兼收并蓄而自成一家,云南特色美食以擅长烹制山珍、淡水鱼鲜和蔬菜见长美味菜肴,具有鲜嫩回甜、酸辣微麻、重油味厚的特点,适合边疆多民族人民的口味,在国内自成一格。   《滇南本草》有大量的医食同源的记载。明末徐霞客到保山美味菜肴,友人馈赠鸡纵;到 丽江 ,纳西族土司木公以80味相待,内有柔猪(乳猪)、牦牛舌等家常菜肴,此外,他还吃过竹鼠等。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余部及吴三桂的部属等,留滇不下数十万人。特别是南明桂王入滇家常菜肴,改云南为滇都,名师成批涌人,滇菜技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清代学者师范为家乡的弓鱼吟下了“内腹含琼膏夏天菜肴,圆脊媚春酒”的诗句。   鸦片战争后,自蒙自、腾冲、思茅、 昆明开关和滇越铁路通车菜谱,内外贸易兴旺,各地餐馆云集 云南 ,形成了以汉族菜为主,兼具备少数民族菜的滇菜。抗日战争时期,滇缅公路通车,云南 成为大后方。在昆明和交通沿线的滇东北及滇西,云集各帮的名厨,加速了烹任技艺的交流,促进了滇菜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在厨师队伍中分化出行厨,以满足达官贵人、富商名流的要求。   香竹饭http://www.jusiv.com/Upload/2012714154145742.jpg香竹饭具有浓郁的傣族风味,每年11月至次年2月间做出的饭最好。此时竹子内有一层香气扑鼻的香膜,所以叫香竹。傣族人先将香竹的竹节作底砍下,然后将泡过的糯米放进竹筒,用芭蕉叶塞住竹筒口,用水浸泡15分钟,放进火灰里焐着或在炭火上烤,待竹筒口冒出蒸汽达10多分钟后,再取出来,吃的时候用木锤敲打,使饭变得又软又香,吃起来芳香柔糯,别有风味。

    小知识:在版纳的饭店里吃糯米的时候,要先洗手,因为糯米要用手捏,捏的时间越长,口感越好。当地人说,吃糯米的时候,要边摸头边捏,那样才会越吃越香,说是这样说,可没人这样去做,其实只需在捏的时候加上一点油,就会更香。云州“马打滚”http://www.jusiv.com/Upload/2012714154154955.jpg    马打滚是一种香甜温润的风味糯食,是临沧云县的特色小吃之一。冬季,用如玉似珠的上好糯米磨成米浆,做成腊面。先将腊面用清水搅拌均匀,然后捏成圆状,倒入开水中煮至熟捞出后倒入备好的香料中来回滚动。香料由炒过的黄豆粉拌芝麻、白糖等。其口味香中带甜、温润香糯。油炸豌豆粉http://www.jusiv.com/Upload/201271415422700.jpg    油炸豌豆粉是传统民间小吃,已有了悠久的历史。豌豆粉是云南当地人十分喜爱的杂粮制品。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买豌豆粉的小摊子或小铺子。凉拌豌豆粉是大理比较常见的小吃,还有一种叫稀豆粉,相当于液状的豌豆粉,算是早餐的一种。加入剪好的油条泡在里面,淋上少量当地人特制的酱料和辣子,吃时洒上椒盐,热热的喝下去,很适合老年人和小孩子做早餐,营养还利于消化。吃起来香脆、鲜嫩,口味佳,令人回味无穷。大理乳扇http://www.jusiv.com/Upload/2012714154211455.jpg   乳扇是云南省的特产,为大理白族人民的风味食品。当地少数民族利用剩余的牛奶制成。由于美味可口,不但是当地人们喜爱的小吃,也是宴席中的名点。
    产品特点:乳白色,呈半透明状。光滑油润,形如扇子,故名乳扇。产品含水分5.5%、脂肪49.3%、蛋白质35.0%、乳糖6.8%、灰分2.5%。蒙自年糕http://www.jusiv.com/Upload/2012714154220213.jpg   蒙自是云南东南部红河边的一个小县城,那一带有种植糯米(江米)的传统,也就有常年做年糕的习俗。其它地方常见的年糕都有白、甜、咸三种口味,蒙自年糕却只有一种放红糖或玫瑰糖的甜年糕。 

   早期的蒙自年糕是用类似大碗那样的容器成形的,成上小下大的圆台形,表面十分细腻光滑油润(容器内壁涂油是为了便于脱模),因为加了红糖之故,呈现靓丽的黄灿灿的色泽。蒙自年糕也是采用传统方法制成的,即将糯米经过水磨、吊浆、滤水,再加红糖或玫瑰糖而成。也许是为了防止年糕乾裂,要在做好的年糕外表包一层豆腐皮,随着比较先进的保管办法的出现,这道工序就被取消了。大理三道茶http://www.jusiv.com/Upload/2012714154326643.jpg    云南与茶有着太深的渊源。云南不仅是茶树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令人惊心动魄的道路之一——茶马古道的发源地。云南人爱喝茶,云南聚集的26个民族都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在酷爱、品饮着云南的茶。白族的“三道茶”,是云南大理白族招待嘉宾的一种独特的饮茶方式,相传原为古代南诏王招待贵宾的一种饮茶礼,后来流传到民间,经保留和发展延续至今。一苦、二甜、三回味,是三道茶的特点。白族三道茶,白族称它为“绍道兆”。这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祝愿美好,并富于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喝三道茶,当初只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如今,应用范围已日益扩大,成了白族人民喜庆迎宾时的饮茶习俗。大理砂锅鱼http://www.jusiv.com/Upload/2012714154334164.jpg   大理砂锅鱼是大理地方名菜之一,将嫩鸡片、冬菇等十余种鲜腊配料,再加上洱海出产的弓鱼或鲤鱼慢慢炖成。游客可在游船上,以及下关或大理各大饭店品尝得到这道名肴。砂锅鱼20元/锅,足够3-4人吃,味道非常鲜美。汽锅鸡http://www.jusiv.com/Upload/2012714154342530.jpg    汽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滇南民间流传。建水出产一种别致的土陶蒸锅,叫“汽锅”,是专门用来蒸食物的。汽锅鸡的做法是钭仔鸡洗净后在砍成小块,和姜、盐、葱、草果一道放入汽锅内盖好,汽锅置于一放满水的汤锅之上,用砂布将隙缝堵上,以免漏汽,再放到火上煮。汤锅的水开后,蒸汽就通过汽锅中间的汽嘴将鸡逐渐蒸熟(一般需3 ~4小时)。由于汤汁是蒸汽凝成,鸡肉的鲜味在蒸的过程中丧失较少,所以基本上保持了鸡的原汁原味。吃起食客的赞誉。如果在汽锅中分别加入云南出产的珍贵药材“三七”、“虫草”、“天麻”、就叫三七汽锅鸡,虫草汽锅鸡,天麻汽锅鸡。这不仅增加了营养价值,能滋补强身,而且对体弱、头昏、管力等症还有一定作用,对冠心病、神经衰弱等具有疗效。
宜良烤鸭http://www.jusiv.com/Upload/2012714154925229.jpg    宜良烧鸭是别具一格的美味佳品,尤以狗街烧鸭为佳。早在60多年前就在滇中一带享有盛名了。宜良烧鸭制作考究。先将“汤褪”干净的鸭,从腋下开洞,剔弃内脏和脚爪,配以佐料,在鸭的皮肉间吹气,把鸭身吹鼓,再用铁丝钩吊住鸭脖将鸭挂于炉壁内侧慢慢烧烤。烘烤时,以松毛结为燃料,待其燃到烟尽,适时翻转鸭身,涂沫蜂蜜水、猪油和鸭唷扑于表皮。这样烤出的鸭,皮黄脆不焦,肉酥松软,甜嫩离骨,色鲜味美,香气四溢,非常可口。
    烧鸭又分仔鸭和肥鸭两种:仔鸭,肉质细嫩,食味香甜;肥鸭油脂较多,肉质老香,若配以葱白、花椒或酱制品食用,那更是别具风味。饵块http://www.jusiv.com/Upload/2012714154935670.jpg    在中国西南川滇黔桂地区,饵块有多种别称,如:糍粑、饵块粑、粑粑等。且上述各地对饵块的各种称呼交互随意使用,并无单一的严格特定倾向。
    饵块为云南特有,是昆明最著名的名特小吃之一,也是大理地区常见的传统食品之一。饵块系用优质大米加工制成,其制作过程是将大米淘洗、浸泡、蒸熟、冲捣、揉制成各种形状。一般分为块、丝、片三种。制作方法烧、煮、炒、卤、蒸、炸均可,风味各异,久食不厌。
    饵块可做成各种形状,除长丝叫饵丝外,其余不论饼形、卷形、块形都叫“饵”。这“块”本地音读如“快”,查字典就较难查到了,不过推音及义或推形及义似乎都可以猜这“块”就是“块”,吃的东西要和士分开,就寻这么一个“快”字出来。另外,昆明方言中多有把第三声读为第四声的,也可以佐证。
    昆明以前的“饵”都是一两斤的大“块”占主导地位,且已有文考“饵”就是“饵块”,这源流就基本算是清楚了。
    饵块在昆明民俗中是过年必吃的,平时也或炒或煮或烧无不宜,边陲百姓如此热衷于“饵食”,执传统而不堕,已数千年。从前的昆明又是“子间”人的饵块最受欢迎,年节时往往被抢购一空。“子间”人是彝族的支系,看来这老的食品,是少数民族最得其真传了,学者定可赞一句“礼失求诸野”!

    烧铒块用做成薄饼形的饵块在无烟炭火上烤,到微焦黄时,在表面涂芝麻酱、辣酱、油辣椒等,还可夹入牛、羊肉冷片或油条,是美味的地方特色小吃。饵块切成一寸见方小薄片加云腿丝、肉片、鸡蛋、蔬菜等炒,就成了既可做主可以佐餐的炒饵块,其中最出名的要称“大救驾”。
过桥米线http://www.jusiv.com/Upload/2012714154946275.jpg    米线是云南的地方小吃,那里的过桥米线是米线中的上品,以用料考究,制作精良,吃法独特,独具风味而闻名中外。

    过桥米线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源于滇南蒙自县。1920年,昆明市建立了第一家过桥米线馆“仁和园”。传说有一秀才在蒙自南湖的湖心小岛念书,秀才妻每日都要通过石砌的小桥给夫送饭。一日,妻子念丈夫读书辛苦,炖了一只又肥又壮的母鸡,装入罐中,正准备送饭送给丈夫,由于有要事未能按时送去。当她办完事后,发现汤罐还是热乎乎的,原来是厚厚的一层黄油覆盖汤面,起到了隔热作用。于是便穿小道,走石桥,送到丈夫身边,将米线往热鸡汤里浸泡后,随即捞出放入碗里,秀才吃了十分满意。此事被传为美谈,人们为了赞誉这位贤能的妻子,便将这种食品取名“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由汤、片和米线、佐料三部分组成。吃时用大磁碗一只,先放熟鸡油、味精、胡椒面,然后将鸡、排骨、猪筒子骨等熬出的汤舀入碗内端上桌备用。此时滚汤被厚厚的一层油盖住不冒气,但食客千万不可先喝汤,以免烫伤。要先把鸽鸡磕入碗内,接着把生鱼片、生肉片、鸡肉、猪肝、腰花、鱿鱼、海参、肚片等生的肉食依次放入,并有筷子轻轻拨动,好让生肉烫熟。然后放入香脆、叉烧等熟肉,再加入豌豆类、嫩韭菜、菠菜、豆腐皮、米线,最后加入酱油、辣子油。吃起来味道特别浓郁鲜美,营养非常丰富,常常令中外食客赞不绝口。过桥米线集中地体现了滇菜而丰盛的原料,精湛的技术和特殊的吃法,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红烧鸡枞http://www.jusiv.com/Upload/2012714154956663.jpg    红烧鸡枞是昆明特有的一道名菜。鸡枞是云南特产的名贵野生食用菌,味道鲜、甜、嫩、香,简直可以和鸡肉相媲美,还能养胃、提神。昆明酸腌菜http://www.jusiv.com/Upload/2012714154439961.jpg    “昆明酸腌菜,云南人最爱。”昆明酸腌菜是老百姓的家常腌菜,凉拌、爆炒,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有点酸酸的,很开胃的。酸腌菜的做法:冬春季节,将青菜洗净晾干。青菜变蔫后,切段,撒上粗盐,拌上辣椒、花椒、生姜、八角、小茴香和些许料酒。装入陶罐,封严,腌制一个月就可以了。宣威火腿http://www.jusiv.com/Upload/2012714154448107.jpg   宣威火腿又称云腿,是我国特产“三腿”之一,早在60多年前就远销香港、新加坡等地,在中外享有盛誉。由于宣威火腿是季节性产品,每年霜降到次年立春之前为加工季节,气温约在5℃~10℃之间为最佳。云腿肉质红白鲜艳,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香气,且便于长期保存。青椒松茸http://www.jusiv.com/Upload/2012714154459730.jpg    昆明名菜之一。用青辣椒、红辣椒加蒜片与松茸片相炒,以肉汤加湿淀粉勾芡,白中缀红绿,清香味醇厚。 小知识:有“菌中之王”美称的松茸,肉质细嫩,甜润甘滑,有一种特殊香味,日本人还来这里收购,据说能延年益寿。牛肉汤泡饵http://www.jusiv.com/Upload/2012714154510390.jpg    饵这一米制品,走遍全国各地,唯云南有卖。薄薄的饵片,烤得软软的,本已是口味极佳的小吃,再把烤好的饵 蘸上甜酱或咸酱,撕成小片,放入浓郁、滋补的牛肉汤中泡上一会儿,加上辣椒、葱花等佐料,食之自然美味爽口。施甸三味http://www.jusiv.com/Upload/2012714154520329.jpghttp://www.jusiv.com/Upload/2012714154536216.jpghttp://www.jusiv.com/Upload/201271415461201.jpg    施甸人擅长腌渍之技,其特产雕梅、骨蚱蚱、水豆鼓三味,一果、一荤、一素,各以其独特风味令人口角生涎,食而常思。  雕梅。采用当地特有之红花大盐梅精制而成,据考证已有二百多年的加工历史。往昔专营雕梅的作坊颇多,较为出名的有罗氏"甫庆昌"、张氏"瑞兴号"、徐氏"会荣昌"、杨氏"永昌号"等名家,一度畅销于滇省内外及东南亚诸国。与一般消闲小吃相比,雕梅可谓颇含艺术情味的"阳春白雪",其加工工艺十分考究:精选个大体圆、熟而未透的红花大盐梅,剜去内核,然后在其表面精心雕琢各种花样,如梅线、玉梅花、犬牙、菊花、荷包、宝盖等,然后放入优质蜂蜜之中浸渍成品。由于加工的"重头戏"是雕刻,故名雕梅。雕梅玲珑可赏,清香扑鼻,既适度核有青果的酸鲜而又除却了涩感,酸甜清脆,滋味悠长,具有开胃健脾、醒神润肺、生津止渴的食效。油菠萝紫米饭http://www.jusiv.com/Upload/2012714154614163.jpg菠萝紫米饭也是具有傣族特色的糯米制食品,首先要将紫糯米浸泡7-8个小时,将菠萝顶端切一个盖,掏去菠萝心,放入紫糯米,盖上菠萝盖后放到甄锅里煮,闻到香味后,即可开盖食用,味道有点甜,且有补血润肺的功效。 本文由“昆明美食网-聚食汇(www.jusiv.com)”编辑,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来云南你吃了这些美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