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锅 发表于 2012-7-9 11:20:58

广州立交桥下的水泥锥象征着什么?水泥锥放逐的灵魂

  广州立交桥下的水泥锥象征着什么?水泥锥放逐的灵魂
  
  香港电影《武状元苏乞儿》结尾里,皇帝担心丐帮做大,周星星扮演的苏乞儿对他说:丐帮的扩大或者消亡,实际上取决于皇上,要是你把国家治理得国富民强,乞丐只会越来越少。反之,乞讨的人就会增多。
  
  这个简单的道理大家一听就明白,不过,从实际来看,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彻底能消除乞讨人员问题。那么,如何对待乞讨人员,就成了当政者必须面对的一道考题。
  
  我不管广州有关部门承认不承认立交桥下的水泥锥是不是为了防止流浪乞讨人员过夜,看过照片的人都可以嘲笑建这种设施是脑残的行为:万一有人或者车辆因为失控从路边摔倒在这些水泥锥上,那种危险,比这里住着流浪乞讨人员“扰乱社会秩序”更加危险。何况,从城市形象上来说,这些密密麻麻的水泥锥也太难看了。
  
  在其他城市,我们是见过立交桥下居住流浪乞讨人员的,选择住在这里的,不是那种白天要钱晚上住酒店的职业乞丐,他们是社会里的弱者。就像古话里说的“无立锥之地”,广州的创意,就是真正剥夺了这些人的“立锥之地”——只是锥子倒了过来。
  
  也许是时代变了,我们这个社会,都在推崇强者、羡慕强者,电影上的商战,电视上的职场争霸,都是强者通吃。社会资源对于强者来说,一再锦上添花,炭上烹油。似乎弱者之所以不堪,全是其个人责任,就连他们艰难的生活空间,也被以各种理由剥夺。
  
  这让我想起了清末的昆明,因为经济不发达,很多乞丐居住在昆明的屋檐下、破庙里。每到节庆,一些殷实人家,以米粮施舍,就是三牌坊下的十多张肉案,也会留下一些零碎的肉骨皮,给乞丐们“打牙祭”,也没有人觉得他们在这个城市有碍观瞻。
  
  现在中国对管理乞丐,有民政部门开设的救助站。对于不愿进救助站的,也不能强制遣送。我们能不能想想,对不愿进救助站的乞丐,他们有什么想法?是不是我们救助站的工作做得让人不满意?对于其中的一些带有残疾、疾病的人,遣送回原籍后,他们的生活又如何保障?
  
  如果不改善这些工作,只是用类似广州水泥锥这种“客气”的方法变相地把乞讨人员强制驱赶到其他地方,违背了国家制定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初衷。最要紧的是,违背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扶危济贫的美德,也丧失了全世界遵循的人道主义立场。
  
  广州立交桥下一个个冰冷的水泥锥,刺痛的不只是不能上网发言、不能在电视上说话的流浪乞讨者,也在刺痛着我们这个社会对弱势群体、对人的良心底线。如果对于我们的同类,就因他无钱无势,就挖空心思想出这些把他们赶出我们视界的阴损方法,其实被放逐的,恰恰是我们自己的灵魂。
  
  文/风之末端
  
  

清舞飞扬 发表于 2012-7-9 13:07:46

说得有点道理呢。。。{:soso_e17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州立交桥下的水泥锥象征着什么?水泥锥放逐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