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最有钱的地方”曲靖富源申报贫困县成功
“云南最有钱的地方”曲靖富源申报贫困县成功 昆明论坛小编导读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前身为平彝县。因县内矿藏资源丰富,1954年更名“富源”。随着矿藏资源的开发,富源县甚至被认为是“云南最有钱的地方”。富源之富:阔气排场与百万豪车
富源被人称作“云南最有钱的地方”,虽然并不准确,但也不是空穴来风。这种看法多来源于到过富源县城的人的直观感受。每天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便是富源县城最热闹的时候。各种高档酒店和会所的门口,不乏名车出入。
富源之所以“富”,从当地消费水平上可见一斑。同样菜品的一桌菜,如果在曲靖市区要500元,在富源就要600元。如果想去KTV或者娱乐会所里唱歌喝酒,消费几乎不会低于2000元这只是喝啤酒的价,要是喝洋酒,那就得成千上万了。
在富源,“你们开的捷达车3年前在富源就没有了,现在街上这些面包车、夏利车几乎都是拉客的。买私家车的,一般都选择14万以上的车。”富源县扶贫办的一官员说。
“富源的高消费,与当地煤老板有直接关系。”富源县一名当地官员说。
富源胜境大酒店,是县内唯一的五星级酒店,传说是当地巨富聚集的地方。据传,该酒店的投资者是个煤老板,名下至今仍有4个煤矿在生产。而前来酒店消费的,大多也是当地的老板级人物和“富二代”,且这里也是豪车聚集最多的地方。确实,酒店停车场内随处可见身价上百万的豪车,身价最低的也是数十万的越野车。
4月26日早上,县城中心一家四星级酒店的门口正在举办婚礼。婚车队伍中有5辆劳斯莱斯、3辆宾利,车队中的保时捷、奔驰、宝马都显得逊色不少。
记者在村里的采访中,偶然窥见一个细节:一个煤老板向周围的乡亲散烟,180元一包的香烟,很多人连烟名都没听说过,但煤老板说,他每天都要抽掉几包。
富源的“富”不仅体现在人的身上,最根本的还是资源的富有。这里的煤炭资源总储量达256亿吨,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云南省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西南最大的无烟煤田就在富源的老厂无烟煤区,集中储量42亿吨。经过煤矿改制,这些煤矿早在2001年就基本转为了民营。按照现在的价格,无烟煤可卖到400元/吨。正是这样富有的资源,让不少煤老板实现了快速致富。
困惑:数据与现实的反差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被认为“最有钱”的地方,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被列入了国家扶贫范围,2002年申报为国家级贫困县。今年3月19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其官网发布《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富源再次名列其中。
但是,来自富源县官方的一系列数据,似乎表明该县并不能叫做“贫困县”。2011年,富源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33.7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29.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10元。比起同时被列入国家级贫困县的会泽县,仅“农民人均收入”一项就高出1958元,甚至比曲靖市的农民人均收入(5035元)还高出了175元。有社会研究机构评比“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富源县排在第45位。
“5210元这个统计数据不科学,实际上只有不到20%农民能够达到此标准,这是一个被错误平均化的数据。”对此,富源县扶贫办主任汪东权说,富源的特殊性在于,当地许多煤老板的户口依然留在农村。有的煤老板一年的纯利润达上亿元,将这个数据平均分到纯农业人口的头上,从而拉大了农民人均收入的数值。“这怎么能算科学呢?”
优惠政策的诱惑,怕丢掉“贫困县”的帽子
富源当地官员的担心不无道理,他们怕富源丢掉“贫困县”这顶帽子。这与“贫困县”带来的种种好处有关。
“不仅是国家扶持政策上的优先,甚至连当地的学生升学都能得到实惠,可以说,影响到各行各业。”汪东权说,因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竞争“贫困县”的竞赛一度格外火热。富源县为争取这个贫困县的名额,也花了大量的功夫。
1986年,国家开展大规模扶贫。1994年,富源县被列入国家“八七”(用8年时间解决全国7000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扶贫攻坚项目。通过上级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到1999年,经省政府验收,富源县成为提前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县之一。
虽然提前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到了2000年,国家继续对贫困县进行扶持。富源县决定继续积极申报,力争申报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次申报当地领导很重视,时任县委书记亲自带队到国家扶贫办争取。2002年2月,富源县如愿以偿,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数据表明,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之后,富源县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累计分别获得各类扶贫资金10.95亿元、11.39亿元。而在未被纳入重点扶贫之前的“九五”期间,这个数据仅为4430万元。不仅如此,因为“国家级贫困县”这顶帽子,富源县还获得了国债资金、贫困生补助资金、新农合补助资金等,累计6亿余元。另外,还享受到了其他行业在资金分配时的政策倾斜。
汪东权说,虽然富源的地方财政收入在10亿元左右,但各方面的投资巨大。当地每年在扶贫工作上的财政支出仅有1个多亿,而国家每年的扶贫项目资金也有1亿左右,为地方财政减轻了不少压力。“如果国家有一个扶贫政策指标,一般情况都会放到贫困县,至少有2/3的几率会这样做。”
按照10年申报一次的惯例,从去年起,富源县就再次开始申报。
页:
[1]